第702章 南联盟提早300年显示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天启四十二年(1662 年)十二月,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校悄然颁布了《天启新律三条》,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世界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第一条新律规定,取消田赋。这一举措涵盖了大明帝国的全部领土,无论是广袤的中原大地,还是偏远的边疆地区,都将不再征收田赋。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他们终于可以摆脱沉重的赋税负担,过上相对轻松的生活。然而,这一决定却给奥斯曼和欧洲联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欧洲,各国的农民赋税依然沉重,尤其是那些内陆国家,其赋税几乎完全依赖于田地里的那点微薄收成。大明帝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条新律则放宽了入籍条件。这意味着,只要是大明帝国的龙旗所到之处,所有人都有机会申请获得大明国籍。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们的道路。谁也没有料到,新律颁布之后,竟然引发了一场欧洲人的移民潮。无数的欧洲人哭着喊着要加入大明国籍,他们渴望能够享受到大明帝国的繁荣和福利。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欧洲联盟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派兵在国界线严防死守,以阻止大量欧洲人涌入大明帝国。
与此同时,第三条新律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根据前两条新律的影响来看,这条新律很可能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革。或许它会涉及到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为大明帝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这只是人们的猜测,具体情况还需等待官方的进一步消息。
正如欧洲那些政治家们的预估,新律一出,全世界都沸腾了。
波兰起义军的抵抗意志肉眼可见的变弱了,特别是那些拥有规模庞大的田产的贵族们,随着田赋的减免,受益最深的便是他们。既然大明帝国给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再闹下去也就没多大意思了,毕竟即便是明人离开波兰的土地,作为贵族的他们撑死了也就恢复到原来的生活。国王什么的,和他们又没啥关系。
可跟着明人混就不一样了,君不见,这位天启大帝继位以来,有多少异族人获得了帝国的爵位,只要在各条战线上为帝国做出突出贡献,那么世袭罔替的贵族身份就如探囊取物一般的简单。
而对于贫苦百姓来说,一旦加入明籍,就可以穿上军装,不光有数目可观的军饷,搞不好还能分到田产和老婆,这么好的条件,谁特么还愿意为你约翰二世卖命?
谁也没有料到,仅仅一道圣旨,便轻松瓦解了波兰人抵抗了两年的斗争。
华沙,原波兰王国王宫。朱由校自从颁布新律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各国使臣前来拜访。
特别是巴伐利亚选帝侯国、萨克森选帝侯国、勃兰登堡大选帝侯国、莱茵 - 普法尔茨伯爵国等,神圣罗马帝国核心的诸侯国,更是派出了规模庞大的使团。
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一旦波兰彻底平定下来,大明帝国下一个目标就是神圣罗马帝国,这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的。
而且,北有丹麦、荷兰卡在腰上,西有刚刚战败的奥斯曼帝国正在舔舐伤口,怎么看神圣罗马帝国这艘破船就要沉了。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朱由校自然是欢迎的。如果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敌人的领土和人口,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些年,在欧罗巴,大明帝国的老兵每年都在5%的速度下降着。这并不是战斗减员,而是年龄到了退伍的岁数。当然,为了不增加国内的经济压力,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原沙俄领土,随处都可以安置这些老兵。
随着老兵的退伍,如今的在欧的陆军和海军,欧罗巴兵员最少都有5%左右的规模。
朱由校的海纳百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对于四大帝选候国,朱由校开出的条件非常丰厚。他表示,愿意册封四位君主国王的封号。并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加入大明帝国。作为交换条件,他们的王国只要存在一天,都必须为大明帝国开疆扩土,永世尊大明帝国为主。
通俗的话解释:我给你王位,你喊我爸爸。
如此的条件,这些国家的君主自然不会拒绝。
然而,在众多来访的客人中,有一个名叫米克洛什·兹林伊的人,却受到了朱由校的亲切接见。
对于这位民族主义者,朱由校内心深处其实并不喜欢他。毕竟,如今的大明帝国疆土辽阔,据估计已经有三四千万平方公里之广,其中包含了上千个不同的民族。如果每个民族都像米克洛什·兹林伊这样闹独立,那么朱由校又该如何去镇压呢?
朱由校深知,单纯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并非长久之计。就像前两年的波兰一样,尽管帝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总会遇到一些顽强抵抗、不肯屈服的人。而且,总不能将所有反对者都杀光吧?这样做不仅会引发无尽的仇恨,还可能导致某一天他的某个子嗣遭到刺杀,到那时,他又能找谁去讲理呢?
因此,随着大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张,年过半百的朱由校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武力是无法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的,还需要以德行来感化人心,让各个民族心悦诚服地接受大明的统治。
在交谈中,朱由校发现,米克洛什·兹林伊不光是一位难得的将帅之才,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诗人。
几天之后,米克洛什·兹林伊满意而归。
随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无数打着大明帝国商队旗号的运输队,将一车车粮食、布匹、军火运往了巴尔干、匈牙利地区。
半年之后,也就是天启四十三年(1663年)6月,未来史学家称之为“巴尔干之虎”的米克洛什·兹林伊举起了义旗,率领着六万巴尔干民族独立军拳打神圣罗马帝国,脚踢奥斯曼帝国,为后来成立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c8e.cc/20015/6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