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服务升级暖人心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钢笔尖还嵌在木纹里,那道“w”的起笔像一道未愈的伤。洛倾颜轻轻将它拔出,水晶贴着指尖,温温的,不再震动。她没再盯着那刻痕看,而是把整张工作台的照片存进手机,顺手在备忘录里打下一行字:“服务,是产品落地后的呼吸。”

  她走出仓库时,夕阳正斜斜地铺在厂区路上,像一层薄糖浆。手机响了,是助理。

  “洛小姐,售后主管说新方案太耗人力,想再议。”

  她没停下脚步,“告诉他,明天上午九点,我亲自去回访三个客户。让他挑个技术员,跟车。”

  电话那头顿了顿,“您……真要去?”

  “嗯,”她拉开车门,“人不到现场,听不到真心。”

  第二天一早,洛倾颜拎着两杯豆浆上了售后车。技术员小陈缩在副驾,手里攥着工单,看见她愣了一下,“您怎么……还带了早餐?”

  “路上喝。”她把豆浆递过去,“你先说说,平时上门都修什么?”

  “大多是旋钮失灵、点火延迟,修完就走。”小陈接过豆浆,有点拘谨,“公司考核的是修复率和响应速度,没说要聊家常。”

  “那如果客户说‘我怕按错’呢?”她问。

  小陈挠头,“那就……多演示两遍?”

  她没接话,只笑了笑。

  第一站是城西的老家属院。门一开,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扶着门框探出身,“是修灶的?快进来,就怕你们不来。”

  屋里陈设老旧,灶台边贴满了手写标签:小火、中火、别碰。洛倾颜的目光在那些泛黄的纸条上停了几秒,轻轻问:“您眼睛……不太方便?”

  “白内障,看不清屏。”老人摆摆手,“可我不敢换新灶,老顾家的东西,用着踏实。”

  洛倾颜心头一动,“您认识顾家?”

  “顾老太太常接济我,那时候她还在。”老人笑着指灶台,“这台是五年前换的,一直没坏过,就是火候记不住,只好贴标签。”

  小陈已经开始检测机器,三分钟后点头:“密封正常,传感器微调就行。”

  “修好了?”老人紧张地问。

  “好了。”小陈收起工具包,“下次别乱按旋钮就行。”

  老人没动,怯怯地看向洛倾颜:“能……再教我一次吗?我怕又按错,孙女都不爱来吃饭了。”

  小陈皱眉,看了眼表,“这不在服务范围内……”

  洛倾颜却已经蹲下来,握住老人的手,“您看,这个位置是煮粥,转得慢一点,像小火慢炖的耐心;再过来一点,炒青菜刚好,像日子要有点响动才热闹。”她一边说,一边带着老人的手缓缓转动旋钮,“您记不住字,就记这个感觉。”

  老人的手微微发抖,但笑了,“像话家常。”

  她回头对小陈说:“以后这类用户,能不能附赠一张火候图示贴纸?用大字号,带颜色区分。”

  “这得设计,还得印……”

  “我来。”她说,“今天回去就做。”

  离开时,老人塞给她一罐玻璃瓶装的桂花糖,“我孙女不爱吃,但你看着像会心疼人的人,该尝点甜。”

  她没推辞,轻轻收下,放进包里。钢笔就躺在旁边,水晶轻轻一亮,像被什么抚过。

  回程车上,她打开手机,翻出昨晚整理的录音——新手妈妈抱怨孩子半夜哭闹,她手忙脚乱炒菜糊锅;视力障碍用户说语音提示太快,根本反应不过来。

  她一条条听着,直到钢笔又微微发烫。她指尖轻触水晶,闭眼。

  一瞬间,顾逸尘的情绪浮上来:不是焦虑,不是愤怒,是一种沉静的柔软,像风吹过老屋的窗棂。还有……一丝愧疚。她知道,那是他对祖母的思念,对未能尽孝的遗憾。

  她睁开眼,把桂花糖罐轻轻放在副驾上,对小陈说:“我们明天开个会,把服务重新定义一下。”

  “怎么定义?”

  “从‘修好就行’,变成‘用得安心’。”

  小陈没说话,但握着豆浆杯的手紧了紧。

  会议在售后部小会议室召开。投影上放着三段回访视频,最后定格在老人贴满标签的灶台。

  售后主管坐在角落,皱眉:“这些个案,不能代表全部用户。”

  “可每一个,都是我们的全部。”洛倾颜站在屏幕旁,“我们修的是机器,但他们过的是日子。如果我们的服务,连一顿不糊的饭都保不住,那再高的修复率,也是冷的。”

  主管张了张嘴,“可人力成本……”

  “我算过。”她调出数据,“A3线停两天,损失十八万。但如果因为服务不到位,流失一千个老客户,损失的是两百四十万。我们省小钱,丢大信。”

  会议室安静下来。

  她继续说:“我提议推出‘暖心三重礼’:所有五年以上的老用户,免费上门检修;新机用户,三个月内安排使用回访;针对老人和残障用户,提供专属火候调节和操作指导。”

  主管苦笑:“这得多少人手?”

  “你算算现有工单,多少是重复报修?多少是因为不会用?”她看着他,“如果我们一次教到位,后续报修自然少。服务不是成本,是投资。”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只有四个字:“照做。专线已设。”

  她没念出来,但嘴角微微扬起。

  会议结束前,系统后台悄然更新。技术员小陈刷新工单时,发现有个新标签:“qY-优先响应”。他点开一条,是昨天那位老人的地址。

  “这标记啥意思?”他问同事。

  “不知道,系统自动标了,响应时限缩短一半。”

  没人知道,这个标签只对特定客户生效,而审批权限,只在一个人手里。

  三天后,第一轮“暖心三重礼”启动。洛倾颜亲自跟车,来到一位独居老人家中。灶具用了七年,旋钮已经发涩。

  技术员调好火候,正要收工具,老人突然问:“姑娘,你能帮我写个菜单吗?我想给我老伴儿做顿饭,可我记不住步骤。”

  洛倾颜从包里拿出一本小巧的本子,封面上印着“厨房日记”,内页有简单的食谱格和心得栏。

  “您写,我帮您整理。”她说,“明天我让人送一盒定制火候贴纸来,带盲文。”

  老人眼眶红了,“你们……真当我是个人,不是个工单号。”

  她笑了,“您本来就是。”

  回程时,她翻开日记本,在第一页写下:“服务不是流程的终点,是关系的起点。”

  钢笔在纸上划过,水晶微微一闪。她没察觉,但笔尖的粉光,在暮色里 lingered 一瞬,像一颗心跳的余韵。

  当晚,顾逸尘在办公室批完最后一份文件,打开内部系统,查看“qY”标记的响应记录。十七单,全部在两小时内上门,用户满意度98%。

  他指尖在键盘上停了停,又调出无障碍改造预算案,签下名字。

  手机震动,是洛倾颜发来的照片:一本厨房日记,摊开在灶台上,第一页写着,“今天炖了排骨汤,火候刚好,我没糊。”

  照片角落,一罐桂花糖静静立着,玻璃映出窗外的晚霞。

  他盯着看了很久,终于回了一个字:“甜。”

  她正准备睡下,看见消息,笑了。钢笔躺在床头,水晶忽然亮了一下,映出他签批文件时的侧影——眉头舒展,嘴角微扬。

  她把手机放回枕边,伸手关灯。

  黑暗中,笔尖的光又闪了一次,像一颗星,落进梦里。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售后中心。新印制的火候贴纸整齐码在桌上,橙色底,加大字号,背面附使用场景图示。

  技术员小陈拿起一叠,贴在工具箱上。他打开今日工单,发现第一单又带“qY”标记。

  他没多问,发动车子。

  车驶出园区时,阳光正洒在挡风玻璃上,晃出一片金。
  http://www.c8e.cc/23733/8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