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我的梦中造物正在侵入现实 >第24章 烈日横空!十省大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4章 烈日横空!十省大旱!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7月19日,阳光酷烈,天空流火。

  高铁飞驰而过,将道旁的植物惊得摇晃不止。

  车厢内,空调嗡嗡作响,冷气开得很足,但炎阳还是透过玻璃,晒得人烦躁无比。

  李临坐在窗边,额头抵着前方座椅的靠背,睡得并不踏实。

  一旁的中年大妈正举着手机刷快音,音量调得不小,画面里传来尖锐的笑声和夸张的配音,混着火车轻微的轰鸣,在他耳边嗡嗡作响。

  “哈哈哈——”大妈突然笑出声。

  李临猛地睁开眼,眼神有些涣散。

  几秒钟后,他揉了揉太阳穴,伸手从包里摸出一瓶矿泉水,拧开盖子灌了一口。

  水顺着喉咙滑下去,稍微缓解了身体的燥热。

  他望向窗外,铁轨两侧的植被已经不是绿色,而是焦黄,像被晒干的纸片。

  远处田地里的庄稼稀稀落落,有的直接倒伏在地,已经快要枯死。

  李临皱起眉头,眼神有些出神:

  “早就听说中部几个省份大旱,没想到旱情竟然这么严重。”

  他的爷爷奶奶都是象省人,小时候吃完饭,经常背着他在田里转悠。

  后来父母定居Z江省某个三线小城,将他接去,日子虽过得不算富裕,倒也幸福。

  沿海地方水汽还算充沛,空气湿润,树叶依旧翠绿。

  可当高铁进入琬省境内后,他就立刻感受到了变化。

  那种干燥和焦灼感扑面而来,像是从一个世界掉进了另一个世界。

  植被枯黄,沿途河道干涸,田地龟裂,水稻稀稀疏疏,如同杂草。

  “俺的庄稼啊!!”

  旁边大妈的快音又传来新的声音。

  画面中,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叔跪在田里,面对枯死的玉米,满脸是泪,用浓厚的方言悲戚哭喊:

  “老天爷啊!求你下雨吧……”

  配乐是《二泉映月》,配合着视频里的内容,让人心生同情。

  大妈嘴里轻叹一句:“可怜啊。”

  然后顺手点了个小红心,又滑到下一个视频。

  李临低头看了眼手机:14点47分。

  快到站了,他开始收拾物品,准备下车。

  ……

  李临出站后,几经辗转,来到县城,坐上了往返县镇的公交小巴。

  车内空气闷热,夹杂着汗水与灰尘的味道。

  窗外是连绵的枯黄田野,风一吹,尘土飞扬,扑在玻璃上发出沙沙声响。

  车上乘客不多,两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大叔坐在前排,低声交谈,神情凝重。

  “今年天气大旱,全县都没水了。有几个村打了抗旱井,不过也坚持不了几天,地下水都快被抽干了。”

  “我们这边还算好,靠近大别山,水库里还有些水,偶尔能放出来救救急。”

  “好像省里过几天要架炮,想人工降雨。”

  “天上没多少云,打也没用。而且听老一辈说,往天上打炮容易惊着老龙王,越到后面越难下雨。”

  李临望着窗外龟裂的土地,心里突然泛起一阵说不出的情绪。

  天气的变化,在城里的时候还没多少感觉,顶多是空调开得更猛一些,电费缴的更多一些。

  可在农村,大部分人的衣食住行,上学看病都依赖那几亩薄田。

  雨水的多寡,是切实影响每个人生计的头等大事。

  今年天气如此干旱,地里的庄稼必然减产,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家庭,因此受灾……

  黄昏渐近,夕阳将天边染成暗红,远处的山影拉得很长。

  阳光虽不再刺眼,却依旧带着余温。

  突然,司机提高嗓门喊道,“李家圩到了,有没有下车的?”

  李临立刻起身:“有!师傅,我在前面下。”

  车缓缓驶停,门打开,一股热浪裹挟着尘土扑面而来。

  他刚下车,就看见奶奶从不远处的小路走来。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手里还拎着个布兜,脚步轻快。

  “临子,让奶奶瞅瞅,有没有饿瘦!”奶奶迎上来,伸手在他脸上摸了摸。

  “没饿瘦,好着呢!”李临笑着回道,语气松然。

  “还说没饿瘦?”奶奶瞪了他一眼,“你看你那小脸,瘦得跟个刀螂一样,走!回家吃饭!”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接过他的行李。

  动作利索,不容拒绝。

  李临无奈地笑了笑,没再争辩,顺从地跟着奶奶往家走去。

  脚下的泥土干硬,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一路上,老人絮叨着家里最近的事,说圈里的母鸡下了蛋,说菜园里的黄瓜落了花,说家里的小狗已经长大。

  他听着,偶尔应一声,更多时候只是静静地走着。

  ……

  家里的晚饭很丰盛,桌上摆满了很多李临爱吃的美味佳肴。

  奶奶坐在一旁,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

  “多吃点,你爸妈说你现在一顿能吃一大锅饭呢。”她说话时眉眼舒展,手里动作不停。

  李临拿起卷饼,把菜裹进去,咬了一口,香得很。

  他嚼着,忽然问,“爷爷呢?”

  “去河边了,水库放水,没人守着,下游那帮人又要上来掘堰了。”

  奶奶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像是讲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李临点点头,没再说什么,继续低头吃饭。

  山里的水库放水量小,时间也短。

  每当放水时,农民便会用沙袋在支渠上筑起临时堰坝,抬高水位。

  若不筑坝,小渠口没有控水闸门,水流到自家田里的速度就慢,水库封闸时,也不一定能灌满。

  不过这样一来,下游也就更缺水了。

  堵截、抢水、争执……年年都有,但只要水来了,一切就顾不上了。

  忽然,屋外铁门传来“吱呀”一声。

  “临子来了啊!”爷爷的声音沙哑却精神。

  他拎着一条花鲢,手臂那么长,鱼尾巴还在滴水。

  “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他把鱼举到孙子面前晃了晃。

  李临咽下嘴里的饭,故作惊喜的笑道,“哇!好大一条鱼!谢谢爷爷。”

  老人一听,笑得更欢了,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一团,“明天让你奶奶做给你吃,鱼头做汤,鱼身红烧。”

  花鲢被放入水缸中养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喊叫声:

  “李老大!不好了,堰口那边打起来了!”

  爷爷神色一凛,连忙扔下碗筷,转头对奶奶和李临说道,“你们先吃着,我过去看看。”
  http://www.c8e.cc/31886/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