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重生大明1635 >第269章 敞开胸怀迎宾朋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9章 敞开胸怀迎宾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程峋何在!”

  范景文望向去岁榜眼郎,眼中充满着期许。

  “下官在!”

  “任命原京师北城税正程峋,担任户部松江司郎中,统筹松江、杭州、宁波海关与税务征收,此三府税收,一律直缴国库!”

  “下官遵命,臣多谢吾皇恩典!”

  程峋高声领命,一副意气风发。

  自一个多月前接旨到天津面圣,便与天子同路下江南,过江后随禁军一部直接去的华亭。

  连日来已就松江升格及开海事务,同方岳贡积极筹备,这也是松江府少数官员,对刚才那番政令,并不惊讶的原因。

  “方岳贡何在!”

  “下官在!”

  数月前方某人从户部右侍郎一职,下派松江担任知府,虽品级未变,但难免心中惶恐,还曾猜想是不是惹得当今不喜。

  离京前毕自严传见他,勉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类,他还认为仅仅是个过渡,可小小松江府,也干不出啥名堂啊。

  直到天津升府并开海的消息传来,十多天前程峋又带着天子亲笔御令,他终于明白了一切。

  看来当今很器重他,真的已实现天降大任。

  “方知府,松江身处江南要地,连接南北与外海,切勿辜负陛下期许!”

  “下官定不负圣恩!”

  朝范景文拱手,接着又朝天子深鞠一躬。

  “臣多谢吾皇抬爱,臣定当鞠躬尽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甚好,爱卿免礼!”

  “谢陛下!”

  接着,范景文从怀中掏出一份内阁公文。

  “陆完学何在!”

  “下官在!”

  “原巡抚陆完学,调回京师任兵部右侍郎,安庆巡抚史可法,接任浙江巡抚!”

  说完,将文书递给他。

  “下官遵命,多谢吾皇恩典!”

  陆完学大脑懵懵的,文书没有任何表彰之言,想来是自己清剿海寇不力。

  回去当右侍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得到一定重视,只不过在浙江留下了遗憾。

  其实崇祯倒不完全在意这个,陆完学并非不知兵,只是更偏向于理论。

  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当过蓟辽总督,后来还辅佐朱由崧长江防御,在当时环境下难有作为,把他调回朝廷,似乎更为恰当。

  而且最重要一点,江南需如宣蒙、山东那般军政分家,此地将诞生出一个统领诸省的庞大军事机构,陆完学显然不适合。

  此等职务还是留给陈奇瑜,此人可以继续重用,差不多去南京之时,将实现这一意图。

  大方向安排就这样了,天子让其余地方官都回去。

  留下皇家集团、松江知府衙门、上海县令及几个近臣,还得再聊一聊具体事务呢。

  “王大伴!”

  “奴婢在!”

  “给诸卿看茶!”

  “奴婢遵旨!”

  “陛下,臣等惶恐!”

  范景文、李若链、巩永固、周遇吉,包括陈奇瑜都觉得没啥。

  倒是方岳贡、李景廉、程峋一类官员,还是头一遭享受恩宠,上海县令就更别提了。

  “朕留下卿等,就是想与诸位闲聊,卿等切莫拘谨,坐下边喝边聊吧。”

  “多谢陛下!”

  小太监将茶水泡好,崇祯示意大家都品一品。

  此西湖龙井,还是从下沙盐课大使家里搜出来的,并不像后世那般廉价且容易获取,在当下属于稀世之珍。

  品尝一番,天子放下茶杯。

  “陈爱卿!”

  “臣在!”

  “不知当下查处盐课之赃银,预计几何?”

  这两日听到过一些数据,暂不清楚总共有多少,还有一连串事情要干,钱自然越多越好。

  “回陛下,松江分司四个盐场、华亭徐本高等涉案商贾,初查现银已抄出800万之巨,黄金近20万两,田产商铺若干......”

  “嗯,朕知道了。”

  这还仅为初步结果,尚有那么多人未查清,届时加上两浙其它盐场,两淮、长芦、中原、四川等地,绝对会高达数千万。

  苟日的蛀虫,真该被大卸八块!

  数次抄家问案,已经对数字产生麻木,但盐课一案,堪称大明涉案金额最大一件,由不得崇祯悲喜交加。

  贪官污吏与士绅前赴后继,攒下的钱粮,最终还不是被建奴搜刮,成为奴役华夏的一桩桩军费,实在天意弄人。

  感谢老天爷,让朕提前支取,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寻思一阵,天子开口:

  “拨银300万两予松江府,用于建设城池、码头、道路等设施事务!”

  “臣遵旨!”

  “臣多谢陛下隆恩!”

  方岳贡神情激动,听说天津都拨下巨款开埠,这下松江府也得到这么多,可以大展拳脚了。

  “方爱卿。”

  “臣在!”

  “杭州、宁波二府开海支出,同样在此之列,爱卿需好生利用,既要办成事,也勿铺张浪费!”

  “臣遵旨!”

  别说三百万,即便再少一半,他都有决心做好。

  听程峋提过,未来朝廷税政会更加健全,收支将进行合理统筹,地方与国库两不误。

  当然,这也需要一个前提,那便是在税政清明且宽松的前提下,地方经济进入繁荣。

  松江府乃长江龙头,湖广直至整个南直隶沿江城池,但凡货物出海,均为必经之路,地利无可替代,前景不可限量。

  而他,接下来就是要为繁荣努力的主要排头兵。

  “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爱卿请直言。”

  “遵旨!”

  方岳贡朝天子拱手,说道:

  “陛下,松江增设三县,知府衙门终将迁入浦东,臣以为城池兴建耗银颇多,一城之城墙,便乃主要花销。

  故臣斗胆,新建之城池,可否不建城墙,将此笔开销侧重于河道疏浚、码头建设、以及城内外道路修缮,如此交通更为便利,货物成本势必显着降低。”

  呵呵,方岳贡很会来事嘛,历史上评价他务实避虚,擅于经营地方,看来所言非虚。

  “爱卿所言极是,朕一直认为,进攻便乃最好之防御,开海便乃敞开胸怀迎宾朋,不可局限于陈规陋习,朕准了!”

  “臣领旨谢恩!”

  方岳贡美滋滋,天子同他一样,都是务实之辈,他心中更有数了。

  接下来,君臣交流一通,说得非常细致。

  有内阁公文指导,又有天子亲自点拨,松江官员摩拳擦掌信心十足。

  喜欢重生大明1635
  http://www.c8e.cc/23679/2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