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异姓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关宁各部没有让朕失望!”

  次日黄昏,崇祯收到了侯恂传回的奏本,满口赞誉之词。

  京师到锦州900里,大明驿站600里加急,效率杠杠的。

  “陛下,如此看来奴酋会更早进大凌河了。”

  孙承宗带着笑容,向天子作揖。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

  “奴酋早迟都会进城,逼一逼杀杀其锐气未尝不可,靠所谓铁蹄横扫我大明儿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陛下所言甚是!”

  “将此报即刻抄送卢象升,让他一切按原计划行事!

  一并以军机处名义回复侯恂,往后所有辽西军情直呈卢象升,由他向朝廷归纳上报!”

  “臣遵旨!”

  崇祯已将此役全权交给卢象升,自然就得以卢某人为中心。

  有时候越级指挥很可怕,一副好牌往往会打得稀烂,他可不想玩蒋校长那一套。

  “启禀陛下,李指挥使传回密奏!”

  君臣二人正在说道间,张同敞求见。

  “呈上来!”

  “遵旨!”

  拆掉蜡封,崇祯看后不住点头,随手让王承恩递给孙承宗。

  李若链禀报,现周王、鲁王、德王、衡王的船队完成护送任务全部返航,已于近日陆续从天津、山东各地离港。

  蜀王、唐王及湖广几个王爷,也已先后抵达台湾。

  藩王出海事务自去年起这么长时间准备,离水路较近财力更雄厚的肥猪们终于走了。

  为避免此事出现差池,崇祯还下旨过允许他们从台湾二次中转,算是提供出更多方便。

  现在就剩西北、河南北部、山西、宣府一带宗藩没走了,都处于积极筹备中。

  有的已在奔往水路的路上,今年全部出去问题不大。

  “孙先生!”

  “臣在!”

  待孙承宗放下奏本,崇祯走下御座来到他近前,眼里带着饱含深意的笑容。

  孙承宗懵懵的,天子这种表情很少见,不知意欲为何。

  “先生家中还有多少家产?”

  “陛下,臣......”

  一下子问起臣子产业,孙承宗心中一惊。

  天子说过大明允许有富人,但绝不容许出现大财阀和大门阀,只得老实答道:

  “陛下,臣去岁将孙家投献土地,全部向户部国土司交出。

  现家族祖业田八百余亩,名下店铺数间,家中银两应该还有三四千两。”

  “先生子孙众多,此等家业可保衣食无忧,然大富大贵并无可能,先生有没有想过,让子孙于海外开枝散叶?”

  “陛下,这......臣......”

  孙承宗当然想让后代广布天下,但仅限于大明。

  现在子孙多半都在京师官场当值,天子以前倒是提起过让更多臣子走向海外,不过他还不敢也未曾去想象。

  “张佥事!”

  “臣在!”

  “先生之孙孙之沆表现如何?”

  “回陛下,孙千户刚正不阿,行事果断而不冲动,年轻有为实乃可造之才!”

  孙子得到上官认可,孙承宗不好意思的同时又倍感荣耀。

  “现省军区已初具规模,对此人是如何安排的?”

  “禀陛下,按李指挥使会同我等商议,并已报军机处批复。

  原十二个正副千户均派往地方担任行省军区司令,孙千户拟派驻广东!”

  “嗯......”

  崇祯略微思考,原有锦衣卫就六个千户。

  李若链接任指挥使后扩军加上今年设立省军区,各千户主官和镇抚使绝大多数都会重用。

  “朕看就重新任命广东主官,再增设锦衣卫南洋军区。

  其总部设在巴达维亚一带无比合适,同荷兰人抢一抢地盘,就让孙之沆去吧。”

  “臣遵旨!”

  “南洋军区主要事务为搜集海外情报,同步监督各个宗藩!”

  “臣遵旨!”

  说完,崇祯背起双手,不禁叹了一口气。

  “当年成祖将大明提举司设到长城以外征税,三宝太监叱诧西洋,南洋提举司更是为大明运回若干钱粮器物。

  可惜此等荣光昙花一现,实在遗憾。

  朕看于南洋同步设立户部海关司,将来统一征收藩王赋税中转,一并助南洋军区开疆扩土!

  先生之三子孙钤也别在工部了,去当南洋海关司主事!”

  “臣多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承宗从椅子上起身,欲下跪行礼被崇祯搀住。

  皇帝把他一个儿子一个孙子放在一起,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先生请起,朕还没说完呢。”

  让孙承宗重新坐下,崇祯接着道:

  “朕说过臣子亦可出海,自然言出必行,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尚未解决,大明军队尚需时日方可真正兵强马壮。

  让孙钤、孙之沆两叔侄前去,算是开臣子出海之先河,朕有言在先,地盘能打多宽多广,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陛下......”

  孙承宗欲开口,崇祯挥手制止,继续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生助先帝稳住辽东,为朕平衡朝堂,数十年为大明兢兢业业,就算将来朕给你封个太师,也难以褒奖先生功绩。

  先生今年七十有四,虽体健硬朗然毕竟年事已高,故朕以为再过几年,该安享晚年矣。”

  “臣听从陛下一切旨意!”

  孙承宗作揖,不知天子为何突然提起这一茬。

  他本就不是滥权之人,朝堂通过一年多大刀阔斧,中青年官员辈出,不愁后继无人。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恰当的时候归乡未尝不可。

  “朕绝无撵先生之意,明镜台筹措完成后朕准备进一步规范中枢体系,先生再干五年,为朕多培养出接班臣子!”

  “臣定不负圣恩!”

  按历史轨迹,再过八年孙承宗都硬朗得很。

  若非建奴攻入高阳,他活个九十甚至长命百岁也不无可能。

  “先生归隐之时,便是朕给你封王之日!”

  “陛下,万万不可!”

  孙承宗大惊,赶紧跪下,任崇祯怎么搀扶都不肯起来。

  太祖明文规定,非朱家子孙不得封王,两千多年前汉高祖更是早早表态。

  臣子封异姓王乃王朝大忌,不禁惶恐万分。

  见他坚持跪着,崇祯也没再阻拦,淡淡道:

  “朕何尝不知异姓王给历朝带来之弊端,然朕之考量有别于历位先贤。

  韩一良和宗人府草拟之《宗藩法》即将成型,朕近日修改了几条,先生想听一听吗?”

  孙承宗一愣,作揖道:

  “臣洗耳恭听!”

  喜欢重生大明1635
  http://www.c8e.cc/23679/3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