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虎父犬子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千叮咛、万嘱咐,甚至下旨警告,只差耳提面命了,这胡怀昌却仍一意孤行,分明丝毫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中。

  为人更是愚蠢,区区激将法,便让他自投罗网,简直死有余辜!

  可恨,他一死了之,却把福州丢了,汀州也反叛,只剩泉、漳二州,怎能挡住秦军兵锋?

  沈仁毅忙道:“陛下,事到如今,只能请钱将军分兵抵御。”

  “不然,李元崇、郭恪,这两路兵马夹击,杭州危如累卵。”

  “不可!”庾行简喝道,“钱将军还得抗衡苏行烈,绝不能分心他顾。”

  “否则,秦军三路兵马齐发,我吴国只会被各个击破。”

  沈仁毅冷笑:“以如今局势,不也正在各个击破么?”

  两人唇枪舌剑,吵成一团,陆归蒙看不下去,喝道:“朝堂之上,怎能吵吵闹闹,如同市井泼妇?”

  “下官不敢!”

  袁文焕面露期待:“陆爱卿,你可有良策退敌?”

  陆归蒙拱手:“陛下,为今之计,只能请来外援,解我吴国燃眉之急。”

  “外援?”袁文焕转念一想,面色难看,“你是说,伪汉?”

  “正是!”陆归蒙正色道,“纵观天下,惟有汉王刘昇,能救我吴国。”

  沈仁毅不以为然:“若要求援,何不派人去请魏帝石重胤?”

  “却要让陛下纡尊降贵,去求刘昇这乱臣贼子?”

  陆归蒙摇头:“魏国远在神州以北,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石重胤有心相助,也不过杯水车薪。”

  “汉国却与我吴国相邻,正可求援。”

  庾行简拧眉:“刘昇目无尊上,悍然反叛,又向秦国称臣纳贡,怎会出兵相救?”

  “此一时、彼一时也!”陆归蒙侃侃而谈,“从前,汉国羽翼不丰,为求自保,自然要向秦国称臣。”

  “但到如今,刘昇夺取交州都督府,声势大增,怎愿屈居人下?”

  “况且,吴、汉两国,实乃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懂。”

  沈仁毅摇头:“这只是陆相公一厢情愿罢了。”

  “陛下若让他求援,岂非对外承认汉国,刘昇也从乱臣贼子摇身一变,成了擎天保驾之人?”

  陆归蒙一时语塞,只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只是权宜之计。”

  袁文焕断然摇头:“朕不想再忍下去了,纵然兵败身死,也绝不向叛贼求援!”

  否则,他做这一国之君,还有什么意义?

  陆归蒙无可奈何,暗叹,成大事者,忍常人所不能忍,怎能意气用事?

  只要渡过这一波危机,还愁没有机会报复么?

  袁文焕沉声下旨,让衢州刺史节制兵马,抵御郭恪、褚俊这一支秦军。

  散朝后,殿中一片沉寂。

  安泰和尚轻声道:“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前车之鉴众多,须得引以为戒。”

  袁文焕颔首:“朕打算,再次舍身出家,为吴国祈福。”

  安泰和尚双手合十,赞道:“陛下英明!”

  “有佛祖保佑,吴国必能逢凶化吉,国祚延绵。”

  袁文焕叹了口气:“但愿如此!”

  也不知,这一次还能筹集多少善款。若能和上一次一样,得四千万钱,袁氏子孙纵然失去皇位,也能绵延下去。

  毕竟,千年王朝没有,千年世家,却多的是。

  钱塘城北,沈府。

  沈仁毅回转前堂,默坐片刻,忽见二弟沈临丰来见,不由一怔。

  “你不在湖州打理家业,来杭州做甚?”

  沈临丰叹道:“兄长有所不知,常州已然失守,落入秦军掌控了。”

  “湖州直面兵燹,人心惶惶。不知多少士族南迁避祸,我沈氏怎能免俗?”

  “常州也易主了?”沈仁毅面色一变,“竟如此之快?”

  仅仅一个朝会的功夫,便有一个大州丢失,简直可怖!

  沈临丰点了点头:“据闻,常州刺史主动归降,秦帝下旨,让他官居原职。”

  “秦帝?”沈仁毅愕然,“他不是在长安么?”

  沈临丰摇头:“秦帝驾临扬州,与润州近在咫尺,和常州也不远。”

  “我这就去禀报陛下!”听闻这一消息,沈仁毅哪里坐得住,来不及更衣,便想入宫觐见。

  “兄长且慢!”沈临丰连忙劝阻,“这等军情,必有人禀报陛下,无需兄长入宫走一遭。”

  沈仁毅不以为然:“知情不报,实乃不忠之举。”

  见他抬腿便走,沈临丰陡然喝道,“恕愚弟直言,吴国风雨飘摇,离灭亡之日不远,兄长还要执迷不悟么?”

  沈仁毅脚步一顿,转过头来,疾言厉色道:“闭嘴!”

  “这等糊涂话,你也敢说,想让我们沈氏灭族么?”

  沈临丰怡然不惧,直视他道:“此时灭族,和亡国之后陪葬,有何区别?”

  当初,沈仁毅决心出仕,为袁文焕效力,他便不赞成。

  沈氏一向明哲保身,连袁弘道在位时,尚且避居乡野,只以诗书传家,不求闻达于世。

  兄长看不上袁弘道,反倒看中他儿子,为袁文焕奔波效劳,在他看来,着实荒谬!

  虎父犬子,吴国分明一代不如一代。

  纵然要出仕,何不去秦国,谋个一官半职?

  沈仁毅眉峰蹙起:“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是吴国臣子,自当为陛下尽忠。”

  沈临丰屏退左右,沉声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吴国这条船,就快沉了,我湖州沈氏,怎能一条路走到黑?”

  “兄长身为沈氏族长,怎能不为家族考虑,却一意孤行?”

  沈仁毅面色变幻,颓然道:“依你之意,该如何应对?”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沈临丰郑重道,“秦帝正在扬州,我沈氏若去投靠,必得重用。”

  沈仁毅迟疑不决:“贸然跑去效忠,恐怕遭人耻笑,说我沈氏首鼠两端、左右逢源!”

  “家族清誉,绝不能毁在你我手上。”

  沈临丰倏然一笑:“兄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莫非忘了,我沈氏正有子弟,在秦国效力,且是秦帝肱骨之臣!”

  “你是说,不韦?”沈仁毅思绪一转,想起一个人来。

  “正是!”沈临丰点头,“我们这侄子,如今已是秦国户部尚书、蒋国公,食邑一千户。”
  http://www.c8e.cc/21739/9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