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宋献策投效(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如何取士?”

  若失去了士绅人心,便少有读书人出来做官牧民,宋献策深知这一点。

  如元朝之时,便有高风亮节之士,拒绝出仕;又如明初之时,摄于洪武皇帝苛责官吏,惶恐为官。

  嬴庆给出回答:“打击私学,兴办官学,比如在每个村、乡、县、州、府中,设蒙学、小学等各级学堂,适龄孩童必须入学,学有所成者,进入高一级的学堂,层层递进,自有学富五车之士为国效力!”

  听完,宋献策苦笑道:“言之轻易,行之惟艰!大力兴办官学,所需钱财何等之巨,历朝皆无此壮举!”

  “以前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嬴庆开口,进而说道:“天下之田地,皆与百姓耕种,税赋半成,已然足以建学堂,修水利,此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宋献策摇头,反问道:“若是如此,军饷官俸如何支出?天灾疫祸如何救济?封赏恩赐如何维持?凡此种种,岂不是又要加征?民心渐失?”

  嬴庆让人搬来椅子,坐在火盆旁伸手烤火,笑道:“开海贸、收商税等,自有财源,强国富民非朝夕之功,需一代代人进取,方可功成!”

  宋献策连连点头,随即陷入沉思,开始思考嬴庆所言的可行性。

  当下,最底层的百姓困于饥寒,乃地主士绅等人的兼并盘剥为主要根源,天灾只加剧了这一困境。

  若不触动地主士绅等人的根本利益,则百姓与地主士绅等人的主要矛盾,将永无止境。

  而得罪士绅,便意味着失去科举取士的根基与地方治理的臂助,至少短时间内是如此。

  以官学代私学,既可统一教化、端正士风,又能打破门第垄断,使寒门才俊得以脱颖而出。

  久之,则民智开而吏治清,国本方固。

  然,此策之行长远,非一二十年难见成效,这一二十年最为关键。

  不过,他听说秦义军有一部为少年营,操练之余,攻读文学。

  若少年营能出一些可用之才,将来或可借此渡过一二十年之关键期。

  如此看来,嬴庆早有远谋布局,此乃志在天下之人,非为一时之乱世豪雄。

  思及此处,宋献策起身拱手:“嬴大帅对答如流,想来是早已思考过成事之后的问题,且对许多问题也应该有了大致或具体的解决方向,宋某佩服!”

  “大致的方向是有的!”嬴庆毫不谦虚,又话锋一转:“然,其中详细,还需有才学之人找补,坚毅之辈推行,宋学士可愿加入我秦义军?”

  宋献策眼中浮现狂热,当即跪拜于地,朗声道:“今闻明主之言,如拨云见日,鄙人宋献策,愿效犬马之劳,誓随大帅共兴王道,清平天下!”

  火光映照在他脸上,映出一片赤诚与决然。

  屋外风雪未歇,火盆噼啪作响,少年营的读书声隐隐传来,如春雷潜动,破冰启蛰。

  嬴庆扶起宋献策,目光炯炯:“好,宋学士今后就是我秦义军第二位军师,自此与我秦义军上下同心戮力,共图大业。”

  这个原历史上的、李自成的“开国大军师”,终于是落到了他的手中。

  其余众人见状,纷纷走上前来,相互介绍认识,气氛顿时热络起来。

  众人重新落座后,骑营主将宋杰匆匆走进总兵衙署。

  他正要禀报,却见一副陌生面孔,连忙止住了话语。

  嬴庆立即给宋杰和宋献策相互介绍,两人也相互行礼。

  既然知道宋献策是自己人,宋杰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的了,当即说道:“大帅,末将翻阅了堡内兵册,又询问了降兵,确定秦盛兄弟他还在归德堡内,如今还是小旗官!”

  “哦~?果真还在!”嬴庆脸上浮现喜色。

  在宋杰投效之时,便与章腾提起过、武艺高强的马槊将秦盛。

  而能被宋杰和章腾赞誉之人,嬴庆自然牢牢记着,只等有机会便招揽过来。

  嬴庆起身走到舆图前,找到了归德堡的位置,查看了一下路线。

  归德堡离榆林卫城不远,处于榆溪河下游三四十里左右的东岸,行军半日可达。

  宋杰开口说道:“大帅,下令发兵吧,末将定然劝得秦盛兄弟投效!”

  嬴庆皱起眉头:“我们若对归德堡用兵,曹文诏必然率领的三千精骑驰援,不好办啊!”

  说着,他转头看向种光道和宋献策:“两位军师,可有良策?”

  种光道和宋献策出列,两人对着嬴庆拱手,然后相互拱手,以示彼此尊重之意。

  “宋军师新入我军,种某就不出这个风头了!”种光道先开口,对着宋献策抬手示意。

  “多谢种军师!”宋献策躬身一礼,他自然知道种光道是要他展现才能以服众,更快的在秦义军立足。

  当即,宋献策上前几步,目光凝视舆图,而后开口说道:“大帅,这有何难!”

  宋献策抬手指着舆图:“曹文诏虽有三千精骑,然还是兵力单薄,大帅只需遣先一部用兵鱼河堡,使曹文诏率部救援,然后大帅再遣一部用兵归德堡,曹文诏便首尾难顾!”

  他略微停顿,继续讲述:“以防曹文诏分兵,大帅到时可提前派遣精骑三千,大张旗鼓的停留在与归德堡和鱼河堡之间!”

  嬴庆听完,连连点头:“若曹文诏救鱼河,则我军另遣一部趋归德,两地之间以骑兵相阻,他若不救鱼河,则我军取之,甚妙!”

  榆林卫城、归德堡、鱼河堡依次沿榆溪河而建,都在榆溪河东岸,为延绥中路的纵深防御体系。

  “若大帅要捕获曹文诏三千精骑,还可将榆林卫城的我军兵马明调暗遣,对其包围,发起夜战!”宋献策补充道。

  嬴庆想了想,说道:“如今下雪,夜间可视度较高,还是不要动曹文诏部为好!”

  在地面有积雪的情况下,夜间并非一片黑暗,曹文诏即便不敌,也可寻机突围。

  而他们要合围曹文诏部,必然是动用重兵,己方的协同反而容易出错,给到曹文诏可乘之机。

  “大帅所言极是!”宋献策没有坚持,他也清楚夜战的优缺点。

  嬴庆在脑海推演一番宋献策之计后,回到主位,神情郑重的开口:“听令!”

  “末将听令!”在场诸将齐刷刷的起身拱手,甲胄铿锵作响。
  http://www.c8e.cc/24293/4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