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狂妄!你以为那朝廷之上,是酒肆之中不成,能让你这狂徒如此肆意妄为?”

  听到李白这话后,李邕也是没忍住起身呵斥了李白一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叨扰使君了,李白告辞。”

  见李邕动怒,李白也没惯着,直接一首诗就怼了回去,而后拱手一礼,朝外而去。

  “哈哈哈,好一个李太白,好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好一句丈夫未可轻年少。

  如此狂傲,仕途可不好走啊!”

  李白离开之后,李邕突然笑了起来。

  ............

  “我擦,厉害了我的哥!”

  “李邕:年轻人,你别太气盛!

  李白:不气盛那叫年轻人吗?”

  “楼上的不要用这种大白话来说好不好,文雅点,你看看人家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才是有气盛资本的年轻人。”

  “话说义父这身手确实厉害,无声无息就到了正厅,若不是看直播,我都不知道义父怎么进去的。

  这要是玩刺杀的话,万军从中取敌首级轻轻松松啊!”

  “义父:小手段罢了,当年我刺杀金国皇帝的时候,甚至还带着几百人去的。”

  “你甚至可以去质疑李白的才华,也不应该质疑义父的身手。”

  ...........

  “这般脸色,看来是投书不顺了。”

  李白回到客栈之际,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见李白脸色有些阴沉。

  陆远明知故问道。

  “哼,谈不上吧。”

  李白叹息一声,而后将来龙去脉都和陆远说了一遍。

  “你这样行事,我也不会举荐你。

  这要是把你举荐上去,你要是在朝堂之上放出狂言,你受罪也就罢了,就怕牵连自身呐。”

  听完李白的话后,陆远不由笑道。

  “世间亦有大逍遥,这官也不是非做不可。”

  李白似乎很不在意的说道。

  真要说起来,对于当官,李白其实比谁都在意。

  常年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如今年仅二十出头的李白,那是真的想要一个平台一展宏图。

  只可惜,他出身商户,在大唐,商户连参加科考的资格都没有。

  李白想要当官,他就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投行书,一条是举荐。

  其实这两条路差不多,都是要靠人推一把才行。

  可他这狂傲性子,目标还高的很。

  一时间也分不清他到底是想当官呢,还是不想当官。

  “人生在世几十年,走一遭来走一遭。

  就这盛世,大唐威压四夷,何须纵横之道?儒家足矣。

  依我之见,你还是随本座修仙得道为妙。”

  听完李白,陆远不由打趣道。

  “丹丘子,治国当如铸剑,以法家为火,兵家为锤,纵横家为淬,集百家之所长,铸当世之锋,这可是你跟我说的,你现在又说有儒家足矣?”

  见陆远这般话,李白略显激动抓住陆远道。

  “唉,松手松手,我说的可不是大唐,我说的是秦,大秦。

  我说的不是盛世,是列国伐交,强则强,弱则亡的战国乱世。

  乱世定邦,自当以法为甲,兵为矛,纵横为盾。

  盛世嘛,儒皮法骨便可治世,至于纵横,早已沦为朝堂党派之争的谋略了。”

  陆远轻抿了一口酒道。

  “时势造英雄,生不逢时,无可奈何........唉.........”

  李白松开陆远,不由叹息一声道。

  “生逢乱世,当有定国之志,生逢盛世,当有安邦之志。

  英雄当适时也,实在不行,就随我修道吧。”

  陆远拍了拍李白的肩膀,而后朝外走去。

  “英雄当适时也。

  大鹏腾起,何须借风?”

  听完陆远的话,李白的信心再次回归,那狂傲之心再次凝固。

  ...........

  “好家伙,李白是真莽啊!义父的话也敢信?

  当年韩愈都不敢信义父啊!”

  “义父:我就随便说说,你还真信了?”

  “前面义父说治国如铸剑,李白信了,然后今天被小坑了一手,然后义父说英雄当适时也,李白又信了........”

  .........

  “太白,我要走了,你自己好生保重。”

  在渝州游玩数日之后。

  陆远和李白告别道。

  当下是721年年末了,李白短时间内还不会离开蜀地。

  他还得过几年,这几年中也不是李白创作的高峰,所以陆远没打算继续留在李白身边了。

  这会的大唐,可谓百花齐放之际。

  按杜甫的话来说,写诗,那不过就是人人都会的技能。

  确实,对于盛世大唐来说,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

  你看现代有几个不会发朋友圈的?

  所以,陆远也得出去走走,去见见这盛世大唐的朋友圈。

  “保重。”

  李白送陆远出了渝州城,分别之际,互相道了一声保重,随后目送陆远离去。

  ...........

  722年。

  陆远一人一马沿水路而下。

  722年秋,陆远来到了襄阳境内。

  “孟浩然跑哪去了?按理说这个时间段,他应该在襄阳附近转悠才对啊!

  非得要我去那种地方才能找到吗?唉,都是为了任务啊!”

  在襄阳转悠了一圈之后,陆远没有得到一点关于孟浩然的消息。

  这让陆远多少有些失望了。

  失望之下,陆远走向了错玉楼。

  长夜漫漫,次日清晨。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咦?素霞,这诗人所提?”

  襄阳城,错玉楼中,陆远看着手绢题写的诗句后,不由看向身边女子询问道。

  “这是今年七夕时,崔伯玉在此所题。

  后来姐妹们觉得这诗词绝美,所以大家都绣在了手帕之上,这是我绣的一方。”

  边上的女子回复道。

  “崔伯玉?嗯,意外之喜嘛。”

  听到崔伯玉后,陆远点了点头,他就知道,大唐诗人的踪迹,总能在花楼中找到痕迹。

  至于孟浩然,那就继续让他田园去吧。
  http://www.c8e.cc/31853/4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