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静心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善道先生的讲学,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当她最后一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落下时,整个明心阁内,所有人都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他们脸上带着满足、虔诚,甚至有些狂热的神情,缓缓起身,对着善道先生深深一揖,然后有序地、安静地离开。

  没有人交谈,没有人喧哗,仿佛每个人都沉浸在那片“仁”的海洋中,不愿用凡俗的声音打破这份宁静。

  刷刷刷!

  李怀祯也随着人流站起身,同样躬身行礼,动作无可挑剔,眼神却依旧如古井深潭,不起波澜。

  他像一块投入湖中的顽石,任凭周围的水波如何温柔,也无法将他浸透。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去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李公子,请留步。”

  李怀祯脚步一顿,缓缓转过身。只见善道先生不知何时已从讲台上走了下来,正站在他身后不远处,脸上依旧是那副悲天悯人的微笑。

  “先生有何指教?”

  李怀祯神色恭敬,语气却带着一丝疏离。

  善道先生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温和地落在他身上:“公子天资卓绝,心性坚韧,平生仅见。今日观公子听讲,虽神色恭敬,却似心有壁垒,不为所动。老夫心中好奇,不知公子对‘克己复礼’四字,有何见解?”

  李怀祯心中一凛。

  她果然注意到了。

  他不动声色地回答:“先生大才,怀祯愚钝,只觉先生所言,乃世间至理,只是……怀祯出身草莽,习惯了自由散漫,一时之间,难以领悟其中精髓,还望先生恕罪。”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敬仰”,又用“出身草莽”和“习惯自由”作为自己“无法领悟”的借口,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心向往之却力有未逮的凡人。

  善道先生闻言,眼中笑意更深,仿佛看穿了他的言不由衷,却并不点破。

  “无妨,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公子不必急于一时。”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发出了邀请,“在阁后有一小筑,名‘静心斋’,环境清幽,备有一些粗茶,不知李公子可愿赏光,与老夫小叙片刻?或许,我们不必谈论大道,只聊聊这山间的风,天上的月,也是一桩美事。”

  邀约来得直接,却又说得如此风雅,让人难以拒绝。

  李怀祯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这无疑是一场鸿门宴。

  她单独邀约自己,目的绝不会是“聊聊风月”。

  她必然是想进一步试探自己,甚至……可能会动用更强力的手段,来瓦解他心中的防线。

  然而,拒绝,等于暴露。接受,则要踏入她的主场。

  “可是,”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与荣幸之色,随即躬身道:“能得先生邀约,是怀祯的荣幸。求之不得。”

  善道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公子,请随我来。”

  李怀祯深吸一口气,迈步跟上。

  一前一后,两人一圣一凡,走出了明心阁,沿着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径,向着那片未知的“静心斋”走去。

  阳光透过竹林,洒下斑驳的光影。前方的善道先生步履轻盈,衣袂飘飘,背影恬淡而祥和。

  而跟在她身后的李怀祯,眼神却愈发冰冷锐利。

  他知道,真正的交锋,现在才刚刚开始。

  李怀祯随善道先生来到静心斋,这里果然如她所言,清幽雅致,远离尘嚣。两人在室内落座,茶香袅袅,气氛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以下是续写内容:

  静心斋不大,陈设极为简朴。

  一张矮几,两个蒲团,墙角一盆兰草,窗前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画中远山如黛,流水潺潺,透着一股超然物外的意境。

  善道先生亲自为李怀祯斟上一杯清茶,茶汤碧绿,香气清冽。她将茶杯轻轻推到李怀祯面前,然后才缓缓坐下,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他。

  “李公子,请用茶,这是山中新采的云雾,虽不比宫品,却别有一番山野之趣。”

  “多谢先生。”

  李怀祯双手捧起茶杯,轻抿一口,神色自然,心中却已将周围的一切都记在了心底。这里看似简陋,但每一件物品的摆放都暗含章法,甚至连那盆兰草的角度,都仿佛经过精心计算,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和谐与压迫感。

  善道先生看着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开口:“李公子,观你,虽年纪轻轻,却已是不凡之辈。今日听讲,你虽不言不语,但老夫能感觉到,你心中自有一番天地,斗胆,想请教公子一个问题。”

  “先生请讲。”李怀祯放下茶杯,神色恭敬,心中却已绷紧了弦。

  善道先生目光深邃,缓缓问道:“依公子之见,何为‘做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直指人心。

  李怀祯心中冷笑。

  果然来了。

  这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回答的问题。

  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会暴露自己的立场和思想。

  回答得过于儒家,会显得虚伪;回答得过于法家,会显得冷酷;回答得过于道家,又会显得消极。

  “唉,怎么?”

  他必须给出一个既符合他“李家公子”的身份,又能让善道先生觉得“有可教之材”,同时又不暴露自己真实想法的答案。

  他沉吟了片刻,仿佛在认真思考,然后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善道先生,缓缓说道:

  “在怀祯看来,‘做人’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极难,人之一生,如行于荆棘之中,上有天理,下有人情,前有法度,后有欲望,如何在这其中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便是‘做人’的真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怀祯以为,做人,首在‘自知’。知自己之所长,亦知己之所短,知自己之欲,亦知己之恶,唯有如此,方能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心魔所扰。”

  “其次,在于‘知世’,知世道之艰难,知人心之险恶,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若一味天真,不谙世事,便是愚;若一味世故,圆滑虚伪,便是奸。唯有洞明世事,却不失本心,方能行得稳,走得远。”
  http://www.c8e.cc/27787/4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