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潘疯子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时间又回到太平镇吴诗文家中。

  “好了,别哭了,你也别多想,我知道你的苦。”

  吴诗文伸手拭去刘玉儿脸上眼泪,也把刘玉儿从回忆中唤了回来。

  刘玉儿盯着吴诗文:“你真的不在乎我?”

  “不在乎。”吴诗文摇了摇头,道:

  “想必你一定好奇我为什么知晓你的过去,我不是神,我是从一个叫潘凤志的口里得知的。”

  “潘疯子?你认识他?”

  刘玉儿一下子明白了。

  潘凤志是金城县电影公司的一名放映员,外号“潘疯子”。

  那一年他同刘玉儿一同下岗,然后一同去了海口。

  他去海口后就在“天涯大酒楼”当了一名保安。

  所以刘玉儿在海南的经历他了如指掌。

  这人有个小爱好,喜欢写作。

  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也从未发表过,但是一直很执着 。

  他去海南一年后回到了金城县。

  一次在县城的笔友会,吴诗文遇到了他。

  吴诗文在《金城日报》发表的文章不少,他就慕名让他给他改一下稿。

  这潘疯子写的小说的名字叫《十人闯海岛》,讲的就是金成县电影公司那十人去海口的故事。

  故事不错,但文笔确实不敢恭维。

  吴诗文粗略的翻了两下,然后摇了摇头。

  潘疯子急了,赌咒发发誓说这小说取自真实故事。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他甚至道出了小说中的女主角仙儿的原形,就是金城县副县长江子才的老婆。

  并且他还告诉吴诗文,江子才的老婆就在太平镇,开了‘梦幻发廊’的发廊。”

  “狗日的,潘凤志,真是一个疯子!”

  当吴诗文讲完后,刘玉儿恨恨的骂了一口。

  吴诗文道:“幸亏那个疯子遇到了我,不然你就完了。”

  吴诗文又把后面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诈那个疯子,让他赶快把稿子烧掉。

  那潘凤志不解,还那眼睛瞪着吴诗文。

  “你的小说写得很生动,还把县长夫人的名字改成了‘仙儿’,但江副县长仍然看得出来。”

  “江副县长因为害怕影响才把老婆离了,才把老婆发配出城,你这样一搞,江县长肯定指示人把你干掉。”

  最后,吴诗文威胁潘凤志,当然,这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因为江子才肯定不傻。

  最后潘疯子赶紧拿出火柴,把稿子烧了。

  听到这里,刘玉儿破涕为笑:

  “哈哈,刀哥真有你的!”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想必贾仁慈已到了醉仙楼!”吴诗文催促道。

  ……

  醉仙楼雄踞太平镇新街中段。

  往西,距贾仁慈老街房屋的后门约两百米。

  它的斜对面,就是梦幻发廊。

  这是一幢五排四间、上下共四层的楼房,宽十五米,深二十米。

  右边的楼梯间在外侧,从阶檐上楼直达三楼和四楼。

  一层的屋里还有一个楼梯间,只通第二楼。

  楼的右边有一个占地两亩多的停车场。

  醉仙楼的雄伟和豪华在太平镇是独一无二的。

  楼顶飞檐斗拱,从正面看,绝对以为是木架结构的古建筑。

  每层楼的檐台下都挂着四个招招摇摇的大红灯笼,老远就能把人们的眼光吸引过来。

  葡萄般大小、呈网状的各色彩灯从顶层檐台罩下来,直到底楼檐台。

  彩灯闪闪灼烁,色彩变化万千。

  所有的一切,都昭示着“醉仙楼”的辉煌富贵和独一无二。

  横嵌在二楼台廊上的“醉仙楼”三个凸形金字更是醒神醒目。

  笔力苍劲,傲骨铮铮,潇洒飘逸,在灯光的辉映下,气势非凡。

  不用说,人们都知道这是刀先生吴诗文的杰作。

  太平镇凡有些名气的餐厅、店铺和发廊等,他们都会请吴诗文题字。

  吴诗文的狂草在太平镇独一无二,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而来。

  太平镇的行家说,吴诗文的字和他的性格差不多。

  也有上了岁数的人说,从吴诗文的身上,他们看到了他父亲高先生吴亦高的影子。

  醉仙楼的老板大家都知道叫江志康,实际上它的真正老板是贾仁慈。

  那年,贾仁慈修这幢楼房花了二十万,搞装修时没钱了,就叫妻子江志英去找弟弟江志康。

  江志康家住太平镇玉河村,距街上二十多里路。

  贾仁慈知道舅子江志康有钱。

  江志康靠贩卖猪儿药起的家。

  一瓶小苏打,百片敌百虫,两百片大黄苏打,再加半斤生石膏粉和二斤面粉,和匀成粉,分装成五十小袋就可以卖两百元。

  他流窜江湖数十年,凭借着一张巧嘴,就连哄带骗搞了一大笔钱。

  “日他妈,钱多了在这山沟沟里也搞不出啥明堂,只有装在罐子里窑在地下等发霉。”

  江志康几分得意、几分无奈的对妻子说。

  妻子没有多少文化,十足的乡村妇女,她安慰丈夫永远都是一句话:

  “还是那句老话,吃嘛,喝嘛,穿嘛,余下的就留给儿女嘛!”

  车到山前必有路,钱到用时也有路。

  正当江志康夫妇为钱多派不上大的用场发愁时,姐姐江志英找上了门。

  姐姐开门见山道:“志康哟,你姐夫台子搭大球了,锣鼓敲得震天响,戏还没唱完就下不了台了。”

  江志康不紧不慢地点上一支烟,慢吞吞吸了两口,不动声色道:

  “谁不知道姐夫的本事,没有七寸脚他敢穿那八寸鞋?”

  “你想想志康,”江志英伸出手指,一五一十道:

  “修那座楼房就花了差不多二十万,楼房旁那个停车场又花了五六万,他一个村支部书记能有多少钱?还不是凭着一张老脸东拉西凑借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江志康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对姐姐道:

  “钱是有点,但借是肯定不借的,我现在已找到路子了,正合计着同别人做点小生意。”

  “你姐夫说了,他照银行规矩付你利息。”江志英道。

  江志康到底是一个老江湖,笑着道:

  “凭姐夫在街上的名头,到信用社去贷个十万八万,他们还会拂姐夫的面子?”

  “哎,你姐夫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爱面子……”江志英叹口气道。

  ”这样啊!“江志康眼珠子一转,道:

  “姐夫这人……这样吧,姐姐,你回去和姐夫商量一下……”

  “就说我愿意入股,把楼房修好,咱各占一半,合伙开旅馆、酒店。”

  江志康终于亮了底牌。
  http://www.c8e.cc/23067/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