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第543章 姬延:我大周天子又支棱起来了,你们都得给我朝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43章 姬延:我大周天子又支棱起来了,你们都得给我朝贡!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说回这周天子姬延。

  用东北话来说,那可真是支棱起来了。

  因为他悟到了至高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一旦破罐破摔,反而海阔天空。

  想他堂堂周天子,穷得叮当响,沦落到要向子民借债度日。

  被各路诸侯呼来喝去,活得像个臣子。

  从前还端着架子,觉得再落魄也不能丢祖宗的脸。

  如今可好,天幕剧透,他已知自己就是那板上钉钉的亡国之君。

  脸?

  那是什么东西?

  能吃吗?

  他环视殿内诸王,气沉丹田,猛地喝道:

  “秦王、齐王、楚王、燕王、韩王、赵王、魏王、你们都给予一人听着!”

  云鹤:我听着呢。(划掉,窜台了。)

  姬延直接以“王”相称,按理说诸王该心下暗喜。

  可看他那仿佛下一秒就要掀桌的精神状态,谁都知道准没好事。

  诸王默契地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只见姬延双手叉腰,一只脚“啪”地踩上桌案,毫无天子威仪,活脱脱一个市井骂街的泼妇。

  他清了清嗓子,左手挨个点过六国君王:“从今日起,尔等立刻恢复朝贡!”

  六国君王:……

  “气糊涂了?”

  “怕是失心疯了。”

  “快去取金汁来醒醒神!”

  面对六国君王的嘲讽,姬延丝毫不在意,面不改色,像没听到一样。

  他右手猛地指向嬴稷:“秦王!你也不贡?”

  嬴稷冷笑一声:“得寸进尺,痴心妄想!”

  让你给赵括封个爵,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你以为自己又行了?

  清醒点,你是姬延,不是姬发,更不是姬旦!

  得了这回答,姬延竟哈哈大笑起来,只是笑声里透着一股苍凉。

  “好!好得很!”

  “既然你们都不贡,予一人这天子当着还有什么滋味?”

  “嬴稷,当年你兄长嬴荡想举鼎,予一人骂得他狗血淋头!”

  “但今日,予一人就把这九鼎送给你,你自己派人来拿。”

  “还有你那未出生的儿孙嬴政,既然后世说他统一天下,便是天命在秦。”

  “予一人今日就效仿上古先贤,将天子之位禅让于你!”

  “予一人将大周的天命,还给你这大商后人。”

  “从今天开始,你便是秦始皇了!”

  语惊四座,鬼神皆骇!

  山东六王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躬身劝谏:“天子三思啊!”

  连嬴稷都赶紧行礼:“天子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六王是怕秦国得了这“天命所归”的大义名分,从此更加名正言顺地揍他们。

  而嬴稷嘛……

  虽说历史上,长平之战四年后,秦国就揍趴了周天子凑合的联军,把周天子最后的直属城池收了,拿走九鼎。

  再七年后,把周朝仅剩的东周国一并灭了,彻底灭亡周朝。

  但那是建立在长平坑杀数十万赵卒、彻底打残赵国,并通过一连串战役削弱各国的基础上。

  再加上是周天子自己作死先动手,秦国才“被迫”反击,还“仁至义尽”地等姬延死了才取鼎,给周天子留了体面。

  那时各诸侯国的势力,已经不足以对秦国造成什么致命的威胁。

  秦国一家势大,距离取得天下,需要的只是时间罢了。

  可现在呢?

  那四十万赵人还活蹦乱跳,只是换了个“代”籍。

  各国实力犹在。

  虽然六国日常塑料兄弟情。

  六国最团结的事是——六国从不团结。

  但若姬延真把九鼎和天命送给嬴稷,他们绝对会历史上头一遭团结起来,往死里揍秦国。

  九鼎拿了也就拿了,关键是“禅让”这面大旗。

  嬴稷不接吧,心里痒痒,面子上也过不去。

  接了吧……看六王那恨不得生吞了他的眼神就知道,这绝对会触发山东六国的求生联盟终极形态。

  所以,六王劝姬延三思,嬴稷劝姬延冷静。

  不就是朝贡吗?

  给!必须给!

  天子都穷成这德行了,接济一下怎么了?

  谁家还没几个辈分大、不要脸、穷的要死的穷亲戚?

  就当喂路边的野狗,积德行善了。

  “真给?”姬延斜着眼问。

  “真给!”七王点头如捣蒜。

  “成,”姬延满意地清了清嗓子,“那予一人还有两件事。”

  赵王立马接口:“哎,天子,人不能太无耻,得寸进尺、痴心妄想就没意思了。”

  魏王道:“末代天子那也是天子,可不能学那末代皇帝,把皇帝的脸都丢净了。”

  燕王帮腔:“就是!大不了你把九鼎给赢小米,再禅让给他。”

  “我们山东六国无非再搞一次孟津会盟,学老祖宗小邦周克大邑商,再来一遍罢了!”

  嬴稷不屑:“啊呸!给你们脸了?”

  “来啊,你们集合联军,挑个地方,陪你们练练!”

  “别吵了,都别吵了。”姬延怒拍桌子,虽然没什么用。

  “予一人要说的事,是你们心里想做,但又不好做的。”

  “第一件事,便是统一文字和雅言,就用后世的简体字和普通话。”

  古人只是古,并不傻,更不迂腐。

  先秦文字数量有限,一字多义,晦涩难懂。

  有更好用、更简便的文字和语言,自然乐意用。

  但问题出就出在——嬴稷声称后世文字脱胎于他家政儿“书同文”的成果。

  而燕王则跳出来讥讽嬴稷,问他知不知道后世对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你嬴稷知道后世的北京,现在是谁的地盘吗?

  于是这事,就被扯上了政治色彩。

  众所周知,任何事一旦扯上政治,就会变得无比麻烦。

  嬴稷心里清楚,后世北京口音跟现在的燕国没有丝毫关系,但他偏要坚持用简体字,抵制普通话。

  燕王也知道简体字并非嬴秦独创,但他死活要推行普通话,抵制秦系文字。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字是相辅相成的。

  这么一搞,燕国得忙着造字,秦国得急着定音,双双进入死胡同。

  其他五国虽然早已因天幕,而广泛使用后世语言文字。

  但官方层面,谁都不敢提将后世语言文字,定为通用。

  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了。

  是立场问题,是政治问题,是掉脑袋的问题!

  提议用后世文字,就是精秦,是隐藏极深的秦国细作。

  提议用后世普通话,就是精燕,是隐藏极深的燕国间谍。

  谁敢提议定为官方用语,政敌立马一顶“燕谍”或“秦细”的帽子扣过来。

  这事,大臣不敢瞎掺和。

  连君王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因为他们也怕自己提议,宗室里跳出来个人说自己是叛徒、是间谍,要夺了自己的位置。

  虽然君王不太可能是间谍。

  但人家造反,差的就是一个理由而已。

  你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你是。

  以至于如今这战国时期,所有国家私下都用着后世语言文字,却没一个敢官方认证。

  这么说吧,方国林立、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夏商时代,都通过各种方式,大家达成一致,统一使用后世语言文字。

  战国七雄这哥几个,居然还在为“精燕”还是“精秦”吵得面红耳赤。

  “放屁!”姬延直接开骂。

  “什么叫燕地口音?”

  “燕地不是我大周王室分封给你祖宗的?”

  “什么叫嬴秦文字?”

  “嬴政书同文,基础不还是我大周的文字?”

  “我大周立国之初就书同文了。”

  “你燕国也好,秦国也罢,不都是我大周的诸侯国?”

  虽然姬延很不要脸的,给自己要了一波脸。

  但诸王闻言,非但没反驳,反而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

  好好好!

  只要不是“精燕”或“精秦”,啥都好说。

  天子圣明!

  什么燕音、什么秦字,那都是咱大周的口音、文字。

  这一刻,七王瞬间变成了团结友爱的“周朝好臣子”,齐声高呼:“天子圣明!”

  这事,还就得姬延这个名义上的天子来干,名正言顺。

  享受完一波虚假的恭维,姬延抛出第二件事。

  组建联合探险队,去新大陆、身毒、欧洲寻找高产良种、玉米、土豆、番薯、棉花等等。

  别的可以缓,这几样是救命粮,必须尽快找。

  虽然知道这些东西找回来,肯定达不到后世的产量。

  甚至都达不到宋明的产量,需要慢慢培育优化。

  但培育的前提是,你得有啊!

  自从得知域外之肥沃富饶,其实各国早就偷偷派人去寻找了。

  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

  但是众所周知——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战国不相信承诺。

  他们从不团结。

  各国打到现在,哪国和哪国又没有深仇大恨呢?

  各国仇恨拉满,探险队在野外碰见,不下黑手捅刀子都算菩萨心肠了。

  合作?想都别想!

  这事,又只能姬延来牵头。

  名义天子也是天子,大家都是周臣嘛!

  由他组织,至少明面上大家不敢直接动刀兵。

  至于背后使绊子、见死不救?

  那再说,总比见面就拔刀互砍强。

  七王眼神交换一番,觉得这事可行,纷纷点头。

  但燕王又跳出来了:“且慢!那倭岛上的金银,怎么分?”

  魏王:“平分呗。”

  燕王:“啊呸!你们魏国靠海吗?见过海吗?知道海长什么样吗?”

  “什么都没有,船都不会造,说不定还晕船,凭什么平分?”

  燕王指着魏王骂,但话里话外,把韩、赵也带上了。

  燕王提出自己的方案:“燕、秦、楚三国占大头,齐国出航海技术和人才,算小头。”

  刚割了地、丧失大量人口、正在气头上的赵王立刻炸毛:“秦国也特么不靠海!他凭什么占大头?”

  燕王怼回去:“不服啊?”

  “不服你找赢小米再打一场啊!”

  赵王气短,转而攻击:“我打不过,你特么就打得过?”

  “你燕国连齐国都打不过,逞什么能?”

  燕王:“可我靠海啊,还挨着箕子朝鲜。”

  “去倭岛比你们近、比你们容易、比你们方便。”

  “我占大头,有问题吗?”

  眼见又要吵翻天,姬延拿出天子威严,使劲摔了下杯子,虽然没什么人在意。

  “都闭嘴!”

  “怪不得将来是秦国一统天下,看看你们这点出息。”

  燕王冷眼瞪着姬延,大有一言不合就“小宗揍大宗”的架势。

  “没有后世的肥料、机械,没有高产种子,无论如何精耕细作,华夏的粮食产量都是可以估算的。”

  “你搞那么多金银回来,是想干嘛?”

  “当饭吃吗?”

  燕王脱口而出:“我特么统一货币,搞金本位、银本位,行不行!”

  姬延顿时用看勇士般的眼神看着他,缓缓竖起一个大拇指:“勇!太勇了!真乃壮士也!”

  姬延敢统一文字语言,但他绝对不敢碰“统一度量衡”和“统一货币”这两个雷区。

  尤其是货币,那是各国的经济命脉。

  谁会把自己的货币,给一个名义上的天子管理?

  这事,只有等他们决出胜负。

  只有最后的胜利者才有资格干。

  燕王话一出口,见其余六王,包括他一直觉得不太聪明的齐王,都眼神不善地瞪着自己。

  虽然还没完全想明白,但也知道闯祸了,燕王赶紧改口: “赢小米家那个小政,还能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呢。”

  “我特么用黄金铸几个真金人,不行吗?”

  燕王左一句赢小米,右一句小政,都把嬴稷气笑了。

  “燕王,奇观误国啊。”

  燕王破罐破摔:“呸,不造奇观,几十年后还不是被你秦国灭了。”

  “造个奇观,史书上还能多记我两笔,后人还能多讨论我几年呢。”

  此言一出,连嬴稷都没憋住,哈哈大笑起来。

  嘿,赵王他不傻哎。

  殿内气氛瞬间缓和,宾主尽欢。

  姬延趁热打铁,吩咐两个大土豪,齐国出肉,秦国出酒,大家开宴。

  庆祝庆祝,乐呵乐呵。

  庆祝代国成立。

  庆祝新制度试验田开张。

  庆祝天下虽未一统,但至少先统一了三分之一(语言和文字)。

  宴席上,姬延彻底放飞自我,毫无吃相地专注于肉,边吃边吐槽。

  一会儿吐槽肉老,一会儿吐槽盐重。

  一会儿又吐槽他们不团结,早点联手,去西域把香料找回来,这肉得多香?

  酒过三巡,姬延拉着随行史官,打着酒嗝嘱咐: “听着,予一人今日之功——重定文字雅言,撮合各国探险寻种,你必得给予一人详详细细、原原本本地记下来!”

  “等回了王城,予一人就找最好的石匠,把这些功劳刻在石碑上,埋进予一人的陵墓里。”

  “予一人就算当亡国之君,那也要做千古以来名声最好、功劳最大的那个。”

  “要让后世人一提起来就感叹——若是让予一人生在周室强盛之时,必是那千万年才出一个的圣明之君!”
  http://www.c8e.cc/20255/5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