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265章 朕为徐爱卿抚平心中的忧伤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5章 朕为徐爱卿抚平心中的忧伤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徐光启自问,做不到诸葛亮那样的挥洒自如,神鬼莫测的能耐。

  至少也应该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模样。

  可他现在木木的,被崇祯震撼得,只剩下一双眼珠子会动了。

  进了大殿改造成的教室。

  徐光启在崇祯的示意下,站在崇祯皇帝的身边,接受下面学生的鼓掌欢迎。

  这时候的徐光启,情绪激动到极点,反而变得平静了。

  徐光启也有机会,仔细打量周围的环境。

  其实刚才徐光启在外面,趴在窗户上,就已经把里面,看得八九不离十。

  可是琉璃窗自带的迷离效果,让教室的场景特别的不真实。

  如旧时空后世一般的大型,大学阶梯式教室,除了因为建筑材料不达标,立起来的几根承重柱之外,已经是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崇祯的词汇,可以描述的场景。

  在徐光启看来,就是上百张桌椅板凳,外加一块大黑板和讲台。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内书堂竟然简陋如此,奴仆如此,主子更是可想而知。

  讲桌的后面,大黑板的前面。

  崇祯皇帝一身墨绿色的团龙服便装,手里拿着一根教杆,侧身站着,也在笑容可掬地鼓着掌。

  等到徐光启的眼睛,聚焦到崇祯的身上时,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可是再也绷不住了。

  这是陛下在为自己鼓掌欢迎吗?

  自己受得起吗?

  徐光启的脑子又开始宕机了。

  几十年的儒家文化熏陶,让他养成了唯皇帝是尊的思维定式。

  “该跪了,不跪就要杀头了。”

  徐光启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这么一句话。

  扑通一声,老先生也不怕膝盖受得了受不了。

  就直挺挺跪下了,接着就是匍匐在地,高呼万岁。

  孙元化也是懵,他从头到尾都是懵的。

  不过有老师打样,有样学样就是。

  孙元化也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样的高呼万岁。

  外面还没进来的五个人,也是在门口跪了下去。

  其他人看着气氛到了这里,也不用互相对视了,都呼呼啦啦跪了一地。

  崇祯不问其他人,只看着就这样跪在自己身前的,一代科学巨匠。

  崇祯的心里产生了,莫名的心疼。

  这位老先生在明末这种风雨飘摇的时代,汇聚了太多的无奈和心酸。

  老先生是想拯救大明的,可科学之光最终在即将辉煌的前一刻,彻底熄灭了。

  崇祯快步走上前去,弯腰扶起了徐光启。

  还空出了另一只手,犹有余力,顺便把一旁跪的瓷实的孙元化,单手也给提了起来。

  “徐爱卿年事已高,何须如此大礼?

  在这教室里,就不需要跪拜这样的大礼。

  还有你信奉天主教,朕特许你以后见朕,只需鞠躬即可。”

  崇祯开口就是天雷滚滚滚,他是好意,借着徐光启是信徒的缘故,免去了跪礼。

  在崇祯看来,那是赐予徐光启莫大的恩德。

  这徐光启还不纳头就拜,涕泪交流,以后死心塌地给自己效忠。

  可在徐光启的脑子里,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莫非这位新皇帝也对自己信仰天主教,有点不满意。

  这番话语是在敲打自己。

  徐光启赶忙推辞道。

  “陛下,君臣之礼不可废。

  老臣虽洗礼入教,做的还是咱大明的官,说的是大明的话。

  自然还是要遵循大明的法度,不能因臣一人,废了君臣大礼。

  臣信奉天主教,只是求个世俗之外的心安。

  臣的忠心天日可鉴,愿侍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光启的话,就差没有明说,自己入教只是为了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更加方便。

  这时候崇祯也意识到了,自己话语中的毛病。

  自己宠信徐光启,可以直接免跪,也可以直接宫中赐肩舆,赐太子太保,世袭锦衣卫千户等等。

  就是不能借着天主教教徒的名头,赐予这些恩宠。

  这无异于把徐光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就是推到了百官的对立面上。

  徐光启恐以后在朝堂上,无立足之地。

  想到这里,崇祯展颜笑道。

  “徐爱卿说得对,是朕草率了。

  朕心慕爱卿久矣,愿日日聆听爱卿教诲。

  爱卿知朕为何,久久不愿见爱卿吗?”

  徐光启没有想到崇祯会问这个。

  其实他也挺想知道答案的,喝了一个多月的龙井茶,天天面对一堆空谈先生,他心中也挺苦闷的。

  徐光启面对这个送命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他总不能说。

  “回陛下的话。

  臣也是一样的疑问,愿陛下为臣解惑。

  臣在老家松江府上海县待得好好的。

  每日含饴弄孙,听听昆曲,着书立传,安享晚年。

  是您一纸诏书,就让臣屁颠颠奔波千里而来。

  臣之于陛下,就是那棋盘上的棋子。

  可谓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可臣来了,陛下您又不用,这是哪门子道理。

  每日只让臣,流连在翰林院和詹事府之间,那是清贵和年轻官员历练的清水衙门。

  臣已经是花甲之龄的老朽,没有几年好活了,不需要再磨砺什么心性。

  臣一心只想将,毕生所学报效朝廷,报效陛下。

  您这么浪费臣的时间,这是何意?

  怕不是吃饱了撑得吗?”

  这是徐光启的心里话。

  可是徐光启不能这样说。

  他要是说了,崇祯也许不介意。

  别的人会把他给吃了的,比如皇帝身边的王承恩。

  “陛下此举必有深意,岂是做臣子的可以置喙的。

  臣唯兢兢业业,在哪个职位上,都是可以报王恩的。”

  不得不说,徐光启确实是大明官场中,万金油的角色。

  对于崇祯的问题。

  徐光启只能含含糊糊应对。

  他不太明白崇祯问话的意思,客套的回答就是最标准的应对。

  刚才一路上从引路小太监嘴里。

  徐光启也能了解到崇祯的性格。

  这是一个性格很稳定,不那么喜怒无常的帝王。

  不过做事情往往很出格,让人接不住。

  崇祯听了徐光启的话,摇摇头,笑着说道。

  “什么此举必有深意,没有那么复杂。

  朕只不过是类似,近乡情更怯的感受。

  徐爱卿,你实乃国之重器,大明干城。”
  http://www.c8e.cc/20023/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