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改变,没那么简单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赵成海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揉了揉有些严肃的脸:

  “只是钻孔而已,还不至于闹出人命,最多就受点小伤。

  就是因为出不了人命,才有那么多人为了生产效率,不遵守安全规范。”

  宋挂拿着笔记本记录着,了然的点了点头:

  “这是操作习惯的问题,大部分老师傅都不重视的情况下,带出来的徒弟根本不会有这方面的意识。

  不过不按照规范操作,真的不会影响成品率么?”

  “会,怎么不会,但影响没那么大,速度却能快很多。”

  赵成海摸了摸口袋,拿出烟盒却发现已经空了,又默默地揣回了兜里。

  “抽我的吧,我从我们科长那里顺的,赵师傅你别客气。”

  宋挂掏出一包新的大檐帽,当着赵成海的面拆开,递了一根过去。

  赵成海刚接过,李林就熟练的抽了一根叼在嘴上。

  划拉一根火柴给赵成海点上后给自己点上,一根火柴刚好烧完。

  赵成海吐出一个烟圈,就朝着车床走去。

  “钻孔机那边只是小问题,车床这边才是要出大事的。

  要不出魔都那边刚出过车床电机着火,把整个厂房烧了的事情,这两台车装现在还在连轴转呢。

  还有这两块安全挡板,前两年就被拆下来了。

  这个夹具也不安全,要是车东西的时候断了,飞出来是会要人命的!”

  宋挂虽说不懂机械,但光听赵师傅的解释,就知道其中的安全隐患有多大。

  而这一切的隐患,都是为了加快生产。

  怪不得的杨厂长去首钢的时候,会说出那么没脑子的话,惹恼了大领导。

  厂里一直都是这样进行生产的,可不就习以为常了么。

  一车间还只是模具车间,负责模具生产和维修,顺带着完成一些工件的生产任务,算是轧钢厂里最为空闲的车间。

  但就是这样的车间都是这样,可想而知其他车间会是什么样,热轧车间、翻砂车间这些条件艰苦的车间,安全隐患不知道会多到怎样的地步。

  “好的,赵师傅,这些我都记下来了,还有其他的安全问题么?”

  “还有很多,不光是机器上,还有操作上的问题。

  车床这边,已经有好几次,因为违规操作,有手套卷进车床里去了。

  还好一个个反应不慢,手都及时抽出来了。”

  赵师傅说着,看向了冲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出事最多的,其实是冲床那边,年年有被冲床压断手指的。

  一个个都觉得出事的不会是自己,真出事了成了残废,才知道哭。”

  李林看着一车间内的这些机器,越看越觉得像是一只只随时会吃人的怪物。

  深吸一口气后,忍不住问道:

  “这么多安全问题,车间主任都不管管?

  杨厂长不经常会来车间视察么,就没人反应这些情况?”

  赵成海看了李林一眼,就像是在看傻子一样:

  “要说他们会管,我还会在这里和你们说这些?

  我就向杨厂长反映过,你知道杨厂长怎么说么。

  要保证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不要喊苦喊累,有困难要克服困难,做到轻伤不下火线。”

  正在记录的宋挂,手中的笔一顿,眼中带上了抹不去的怒意。

  之前他还以为,杨厂长只是因为生产任务,许可了一些不怎么重要的违规操作。

  现在看来,杨厂长才是厂里这么多违规操作的推手。

  拿工人的安全,换取快速完成生产任务,换取自己的政绩,还整天一副大公无私的做派。

  这种不拿人命当一回事的做派,简直是让人作呕!

  有那么一瞬间,宋挂都不想继续记录了,其实就这样让大领导对轧钢厂失望,把杨厂长踹下去,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从车床的另一边传了过来:

  “老赵,这些话你平时在车间里说说也就算了,怎么在宣传科的同志面前,早上还没个把门的。”

  易中海一脸责备的样子,走到赵成海身边,不小的声音让周围在工位上聊闲篇的工人,全都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宋挂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将手里的本子和笔交给李林,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本一模一样的笔记本。

  拿出本子的同时,宋挂使用了八卦回馈,兑换了一个关于易中海的八卦。

  “易中海,你是怎么有脸来说赵师傅的。

  怎么着,在院里捂盖子捂习惯了,到了厂里还想着捂盖子?

  我们这次过来,就是来调查车间里的安全隐患的。

  你不让我们调查,以后一车间出现工伤事故,你来负责是不是?!”

  易中海原本还带着些笑意的脸,此时已经黑的吓人。

  他本以为,看在是一个院的邻居的份上,在这种小事上,宋挂多少会给点面子。

  毕竟都坐一起喝过酒,之前的过节都揭过了,这段时间最多也就是因为傻柱,有点小摩擦而已。

  没想到,宋挂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甚至还掏出了那个本子。

  “宋挂,我可没说不让你们调查,是你误会了。

  老赵在生产安全上,看法太过死板,你们这样对生产不太了解的人,很容易被老赵带歪,我看不过才来提醒你们一下。”

  宋挂环视一圈,见大部分工人听了易中海这番话,都是一副认同的样子,不由沉默了下来。

  这时候,他才明白了,杨厂长为什么会那么肆无忌惮,赵成海为什么会是那么一副无奈的样子。

  这些工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安全生产的概念,只知道生产速度的快慢,以及成品率是否达标。

  就连工人自身,都对安全不重视,想要推进安全生产,几乎就是不可能得事情。

  要是这次大领导没有出事,估计要等出了大型生产事故,轧钢厂的领导班子才会重视生产安全。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这个道理放在大部分地方都适用。
  http://www.c8e.cc/21342/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