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还说你不是神仙 >第264章 皇帝惊诧(谢谢“死人宫的兽人加鲁鲁”的灵感胶囊)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4章 皇帝惊诧(谢谢“死人宫的兽人加鲁鲁”的灵感胶囊)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但凡有蝗灾,百姓中都会有一场奇怪的祭祀。

  几十上百个泼妇赖皮,对着一个草皮神像,滔滔不绝骂上一天,再用火烧掉。

  然后再去救灾。

  由于人们积极主动救灾,效果明显。

  百姓们以为是骂蝗神有效果,后来骂得更加起劲,进而蔓延到其他神灵身上。

  例如龙王,若是不下雨,先到庙里骂上一顿,再积极自救。

  随着华夏文明繁衍,形成了一个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神灵文化。

  其他国家,对神灵都是毕恭毕敬。

  而华夏很多神灵,做得比狗还不如,平时没什么供品不说,稍有不顺,动辄挨骂。

  如此不敬神灵,偏偏百姓还过得挺好。

  到了后世,各国文化交流频繁,这种现象极令“友邦惊诧”!

  为此,还有一位姓周的鲁大家,写了一篇《友邦惊诧论》。

  大意是说:友邦为什么不骂他们的神灵?平时上供,享受百姓供奉,有了灾难,不出来干活,那肯定得挨骂呀。至于那些像蝗神一样的邪神,不骂难道留着过年吗?

  当然,此时大家都没想那么远。

  张天道:“我有灭蝗四法,你且听好了,到时候广而告之,令百姓积极自救。”

  王守田恭恭敬敬道:“学生定铭记在心。”

  张天将后世总结出来的灭蝗方法,一一说了出来。

  第1种自然是最直接的捕杀法。

  只要破除迷信,用人力上去堆,还是有些效果的。后世有农药,效果就更加好了。

  第2种是火光灭蝗法。

  夜里在田间燃起火堆,利用昆虫的趋光习性,自投罗网。

  一夜下来,既可减少蝗虫吃庄稼,又可杀死不少虫子。

  第3种是家禽治蝗法。

  尤其是在幼虫阶段,放出大量的鸡、鸭、鹅等家禽,任其在田间啄食,一举两得。

  第4种就是彻底的根治之法。

  是后世以陈家祥、马世骏、朱久望等前辈为代表,以及成千上万的治蝗人总结出来的根治之法。

  但不是什么速效之法。

  而是以两代人的辛劳,改造蝗区、消灭虫卵,建立联合预警机制。

  这需要一个高效的政府,以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张天也不知道这个时代能不能做到,反正先将后世的科学方法抛出来,让大家看到方向。

  至于蝗虫能不能吃,张天也提了一下。

  虫体是青色的时候,是可以吃的,味道还不错。

  等蝗虫进化黄黑之色,身体就会有微毒,就不要食用了。

  当然,真到了“人相食”的大饥荒,估计也没人会管这些。

  等张天说完。

  王守田深深揖了一拱,道:“学生马上记录下来,推而广之,造福百姓。”

  说着,急急地找写祭文的纸笔去了。

  周围的百姓听了,也口口相传。

  甚至有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家田地,开始灭虫了。

  …………

  张天见状,也不停留,叫张百万驾马车朝夔州城而去。

  张百万坐在车头,满脸兴奋,沙哑着声音道:“先生,骂蝗神就是爽呀,除了望儿,我好久没这样骂过人了。”

  “你平时就是这样骂儿子的?”张天奇怪道。

  “差不多吧。”张百万得意道,“先生,我张家就这么一根独苗,平时舍不得打他,就只能多骂骂了。”

  张天无奈,瞧张百万这表情,显然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才子。

  如果儿女有什么不好,不听话,那一定是打得不够多,不够狠。

  张百万既然舍不得打,那就只能骂了。

  张天不敢想象,张望从小是在什么教育环境下长大的。

  怪不得几次见面,张百万动不动就骂儿子为“孽畜”。

  之前还以为是看在自己的面上,故意怒骂儿子赎罪的。

  如今看来,恐怕平时也好不到哪里去。

  张天道:“百万呀,儿子不是这么教的。孔子他都说人要因材施教。”

  “若是孩子犯了错,多点耐心跟他们沟通,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

  “整天只会骂的话,孩子不知道怎么办的,好好的一个人,都给你骂废了。”

  张百万脸色一凛,道:“谢先生指点,百万一定铭记在心。”

  …………

  就在张天悠然入住夔州客栈时。

  一封奇怪的书信,从王守田手里,递到夔州知府手里。

  夔州知府一听说举人亲自送来治蝗之法,不敢轻视,亲自接待。

  待听到王守田说了事情经过,顿时目瞪口呆。

  那贯彻天地的白光,夔州城也看到了。

  只是消失得太快,大家不太在意。

  没想到居然是一位路过大儒写的祭文发出的“浩然正气”。

  夔州知府想问是哪位大儒,王守田这才发现,自己忘记问张天名字了。

  当时在场之人,被白光吓得心神震荡。

  之后张天又说了《治蝗四法》,王举人所有心神都用来记录张天说的话,还有之前的“祭文”。

  一时间竟然疏忽了。

  知府无奈,只是问了张天和张百万的样貌,写在奏折里,快马送到朝廷去。

  …………

  几天后,临安府。

  安佑帝听说是蝗灾之地传来的奏折,还附有治蝗之法。

  不敢拖延,连夜审阅。

  一看奏折,好家伙,厚厚的一沓,好像挺有货。

  奏折上开门见山就说,有隐世大儒,传下《治蝗四法》。

  接着,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尤其是关于“浩然正气”的部分,更是着墨最多。

  还附上王举人的亲笔书信,以为佐证。

  看到这里,安佑帝有些惊奇。

  但想到连仙人下凡都出现过了,天下之大,有一两位隐世大儒也不奇怪,按下不表。

  紧随其后的,是夔州知府的“免责声明”。

  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大意是说:

  这篇《斥蝗神》的祭文,臣都是听说,是王举人记录下来,皇上您千万别误会,臣绝对不是骂你呀。

  安佑帝心中暗想,这夔州知府就是胆小,朕知道是骂蝗神的,又岂会误会?

  耐着性子快速过了一遍“免责声明”,又看到王举人的“免责声明”。

  意思跟夔州知州差不多,啰啰嗦嗦又写了几千言。

  这下安佑帝再也忍不了了。

  真当朕这个皇帝当得很舒服,嫌朕睡得多是吧?写这么多废话过来。

  快速翻了几页,终于看到了引发“浩然正气”的祭文。

  《斥蝗神》

  蝗神,你他娘的王八蛋……”

  开篇第一句,就将安佑帝雷得不轻。

  安佑帝暗想:“不慌不慌,奇人异事,既然是斥蝗神,开篇粗俗一点也是应该的。”

  但接下来,看得安佑帝呼吸短促,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
  http://www.c8e.cc/31841/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