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兑付风波
推荐阅读: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重生之大明国公
小兵活下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大乾败家子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韩氏贵公子,谈笑虏项羽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叶明闭门三日,设计出"双联记账法"。每笔交易同时记录在总账和兑折上,兑折给百姓,总账留库。又发明"科目分类",将券种分门别类记账。试用第一天,库吏们直呼头疼——新法子太复杂。
"得培训专业账房。"叶明从书院招募学过算学的学生,可这些学子只会之乎者也,实际记账一塌糊涂。最离谱的是有个学生把"肉券"记成"内卷",闹出笑话。
其其格干脆在市集摆摊,现场教学记账法。
百姓围着看热闹,渐渐明白原来存兑有这么多门道。有个卖菜少年天天来学,后来竟成了便民库最好的账房。
就在账目问题稍见起色时,兑付危机爆发了。
腊月年里,百姓集中兑年货,便民库前排起长队。有人天不亮就来排队,冻得瑟瑟发抖。
叶明急调衙役搭棚生火,又请书院学生来帮忙。
可是新问题出现了:有人伪造"号券"插队。其其格发现时,队伍已经乱成一团。
"必须维持秩序!"叶明下令制作特制号牌——竹牌烫印编号,另盖当日暗记。谁知第二天就发现仿冒号牌,原来有人用烙铁自行烫号。
无奈之下,叶明使出绝招:号牌用不同颜色的雷石粉处理,每日更换颜色。百姓领号牌时还要按手印存档。这样一来,终于止住了插队乱象。
但年关兑付的压力远超预期。布券、糖券兑量太大,库存储备见底。叶明不得不启用"限额兑付",每人每日限兑三张券。
百姓怨声载道,老王头直接在库前嚷嚷:"俺存的时候不说限数,兑的时候却限量,这不是骗人吗?"
叶明连夜召集会议。苏先生提议提高利息吸引存券,其其格建议从官仓调货应急。
最后叶明拍板:双管齐下。一方面宣布存券利息从一成提到一成五;另一方面开放官仓,允许百姓直接用券兑官货。
这个决定风险极大——若控制不好,可能引发官仓挤兑。果然消息一出,百姓蜂拥至官仓,三天就兑走三成存粮。
危急时刻,叶明展现出非凡魄力。他亲自坐镇官仓,严格查验兑券真伪,同时加快从邻县调粮。
最紧张时,官仓存粮只够维持两天,幸好调粮及时赶到,化解了危机。
经过年关这场大考,便民库终于站稳脚跟。百姓发现存在这里的券劵不仅安全,还能生利息,存券量逐渐增加。
但叶明不敢松懈。他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防止官吏腐败?如何应对挤兑风险?如何让便民库真正便民?
开春第一天,叶明在便民库前立下"信"字碑,亲自刻上首条库规:"百姓存券,分文必保;官吏弄权,严惩不贷。"
阳光照在石碑上,那些刚刚经历过兑付风波的百姓,终于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便民库开张三月,存券量刚有起色,新的风暴已然酝酿。这日清晨,叶明还未踏入府衙,就被老王头拦在了街口。
"大人,您得给俺做主!"老王头举着兑折的手直发抖,"俺昨日兑饼券,库吏非说折子是假的!"
叶明接过兑折细看,纸质、印鉴都无问题,但内页的暗记确实与官册对不上。其其格闻讯赶来,查验后倒吸凉气:"这是高手仿的!连雷石荧光都仿得八九不离十!"
防伪大战就此升级。叶明召集工匠连夜改进技术,在券纸中掺入特殊矿粉,需用特制验券镜才能显形。谁知不过旬日,市面上就出现了仿制的验券镜。
"定有内鬼!"其其格带人彻查,发现库吏小李最近突然阔绰起来,新买了宅子。严审之下,小李招认:有神秘人出百两白银,买走了防伪秘方。
叶明震怒之余,心生一计。他故意放出假消息,说要在券纸中加入黑石山特有的一种紫草汁。果然,不久便有人夜闯药铺偷紫草。其其格设伏擒获,竟是汇通钱庄的掌柜!
"又是他们在捣鬼!"叶明看着口供,眉头紧锁。这汇通钱庄表面做银钱生意,暗地里一直阻挠券劵推广。
防伪问题稍解,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这日对账,发现竟短缺五百张工券。查遍账册无果,其其格突发奇想:带人夜查库房。果然发现库吏老赵深夜潜入,正用真券换假券!
老赵跪地求饶:"小人冤枉!是...是有人用家人性命相逼..."顺着线索追查,竟揪出一个庞大的造假团伙,涉及三州六县。
叶明亲自督办此案,发现造假者专门挑选穷苦工匠下手:先用低价收其工券,再逼其参与造假。有个老木匠哭着说:"他们知道俺孙子病重等钱救命..."
"根源在民生艰难。"叶明叹息,随即推出"工贷券":工匠可凭手艺预支三个月工券,分期偿还。又设"工匠市",让工匠直接以券换料,省去中间盘剥。
就在叶明以为风波暂息时,兑付危机突然爆发。不知从哪传出谣言,说便民库准备金不足,存券可能兑不了现。百姓蜂拥至库前,队伍排出二里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必须立即稳住局面!"叶明下令大开库门,将银箱券箱全部摆出,公开清点。又急调官仓物资,承诺所有券劵足额兑付。
但其其格清点时发现可怕的事实:库中存券确实只够兑付三成!原来造假团伙早已大量兑走真券,留下的多是高仿假券。
危急时刻,叶明做出大胆决定:允许百姓以券抵税,另开放官仓以券购货。同时雷音传讯各府,紧急调运物资。
这场兑付危机持续了整整十天。最艰难时,叶明不得不以自己的官印作保,立下"欠券碑",承诺三个月内兑清所有欠券。
风波过后,叶明深刻反思。他重组便民库,实行"三权分立":存兑、记账、稽查各不相属。又设立"备兑金",永远保留三成券劵不作他用。
但最根本的改变在人才培养。叶明在书院开设"金算科",亲自编写《券务实务》。首批学员中有个卖菜少年,因在危机中主动帮助维持秩序,被破格录取。
"大人,俺能学好吗?"少年紧张地问。叶明笑道:"记得你卖菜时怎么认秤星吗?金算也是一个理——公道在心,分毫不错。"
转眼到年关,便民库再次面临考验。这次叶明提前准备:设立分级兑付,大额兑付需预约;又组织商号开展"券市",让百姓间互相兑券。
除夕夜,最后一批兑券的百姓离去时,叶明站在空荡荡的库房里,对众吏说:"今日我们兑出去的是券,换回来的是信任。"
其其格点亮雷石灯,照见墙角一块牌匾——那是危机中最困难的时刻,百姓送来的"信"字匾。匾下堆着些零碎券劵,都是百姓自愿捐赠的"信义券"。
"明年,"叶明轻声道,"我们要让便民库真正便民。"
窗外雪花纷飞,库房内的券香与墨香交织,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信任的古老故事。而那些经过风雨洗礼的券劵,正在安眠中蓄积着新的力量。
喜欢打造最强边关
http://www.c8e.cc/25229/9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