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禁卫军 >第324章 快反旅突袭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24章 快反旅突袭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参加完公开试飞后,戈辉又回到了时间一大把,去哪里凭心情的生活了。当然,戈辉是闲不住的,朝阳工厂多,加上今年开工的合作项目,戈辉就是一天看一个,也得看个一年半载的,所以看似很闲的戈辉,天天忙的脚不沾地。

  最生气的是孙婉儿,自己的肚子明显隆起了,可是十天才能和戈辉一起吃顿午饭。她去公共安全局家属楼找红莲抱怨,而且是当着宣宁和戈依光的面抱怨。

  “行啦!行啦!我这儿还有房间,你就留这儿吧!”红莲无奈道。

  孙婉儿看向宣宁,如果宣宁不点头,她也住不进来。

  “那就留下吧!”都是小二的女人,都怀了小二的孩子,宣宁当然不会拒绝,马上吩咐陈云娘,收拾一下,准备东西。

  孙婉儿也不是非要住进来,下班后是真的无聊,她又不是能真正安静的人,禁卫招待所将军楼里安静得落针可闻。如果不是她当过兵,胆子大,不然真不敢一个住在里面。

  戈辉是一周后才知道,孙婉儿住进了红莲那里,他也只是“噢”了一声,没当回事。他这两个女人,是真的省事,从来不让他操心,而且两个女人关系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最重要的是,两个人跟伊娃处的也很好。

  戈辉继续视察工厂,重点看的是三酸两碱的工厂和焦化工厂集群,这是德国专家重新规划后的工厂,戈辉当着心尖尖看着,隔三差五就去瞅瞅,就连在德国访问的时候,还不忘记发电报给宁远,抽时间多看看三酸两碱和焦化厂区。基础工业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化工,特区的基础化工,就从这里开始,必须看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有一天长翅膀跑了。

  三酸两碱在基础化工中的重要作用就不说了,焦化厂可是个要命的东西,制造焦炭污染极大,投资大,见效慢利润极低,甚至根本不盈利,但是绝对一个都不能少。它的副产品,比如苯、焦炉煤气、煤焦油、硫磺、硫胺、硫酸钠等等,都是值钱的玩意。这就是一个天坑,这些副产品都是基础化工原料,必须收集,否则污染严重。但是,关键是但是,产量如果不够大的话,收集没意义,而且收集这些副产品恰恰又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更大的投资。这尼玛就是一个死循环。特区的钱在这个上面投资相当多,有钱没技术,就从德国人那里想办法,技术换技术,合作换技术,友谊换技术,男人换技术(联姻,和亲的另一种说法),总之想尽了一切办法。

  戈辉的身影,忽东忽西,根本不打招呼随机的出现在任何一个他想去的建设工地。冬天了,工地上基本停工了,但戈辉依然去看,看不懂,硬看,在他看来,只要他出现在这里,第二天出现在报纸上,这就足够了。他不是作秀,是在向特区的所有人传递一个态度。

  有时还会突然空降时装秀的排练现场,用他从后世带来的见识,给出合理的建议。他是不懂T台走秀的,但是他现场看过多次,所以他给出的建议都是超越时代的。要知道,当下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装秀,所以他们排练的时装秀,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次现代意义的时装秀,一定会震惊那些外国嘉宾。

  戈辉告诉许盈、纪云澜、严明、谭笠四人,我邀请的欧美多国的相关行业名人,都在来清国的路上了,特区承担了他们一行的全部费用,所以你们必须为我呈现最完美时装秀场。

  指导完时装秀的排练,继续视察工厂,然后就被舒尔特团队的电报,叫去了奉天。

  此时的奉天和一年前相比没什么两样,最多最多把老房子修缮一下,街道清理一下,也就这样了,但是老奉天城外,浑河方向一个超级环正在建设之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奉天将会花更长的时间。

  在半停工的超级环工地见到了舒尔特和凯文-特拉普,还见到了德国设计师保罗-瓦洛特,德国议会大厦就是他设计的。

  舒尔特和凯文-特拉普也没想到一通汇报工程进度的电报,居然把总督给招来了。

  舒尔特把更详细的工程进度表拿到戈辉面前,而且还是英文的。虽然是照着进度表念,也足足念了四十多分钟。

  戈辉就那么听了四十多分钟,舒尔特说的他只能听懂六七成,建筑工程相关的英语,其实挺难的。

  舒尔特也看出戈辉没听懂,于是又框架性的解释了一遍,这回戈辉全听懂了。解释到最后,舒尔特还是婉转地提出了意见,他认为“高架电铁环线、高架高速环线”这个概念太超前太费钱了,世界上还没有先例,技术上还有很多困难。(1915年美国底特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城市高架公路)

  戈辉问舒尔特和凯文-特拉普,世界还没有的先例,如果在两位的手里实现了,你们说这代表什么?

  舒尔特和凯文-特拉普被匪夷所思的构想诱惑了,两个知天命年龄的人突然间雄心万丈。

  戈辉可不是桥梁专业的,但是穿越前他却是知道立交桥的建造过程,当然,二十一世纪的方法,并不适合这个时代,但是并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后世的方法本来就是不断迭代得来的。

  戈辉提了方案,他不管细节,只提框架,建造过程的框架。对戈辉来说,这是他知道的全部,但对舒尔特和凯文-特拉普来说,却是不小的启发,仅仅是启发,不要小看这个时代的工程师。

  戈辉在超级环工地,对,这个工地就叫“超级环”,确实是一个环,一个超级巨大的环,戈辉把整个城市的工商业都布局在了这个环上,用两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和一条双向十车道的高速,围成大环套小环的三个环线交通。只要坐上电铁,能跑完整个城市。

  听说过沙特的直线城市吗?想法异曲同工。不要说我异想天开,如果你的每一个想法都有人执行,还有财政支持,就说你会不会大胆想象,更何况是小说里呢!

  戈辉在超级环工地呆了五天,看过了每个角落,然后去了大孤山专线的堪线工地。

  农场会议结束三天,大孤山专线项目部就成立了,东北铁建非常重视,洛华生还派了自己最得力的干将,亲自临时负责。

  戈辉的总督车队,在风雪中直接开进了大孤山专线的勘线工地,其实就是一个临时营地,今天在这儿,明后天可能就是下一段。

  把自己裹得像个圆球的陈奴儿,一只手伸向轰轰作响的火炉,一只手翻看着堪线报告。左边眉心上的一颗黑痣不时随着眉毛微微移动。(请自动脑补沈姓女星,看过神衣什么来乐吗?)

  帐篷的帘子被人从外面掀开,寒风卷着雪花吹进来,陈奴儿柳眉轻蹙,抬眼看向门口。

  一名金盾保安掀帘站在门口:“陈经理,总督来了。”

  总督?陈奴儿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立刻起身,脱掉身上臃肿的棉衣,露出里面的工装棉服,钻出帐篷。

  十辆枭龙军车,五辆风神战术卡车,停成了两排。

  戈辉知道这里没什么可看的,但他出现在这里,就说明他对这里的重视。

  陈奴儿快步来到戈辉面前:“大人,我是堪线工地的负责人陈奴儿。”

  戈辉知道陈奴儿,刘文涛的小姨子,陈妮儿的亲妹妹,洛华生手下的十大金刚之一,在美国学的就是铁道工程专业。

  “你就不用介绍(事实上没啥可介绍的),我就是随便看看。”戈辉裹紧身上的麒麟大衣,迎着倒卷的风雪前进。

  陈奴儿冻得直咧嘴,十万个不想跟着,但还是跟了上去。一边大口吞下风雪,一边介绍大孤山至台安段的勘线进度。

  由于是冬季,无法做到全面堪测,只能堪测地形高低,挑选合适的路线,所以堪测速度很快,几乎是两天换一个营地。

  戈辉只是象征性的走了十几分钟,也听完了陈奴儿的简略汇报。

  “听洛华生说,有可能把整个大孤山专线项目交给你?”往回走的时候,戈辉随口问道。

  “洛总工确实这样说过,不过我没当真,轮也轮不到我。”陈奴儿声音带着无奈的轻叹:“我才23岁,有谁听说过23岁的项目经理。”

  “得敢想、敢干、敢担当,在科学面前,特区不搞论资排辈。”戈辉说道:“再说,特区急缺人才,年轻人也要勇于担当,敢向不可能挑战。”

  “嗯,要敢想、敢干、敢担当。”陈奴儿仿佛突然间有了力量:“在没确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对,就要有这样的精气神,这就是特区的精气神。”戈辉鼓励道:“如果没有这个精气神,特区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陈奴儿看着戈辉钻进了第七辆枭龙军车,总督车队在风雪中渐行渐远。

  陈奴儿的确无法成为23岁的项目经理,但是7个月后,她成为北方特区第一个24岁的项目经理。

  天擦黑前,总督车队驶进锦州港务局招待所,戈辉来看锦奥钢铁公司,这是特区与奥匈帝国50:50合资建设的研究型钢铁公司,在朝阳工业大学合建钢铁学院,合建钢铁实验室,研究方向是转炉炼钢,终极目标是顶底复吹式转炉炼钢。(我计划让这种炼钢技术在1910年问世。)

  第二天,戈辉准时出现在了锦奥钢铁公司的建设工地上,半停工的工地,冬天就是这样,不管你愿不愿意。但戈辉依然愿意看,看得兴致勃勃,还会拿着效果图对照已见雏形的现场。发表简短的讲话是免不了的,第二天肯定会出现在《特区日报》的头版头条。

  来锦州港区的第三天,戈辉出现在锦州港码头,今天是伊娃回国的日子,也是德国军工专家回国的日子,不是全部,只有137人,三分之一多一点。同行的还有张翼的联姻协调团队17人,以及特区的技术研发团队300人,他们去德国技术交流和学习三年。基尔大学的代表也搭乘这艘军舰回国。

  戈辉与多名德军军工专家握手寒暄,互相感谢,真的是互相感谢,德国人觉得他们学到了很多,深受启发,特区这边也觉得学到了很多,同样深受启发,双方都为接下来的深度合作充满期待。

  张翼,作为特区政府20人管理团队之一,也是特区与北京朝廷的首席协调官。此次德国之行,虽然是与德国皇室协商戈辉与伊娃公主的婚事,但是他更代表的是特区新政府。

  戈辉看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浅灰色特区绅士服(成合装),气质儒雅的张翼,老头的形象相当在线,绝对是给特区长脸去了。对呀!应该让成合服装也参加元月一日至七日的时装周,必须参加。

  事实上成合服装已经主动参加了,随着特区越来越多的人穿成合装,特区政府更是把成合装当做官服,李成合觉得自己福运压不住“成合装”这个名字,恐怕会害了自己的福运(这个时代的人都迷信),于是大量打广告给成合装改名字,改成特区绅士服。

  戈辉握着张翼的手说道:“老先生,拜托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张翼认真道:“你的事儿,就是特区的事儿,是特区的大事。”

  松开张翼的手,目光落在等了半天的伊娃身上,一脸歉意地来到伊娃面前,诚恳的道歉:“来这么久,没怎么陪过你,对不起。”

  “没有”伊娃一向看的很开:“政治婚姻就是这样,再说你的身份,也让你没有更多的私人时间。”

  “你是我叶卡捷琳娜大帝!”戈辉认真地说道:“等我来娶你。”

  又来了,又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真不知道这无厘头的话从哪里得来的,但是伊娃已经懒得纠正了:“谢谢你,我很
  http://www.c8e.cc/21904/3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