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风骨之臣 >第111章 疏烟淡月(1)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1章 疏烟淡月(1)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七月初三,京师暑气蒸腾,蝉声织网。

  新帝君凌在紫宸殿批完最后一道折子,已是寅正三刻。

  内侍捧来冰镇梅汤,他抿一口,眉头仍蹙着。

  案头摊着两本折子:左都御史请修北境长城,工部却奏报国库空虚;另一本,则是礼部再提迁都之议,说南都“水甘土厚,龙气尤旺”。

  帝君凌以指尖轻叩第二本折子,声音低哑:“再旺的龙气,也护不住一寸被铁蹄踩过的疆土。”

  次日黎明,他留下一道“朕亲巡北塞,毋扰民间”的手谕,只带四名轻骑、一名向导,悄悄出京。

  京师仍沉浸在太平的梦里,无人知道那袭玄色披风,已掠过风霜。

  七月初九,北境恰起沙尘。日头像被砂纸磨过,昏黄而锋利。

  君凌勒马立于烽台废墟之上,俯瞰残垣与焦土。

  三月前,胡骑由此破口,屠戮三千。如今风过,仍带血腥。

  老卒蹲在壕边拿豁口碗喝粥,见有人来,只当寻常军官,递碗道:“喝口热的,别嫌粗。”

  君凌接过,粥里浮着几粒稗谷,入口却极甜。

  老卒絮絮叨叨:“口子若再不开粮,今冬只能啃树皮。弟兄们守土,最怕的不是死,是死后还被骂一句‘废物’。”

  君凌没说话,解下腰间佩玉,悄悄塞进老卒掌心。那玉刻着“凌”字,冰凉沉实。

  夜里,他宿在烽台残墙下,铺一张粗毡。沙粒击打铁甲,如鼓点催人清醒。

  他想起京师金銮殿上那些“天子居中,四夷自服”的高论,忽觉刺耳。

  次日拂晓,他帮兵士搬礌石、修壕沟,手指磨出血泡。

  血泡破裂,沙粒钻进肉里,疼得钻心,他却笑了:原来疼,才是“拥有”的开始。

  很多随从看在眼中,心里觉得这位新帝恍惚变了一个人似的。

  如果说君凌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像是黑夜中蛰伏的猫头鹰,只为登上那最高职位,除掉所有对他皇位觊觎的人。

  而如今的他却真的是在干实事,为民请命,上了一次战争以后,恍惚明白了许多道理,以前他对摄政王多有忌惮,可如今却明白,如果连他也不在了,能保卫疆土的人就又少了一个,而他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七月十五,中元夜。

  京师放河灯,北境无河,只有一条干涸的古沟。

  兵士们把写有阵亡同伴名字的布条缠在箭杆上,射向夜空,权当寄灯。

  君凌也取一支箭,撕下袍角,写:“朕来迟,勿怪。”

  箭破夜空,转瞬不见。

  他抬头,月瘦如镰,割得胸腔发涩。

  那一刻,他明白:所谓“江山”,不是玉玺下的锦缎地图,而是这些粗粝的手、豁口的碗、夜里疼醒的骨。

  七月二十,京师收到驿报:帝君回程。百官迎于德胜门,却见御驾风尘仆仆,甲胄未解。

  君凌第一句话:“北境暂不弃,迁都之议,再违者斩。”

  群臣跪伏,无人敢抬头。当夜,紫宸殿灯火彻亮。

  他召来户部、兵部、工部,连夜核账:

  “朕算过,若停建南都宫室三年,可省银一百二十万两;再减宫内织造一半,又可省三十万。两项合起,足发北境军饷两年。”

  户部尚书颤声:“可……后宫与宗室……”

  君凌抬眼,眸色如铁:“朕先裁自己用度。自今日起,朕一日两餐,每餐不过四簋。后宫妃嫔,有愿回家者,赐银百两,永不选秀。”

  史官在侧,笔落有声,墨透纸背。

  七月廿九,京师暴雨。

  宝珠公主披斗篷,踩着水洼跑向御书房。

  她正是猫狗都嫌的年纪,却最黏皇帝父亲。

  御书房外,内侍拦她:“陛下通宵未眠……”

  话音未落,里头传出清朗声音:“让蓉儿进来。”

  案上奏折堆成小山,君凌却腾出一角,摆好《论语》与一碟糖霜山楂。

  宝珠翻个白眼:“又是‘子曰’,又是山楂,父皇打算酸死我?”

  君凌笑,拿朱笔点她额头:“酸才记得牢。今日背哪一段?”

  宝珠托腮:“背‘士不可以不弘毅’,可我总想,若士连饭都吃不饱,还弘得了毅么?”

  君凌愣住,半晌,将她抱坐膝上:“那咱们就让他们吃饱。”

  他取一张边军塘报,上面画着北境新修的壕沟、发放的谷种。

  宝珠一字一句读,眼睛亮成星子。

  “原来父皇在干这么大的事!”

  “不是偷偷,是咱们一起。”

  他握住她小手,在奏折空白处写:

  “愿我北境,冬有棉、夏有粮,稚子有书读,老马归故乡。”

  宝珠在后面添一行稚气小楷:“蓉儿也要去。”

  八月初五,京师燥热。

  君凌在乾清门听政,从卯至未,水米未进。退朝时,步履踉跄,却径直去御书房——宝珠今日学《木兰辞》。

  小姑娘背得磕磕巴巴,把“朔气传金柝”念成“朔气传金拆”。

  君凌不纠正,只拿两块檀木,轻敲节奏,教她感受寒夜更鼓。

  敲到“将军百战死”,他声音低下去。

  宝珠察觉到父亲的异样,停下背诵,奶声奶气地问:“父皇,将军为什么会死呀?”

  君凌回过神,轻抚着她的头,说:“因为战争很残酷,将军要保护百姓,就要去和敌人战斗,就可能会牺牲。”

  宝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接着背:“壮士十年归。”

  背完后,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君凌,“父皇,木兰回来了,将军也会回来吗?”

  君凌心中一阵感慨,说:“只要我们努力,让北境安宁,将军们都会平安归来。”

  这时,内侍匆匆进来,呈上一封急报。君凌展开一看,脸色微变,原来北境又有小股胡骑骚扰。

  他放下急报,对宝珠说:“蓉儿,父皇要去处理些事情,你乖乖在这儿看书。”

  宝珠懂事地点点头,君凌起身,大步迈向御书房外。

  他知道,前方还有诸多艰难等着他,但为了那片疆土和百姓,他会像那些将军一样,勇往直前,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http://www.c8e.cc/21981/3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