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鸡同鸭讲
推荐阅读:
红色莫斯科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南宋特种兵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花豹突击队
农民将军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武德八年,正月。长安,万年县,平康坊。
馆舍内,犬上三田从睡梦中醒来,和寻常一样,赖床良久,方才不情不愿起身。
他是倭国委派,第一任遣秦大使,肩负建立外交、刺探情报之责,顺便学习大秦文化典籍,制度规章。
庆明二年,他率使团从倭国扬帆起航,历经风暴、断粮、迷失方向,种种艰难困苦,好不容易抵达大秦江南东道沿岸。
又历尽艰辛,从杭州一路北上,来到长安。
那时,已是武德五年二月。恰逢大秦发兵,攻打吐蕃,收复吐谷浑。
算起来,这是他在大秦第三年。如今,不光东突厥灭亡,连西突厥也覆灭了。
犬上三田唏嘘片刻,一抬头,忽见衣架上挂着一套朝服,颜色灰黑,皱皱巴巴,衣摆处遍布龟甲纹路。
他恍然想起,这是遣秦礼服,大王所赠,彰显大倭国颜面。
然而,等他来到长安,才发现,这里平民百姓,都比他穿得好。
所幸,一行人虽然死得七七八八,但所带黄金、白银、茯苓、硫磺、珍珠、鹿茸,完好无损。
他多番打听,向鸿胪寺递交国书,历经一番波折,竟万幸得到大秦皇帝接见。
他还记得,那一日春寒料峭,阳光灿烂。
他跟随鸿胪寺卿王羡之,入大明宫,进麟德殿,觐见大秦皇帝。
大明宫之恢宏壮丽,让他自惭形秽,头也不敢抬。浑浑噩噩进入大殿,不等礼部主事呼喊,便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惹来一片谑笑。
好在,皇帝陛下没有刁难他,只让他平身,询问声如九天之上传来——倭国风土人情如何?
他低眉顺眼,不敢抬头仰视,紧张得全身发抖,脑海中一片空白。
幸好,王寺卿提前教导他奏对礼仪,他按照事先所打腹稿,恭恭敬敬道。
“回禀陛下,小国距离长安一万四千里,在新罗国东南方向大海之中,居住无城郭,只以树木为栅栏,以茅草为屋舍。”
恍惚之间,似乎听闻皇帝陛下一声轻笑。他忍不住猜测,这位大秦之主,定然是个青年人。
难以想象,如此年轻,竟能建立这么庞大的王朝,统御数千万子民。
东突厥、吐蕃、吐谷浑、西突厥,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足以吊打倭国。
面对这位皇帝,却一一败北、臣服。
他曾有幸看到大秦堪舆图,仅一眼,便惊得目瞪口呆。在这庞然大物面前,倭国只是一条蚯蚓。
大秦天子对他兴致缺缺,只略微问几句话,便挥手让他退下。
他不以为耻,反倒觉得理所当然。毕竟,小国寡民,在天朝上国面前,哪有底气自傲?
随后,他遵照大秦安排,入国子监太学,和新罗、契丹、南诏、室韦、大食、波斯,乃至突厥、吐蕃,数十个异国同窗,一起学习大秦四书五经。
天南海北之人,操着各国乡音,鸡同鸭讲,不知闹出多少笑话。
所幸,国子监祭酒孔德龄是圣人传人,奉行有教无类,让教谕指导他们说长安官话,数月过去,这才勉强用语言交流。
犬上三田看一眼窗外,见太阳东升,连忙走出坊门,来到春明门大街。
大街小巷之中,除了平头百姓,还有不少白衣士子,听闻,他们提前抵达长安,准备今年春闱。
犬上三田昂首挺胸,把自己当成大秦子民,春风满面,但他四肢短小,穿着不合身圆领长袍,却如沐猴而冠,惹人发笑。
不知不觉,来到务本坊,踏入太学大门,走进大堂。
时辰尚早,堂内惟有寥寥数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不知说些什么。
犬上三田伸长耳朵,听到只言片语,似乎关于皇帝陛下,从陇右道兰州班师回朝,快要抵达长安。
对这一战,他有所耳闻,大秦一举覆灭西突厥,独霸西域,无数部落、小国俯首称臣。
捷报传来,整个长安城一片欢腾,无论升斗小民,还是达官贵人,皆欢呼雀跃。
犬上三田难掩羡慕,这或许,便是大国自信。
他走到桌案前跪坐,摊开《礼记·学记》,一列列楷字,整整齐齐,对他来说,却如天书。
大秦文字虽然结构严谨、庄重大气,但一笔一画着实复杂,对他这半路出家之人,堪称一大折磨。
奈何,不通文字,如何学习四书五经,遑论大秦制度规章。
正死记硬背时,太学博士踏入堂中,叙礼毕,朗声念起一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居民,教学为先。”
满堂学子,不管听得懂,还是假装听懂,抑或一头雾水,都跟着摇头晃脑起来。
太子博士笑道:“这一段话,可理解为,治国如治玉,需要教化万民,才能实行仁政。”
众人似懂非懂,犬上三田忍不住道:“教谕,倘若豪族子弟不学无术,残暴不仁,却掌控权柄,荼毒百姓,那该如何?”
太学博士敲了敲戒尺,肃然道:“《尚书》有云,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大秦设置科举,广纳人才,不问出身、来历,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金榜题名,授官任职,为国效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世道,再非高门大族一言堂,纵然寒门庶族,也有机会登堂入室,宰执天下。”
犬上三田神色一震,由衷羡慕。大秦有科举,从县、州,到长安,一级级考试,一层层选拔,唯才是举,任人唯贤。
即便升斗小民,也能靠寒窗苦读,博取一席之地,甚至登上天子堂,得圣人亲自考试,授予官职。
高门大族虽然存在,但并非一手遮天。上升通道,向底层人开放,从未断绝。
念及此,他不禁叹息一声,倭国诸岛,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贫苦百姓只能依附大名,面朝黄土背朝天,当牛做马,任人驱使,只为混一口饭吃。
两相比较,不啻于天壤之别。
不光科举,圣人甚至下旨,取缔《氏族志》,编修《百家姓》,只要做到六品官,都可把姓氏录进去,传阅天下。
犬上三田忍不住嫉妒大秦子民,生在神州,又有圣天子在位,实在幸运。
“有朝一日,待我学成归国,一定要效仿大秦,打击豪族,提升百姓地位,为万民谋福祉。”
一堂课上到午时,太学博士离开,众人三三两两散去。
犬上三田走出务本坊,脚步匆匆,直奔东市。
恰逢坊门开启,人头攒动。倚仗短小身材,他在人群中灵活穿梭,如鱼得水。
http://www.c8e.cc/21739/10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