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神奇工坊
推荐阅读:
汉世祖
大夏守国人
1255再铸鼎
攻取天下
穿越大梁,我带着七个老婆去流放
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烽火连天之海岸龙柱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维特里乌斯十分钦佩,大声地说道:“这罗马混凝土正是霍文尼乌斯阁下发明的,真是了不起啊了不起。”小卢西乌斯非常感兴趣,“当年我做宽条军士长和小克劳狄乌斯阁下一起经过弗里吉亚去加拉太,唉——不知道受了多少气,忍了多少辱,这才得到人造石……
现在万没有想到霍文尼乌斯阁下竟然发明了混凝土!真是……让人惊喜!让人惊喜非常!
财务官阁下,还请快点说说这混凝土你是如何做的?”
霍文尼乌斯谦虚一番后说道:“这罗马混凝土其实还是维特里乌斯阁下给取的名字呢。
我也是偶然试验获得的,按照罗马人的理解,这要感谢幸运女神福尔图娜。
罗马混凝土其实就是用火山灰掺入石灰,然后再放入碎石搅拌,搅拌均匀也就成了。
罗马混凝土主要还是用来作为砌筑高炉的外壳。外壳主要就是木板配上罗马混凝土制造的。如此一来外壳就能够忍受很高的温度,不会烧坏炉子。”
“这么说还有其他的?”小卢西乌斯笑着问,“你刚刚说的是外壳。”
“当然。”霍文尼乌斯说,“有外壳就需要有内衬,不论如何都需要耐得住高温。
内部当然也是使用火山灰,不过,内衬的基地还是使用普通的黏土,这在拜占庭附近很容易获得,然后添加火山灰,再加入碎陶片。
陶,这东西有的是。希腊人擅长制造陶器,碎陶片到处都是。
大概就是七成黏土,然后两成火山灰,再来一成碎陶片,不过陶片可是要碾碎了的,碾成细沙……”
小卢西乌斯深深地点头,霍文尼乌斯所说的陶片当中耐火的成分其实应该是“石英砂”。
石英砂在高温环境之下会使得陶器稳定,不会收缩、变形、开裂。
虽然说陶片的成分有很多,包括黏土、长石,可能还有一些铝和铁的氧化物,但是主要应该是石英砂起到了耐火的作用,这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
这也多亏了希腊文化当中发达的制陶工艺。反正陶片碾碎了确实比较耐火,毕竟陶器就是高温之下烧制出来的。
霍文尼乌斯想到加入陶片,完全是一个正确的思路,也是一个正常的思路,总体说来,不难想到。
“不错……”小卢西乌斯笑着说,“非常好!碎陶片能增韧防裂!”
霍文尼乌斯继续说道:“总督阁下,我们的高炉内炉膛设计,大概是内径三尺半个汉尺,高十一尺。换算成罗马单位,大概内径三罗马尺,高是八个半罗马尺。这个主要是好操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分毫不差。
重要的其实还是在风嘴。我们用的是希腊工匠制造的陶制风嘴,就是陶管,然后我们在外面包裹了一层青铜皮。”
“你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其实是风嘴吗?”小卢西乌斯问。
“是的,阁下。”霍文尼乌斯说,“单纯的陶管不行,炉温太高,陶管容易破裂,使用青铜管做风嘴送风也不行,炉内温度太高青铜会融化。于是,我就用了这种陶芯铜肤的风嘴。陶不怕火,铜不怕力,两者结合,才能担当重任。”
听霍文尼乌斯说到这里,小卢西乌斯突然明白,原来是采用了鼓风技术。
“是用了鼓风机?”
霍文尼乌斯说道:“当然,大汉早就有了此法,罗马也有此法,只不过罗马的鼓风技术太过落后。”
维特里乌斯笑着说道:“橐龠,霍文尼乌斯阁下告诉我了,这东西叫做橐龠。是用牛皮做的。”
“橐龠?”小卢西乌斯听着这中文发音,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过,好像是小时候被逼着背诵的《老子》书里有这一句。难得,两千年了,居然发音也没怎么变。
霍文尼乌斯说:“罗马使用的是矮炉,就一个风嘴,单风嘴。炉内的温度不高,使用青铜风嘴,使用陶管风嘴都没问题。
可是我们现在是用竖炉,这就不一样了,炉内的温度非常高,再送风进去,冷热交替当然就是风嘴最为关键和重要了。
为此,我改了一下,使用双风嘴。对称分布,正好在两头,对着。其实,现在还没有试验过,完全也可以用上四风嘴,四个风嘴分别在四个方向上,俩俩对称。”
“先不用!”小卢西乌斯急忙说道,“虽然说你的复合材料……哦,就是罗马混凝土这个高炉啊还是叫做竖炉的,毕竟是个替代品,完全不如高铝耐火砖,一旦你用高炉,然后用四个风嘴,用皮囊鼓风机吹风,那炉子内部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到达一个你想都想不到的温度后……就是爆炸!
一个是你没办法更好地控制炉温,内膛一旦融化了就糟了,二来有可能导致铁矿石融化,铁水可不会认你是什么罗马混凝土,他只认高铝耐火砖……”
“是,阁下,我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小卢西乌斯听了霍文尼乌斯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维特里乌斯急忙说:“有了炉子之后,其他的就好办了,打成钢锭,然后的主要就是渗碳嘛。财务官阁下让我们使用牛骨渗碳,这个就非常好,我们此前都是用木炭渗碳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继续往前走,不一会,霍文尼乌斯指着前面说:“这里就是夹钢锻合部。”
“夹钢法你们……行吗?”
维特里乌斯急忙说:“行!当然行!无非就是把硬铁片夹在软铁里打紧嘛!工匠能直观看到有没有夹歪,有没有缝隙,出错了能当场就能补救,比如重新加热补打,培训半个月就能上手。”
霍文尼乌斯说:“拜占庭的工匠大多都是希腊人和罗马人,锻打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有很多老师傅,这个很容易,并不难。”
小卢西乌斯问:“这么说有难的地方?”
“难就难在硼砂!”
小卢西乌斯一下子就想到了原因,硼砂——这是夹钢法当中最精髓,最必不可少的东西。简直就是夹钢法当中的“稀土”,没有了硼砂,一切都是白搭。
硼砂在锻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主要有三个神奇的功效:
首先是清洁剂,这是最核心的作用。铁坯在高温下会迅速氧化,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皮,常见的就是初中化学课上学到的东西,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铁。这简直就是一层鳞片,这层鳞片是一层隔膜,这层隔膜会阻止两块铁在原子层面结合在一起。而硼砂的清洁作用就是在高温下会熔化成玻璃态熔液,能有效溶解这层鳞片也就是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铁,暴露出纯净的金属表面。然后让海绵软铁和高碳钢芯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在原子层面结合。
其次,硼砂的作用是助熔剂。它能降低杂质,比如如硅酸盐的熔点,使其更容易在锻打过程中以熔渣的形式被挤出。锻打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把硅酸盐这个“粉刺痤疮”里面的“油脂杂质”给挤出来,不然打什么?
硼砂的第三个作用就是起到保护层的作用。熔化的硼砂覆盖在金属表面,可以隔绝空气,防止在后续加热过程中金属再次被氧化。若是没有硼砂,被氧化后又会产生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铁这种“鳞片”那岂不是前面全白干了?会失败的,也会降低良品率。有了硼砂就不一样了,失败几率无限降低,良品率直线上升。
“有什么问题?”小卢西乌斯问。
霍文尼乌斯说:“硼砂在第一次软铁中间夹硬铁芯的时候当然要用,后续也要用。每次折叠锻打都要涂一层硼砂。一共折叠三次,能得到八层的钢铁。算上第一次夹钢芯,再加上三次折叠,这就是四次,需要大量的硼砂!但是我们发现埃及硼砂远远好过纳巴泰硼砂,现在我们的埃及硼砂不够了,这可是大问题。”
“我还以为技术上有什么问题呢。”
“技术上的问题就是,加了纳巴泰硼砂多失败。”霍文尼乌斯说,“纳巴泰硼砂是从佩特拉进口的,还有很多,可是不敢用。现在埃及硼砂已经见底了。”
维特里乌斯说:“以前我们渗碳法造短剑,确实也有不错的短剑,极品的,但是一百把能出五把就不错了,现在使用夹钢法制造一万把,差不多一万把都合格,只是硼砂不足。”
霍文尼乌斯说:“我们还试了别的。阁下,夹钢法是软软的海绵铁中间夹一个硬的诺里库姆钢。我们想到反过来,外面是诺里库姆钢,里面夹一个软的海绵铁,我们称之为包钢法。
结果我们发现夹钢法适合制造短剑和枪头,而包钢法适合制造弯刀。阁下,你此前锻造的一千把克雷森提斯长刀现在可以变得更好,使用包钢法。不过,不论是什么,我们现在缺少的都是埃及硼砂。”
“包钢法……”小卢西乌斯说,“其实我也知道包钢法制造弯刀更好,但是包钢法比较困难啊。”
“是的,阁下。包钢法对匠人要求极高。必须精确地将外层的诺里库姆钢均匀地磨薄,直到露出刃口,而一旦磨过头,破坏了那层硬钢,整把刀就废了。”维特里乌斯说,“可是,上了战场,战士们可是用性命在战斗,磨薄只不过是难了一些,又不会死人,可是武器不好……那可是会死人的。”
小卢西乌斯又看了看淬火部,果然使用欧洲马鹿的油脂淬火更好。
霍文尼乌斯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原来还要用油脂淬火,虽然去了张掖见了铁官,却并不知道原来油脂淬火更好。”
“牛的油脂其实淬火也是可以的。”维特里乌斯说,“只不过牛油脂没有赤鹿油脂好,这果然是……”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维特里乌斯没有听懂霍文尼乌斯的话,想了想不知道该说什么。
擅长演讲的普布利乌斯·克拉苏却说:“希腊有句谚语,最初对真理的微小偏差,到后来会被放大一千倍!”
“对,就是这个意思!”维特里乌斯说,“别看牛油脂也不错,强过羊油脂,更是强过水,但是比之赤鹿油脂还是差了一些,就是这一点点导致成品刀剑质量有差异,这一点点差异,到了战场上可是致命的。”
霍文尼乌斯说:“有了夹钢法,以我们现在的效率,装备一个六千人的罗马军团,大概需要一百二十五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全算上?”小卢西乌斯问,“难道也包括铠甲吗?”
维特里乌斯大声说道:“我们弄出了新铠甲!不然,哈斯塔·法塔利,为什么会不够用,硼砂不足,就是因为这个。”
“到底怎么回事?”
霍文尼乌斯说:“我之前看到罗马军团的步兵有人使用的是牛皮制造的环片甲……”
“难道,你现在把环片甲的甲片变成了铁的?”
“是的!”霍文尼乌斯肯定的说。
在历史上,公元前七十年的时候罗马并没有出现铁制的环片甲,因为工艺水平还没有达到。
但是,聪明的罗马步兵已经开始使用牛皮制造的环片甲,通常外面会覆一些青铜钉或青铜片在上面,以增加防护作用。
真正的环片甲要在历史上的公元一世纪出现,而罗马军团的战斗力也因此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你怎么做到的?”
霍文尼乌斯和维特里乌斯领着小卢西乌斯等人来到了又一处工坊,这里正靠着莱克斯河。
听着“啪嗒!啪嗒!”的声音,小卢西乌斯一下子就想到了水力锻机。
他急忙冲过去一看,果然看到工人正在用一个巨大的水力锻机在锻造铁制的甲片。
“罗马本来就有这种水力大锤。”霍文尼乌斯笑着说,“我不过是改了一下而已。”
维特里乌斯说:“希腊人就有这东西了。不过,希腊缺水,没有广泛应用。后来,希腊的殖民地扩展到了小亚细亚地区,有水了这才应用开来。”
维特里乌斯没有说错,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了希腊人的水利技术,广泛应用于灌溉、排水和研磨谷物。而且还发明了罗马水车。
“我也是偶然发现的。”霍文尼乌斯笑着说,“没想到啊,罗马……”霍文尼乌斯急忙改成了只有他和小卢西乌斯能够听懂的语言,“本以为罗马是蛮夷,结果,这些人居然发明了青铜头的大锤,不是用来加工铠甲的,而是用来锤石头的,粉碎矿石用的。他们的水力锤,机械原理已经发展得不错了,凸轮机构将水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锤头的上下往复的运动,一下又一下的捶打,就是力量不均匀。”
普布利乌斯·克拉苏在一边说:“财务官阁下不要用密语好不好?难不成还是要保密的吗?”
霍文尼乌斯和小卢西乌斯相视一笑,霍文尼乌斯改成拉丁语说:“稍加改造就行,我和工匠们探讨了几次就弄出了能够用来锻打铠甲的水力锤来。其实,还可以用来做橐龠的动力,往炼铁炉里面吹风。”
“现在可以用来锻打刀剑吗?”小卢西乌斯问。
“不可以!”霍文尼乌斯干脆地说道,“这水力锤势大力沉,可是,不均匀啊,时而力大,时而力小,不论是夹钢法还是包钢法,不适合,完全不适合,还得是人手操作才行啊,毕竟那是个精细活,还是的工匠们来做,这水力锤主要就是用于粉碎矿石,然后就是捶打铁坯,锤打去除杂质……这个水力锤是完全可以做的,而且特别快。节省下来的工匠可以用作接下来的精细锻合。”
小卢西乌斯知道,以现在的条件是不可能制造出“板甲”的,有铁制的鳞甲、环片甲就已经不错了。
“就是环片甲?”普布利乌斯·克拉苏问,“没别的了?”
“有!”维特里乌斯急忙说道,“水力锤能够锻造甲片,还能做大块的护心镜……还,还能做臂甲。
而且普布利乌斯阁下,水力锤可以用来捶打铁了,不是青铜,力量没有掌握好的,那些铁片不需要报废,也不用回炉重炼,完全可以放在斯库姆大盾上,或者放在小盾上,凯尔特利比里亚骑兵们不就有用小盾的吗?给他们的小盾贴上一层铁皮,这可比那脆脆的青铜强多了,还轻!”
“我认为……”普布利乌斯说,“你们弄个铁片子,然后弄个石头或者是大铁块啊什么的,在上面弄一个凹槽,凹槽大小都弄好,事先测量好。然后,把铁片子放在凹槽上,你这个水力锤不是有力量吗?看准了,狠狠一锤下去,这铁片子立刻就锤凹槽里了。”
霍文尼乌斯不解其意,问道:“所以呢……”
“这不就弄出个头盔?”
众人一阵无语,过了半晌,霍文尼乌斯清了清嗓子,“现在不论是罗马军团,康沃斯战士,卡帕多西亚骑兵以及凯尔特伊比利亚骑兵们头盔都是青铜的,阁下所说,实在是……实在是……我以为,现在我们可以使用诺里库姆钢了,所以……”霍文尼乌斯对小卢西乌斯说,“诺里库姆钢完全可以用来做头盔,比青铜的好。现在,萨尔玛提亚骑兵没有头盔都是带着毡帽,凯尔特骑兵非常野蛮,不要说头盔很多甚至不穿衣服,新来的那些日耳曼骁骑都是光着头的,现在可以使用诺里库姆钢为他们制造头盔。”
“我们自己人要用更好的头盔。”维特里乌斯说,“我认为没必要给萨尔玛提亚和日耳曼蛮子用那么好的头盔,我们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旧有的头盔给他们用。我们自己用更好的。”
“维特里乌斯阁下,什么是更好的?”小卢西乌斯问。
“夹钢法和包钢法都不适合做头盔。应该用坚硬的诺里库姆钢来做头盔,这才对,不用青铜,那不好。”
要在最容易受击的额头、头顶部位进行局部渗碳处理或焊接加强筋,弄类似高卢人的头盔的眉楯。”
“你说……”小卢西乌斯问霍文尼乌斯,“有没有可能做成甲片,我们用夹钢法做,然后在甲片上面打孔,然后把甲片扎起来?”
“用什么扎起来?”
“绳子啊!”小卢西乌斯回答说,“当然是绳子了。”
“用什么做绳子?”霍文尼乌斯说,“罗马没有丝绸!”
小卢西乌斯想了想说:“牛筋!如何?”
霍文尼乌斯想了想说:“可以做,但是没有丝绸的话容易断。阁下,就算做成了,这……这扎甲可是天价!太过昂贵了!”
“原来如此……”
喜欢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http://www.c8e.cc/26421/3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