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卫生局
推荐阅读:
我向众神乞讨,回应我的只有叹息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旧朝渐落,新朝将临,时代的更迭
一个面板闯综漫
梦幻西游之全职五开
原体与崩坏
凌天剑神
我一个法爷,无限禁咒很正常吧?
无限穿越:我认识的女神有点多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汤色醇厚,香气扑鼻。马华拎着刚到的牛骨进来,脸色却不太对劲。
"哥,街道新来的李干事放话,说咱们这老汤不符合卫生标准,要取样送检。"
何雨柱的手顿了顿,汤勺在锅里慢慢搅动:"理由?"
"说老汤反复熬煮会产生有害物质。"马华压低声音,"我打听了,是许大茂撺掇的,他表侄在卫生局当差。"
正说着,秦淮茹提着菜篮子经过,听见这话停下脚步:"雨柱,我昨儿瞧见许大茂和李干事在茶馆嘀咕,怕是要使坏。"
何雨柱舀起一勺老汤,在晨光里细看:"这汤我爷爷传下来六十年,从没出过问题。"
果然,晌午时分李干事就带着人来了。这是个三十出头的干部,梳着油亮的分头,说话拿腔拿调。
"何老板,现在讲究科学饮食。你这老汤天天煮,亚硝酸盐超标啊!"
何雨柱不慌不忙:"李干事,我们每天都会加新料,汤底三天一换,有记录可查。"
"记录能做假!"李干事挥手让手下取样,"我们要送去省里检测,结果出来前暂停使用老汤。"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贾张氏尖着嗓子起哄:"我就说傻柱家的汤有问题!"
刘海中背着手帮腔:"要服从管理嘛!"
何雨柱突然笑了:"李干事,取样可以。不过按规矩,得三方见证。马华,去请老王主任和街坊代表。"
李干事没料到这一招,脸色顿时难看。
检测结果要等一周。这七天不能使用老汤,焦香居的招牌菜全得停售。客人纷纷抱怨,生意一落千丈。
第五天深夜,何雨柱独自在空荡的后厨发呆。秦淮茹悄悄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个陶罐。
"雨柱,这是我奶奶留下的汤引子。你先应应急,别砸了招牌。"
何雨柱眼眶发热:"秦姐,这怎么行..."
"拿着!"秦淮茹硬塞给他,"我不能看着许大茂这些人毁了老字号。"
第七天结果出来,老汤各项指标合格。李干事灰溜溜地来送报告,何雨柱却拦住他。
"李干事,检测费二百块,您看..."
"这、这该你们出啊!"
"是您要求检测的,按规矩该申请方承担。"何雨柱不急不慢,"要不咱们去街道评评理?"
李干事只好自掏腰包。这事传开,街坊们都夸何雨柱有骨气。
但危机刚过,新的麻烦又来了。许大茂竟然在对面开了家"新式快餐店",打着"科学配方"的旗号,抢走不少客人。
"哥!他那汉堡卖得比咱们牛肉面还便宜!"马华气得直跺脚。
更可气的是,许大茂到处散播谣言,说老汤是"隔夜汤",不卫生。
何雨柱沉思良久,在店门口贴出告示:"明日公开熬制老汤,欢迎监督。"
第二天,焦香居门口支起大锅。何雨柱当众展示熬汤全过程,从选料到火候,毫无保留。他还请来老食客现场品尝,众人交口称赞。
这时,许大茂带着李干事过来挑刺:"何雨柱,你当街熬汤影响市容!"
何雨柱不慌不忙地亮出街道批准文件:"我们这是饮食文化展示,有批文。"
正僵持着,一位白发老人挤进人群。有人认出这是退休的卫生局老局长。
"小李啊,"老局长拍拍李干事肩膀,"我喝这汤几十年了。传统手艺要保护,不能一棍子打死啊!"
李干事顿时蔫了。许大茂见状要溜,被何雨柱叫住。
"大茂,你的汉堡用的是什么肉?敢不敢也公开制作过程?"
许大茂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有懂行的顾客起哄:"怕是冷冻肉吧!"
这事过后,焦香居生意更红火了。但何雨柱却做起噩梦,总梦见老汤被倒掉的场景。
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把老汤配方公开记录,存入街道档案室。马华不理解:"哥,这可是祖传秘方!"
"手艺在人心里,不在纸上。"何雨柱望着灶火,"再说,真传不在方子,在火候。"
这年冬天特别冷。许大茂的快餐店因为用料问题被查处,关门大吉。除夕夜,他醉醺醺地敲开焦香居的门。
"傻柱...我输了...可我不明白,为啥你总能赢?"
何雨柱给他盛了碗热汤:"因为我守的不是一口锅,是人心。"
窗外雪花纷飞,灶台上的老汤咕嘟作响。这锅汤熬过了风雨,熬过了是非,最终熬出了人间真味。
鞭炮声在胡同里炸响。焦香居后厨蒸汽氤氲,何雨柱正往老汤里下香料,马华慌慌张举着一纸公文冲进来:"哥!街道要统一改造煤灶,限期换燃气!"
何雨柱手里的料包悬在半空:"煤灶用了三代,说换就换?"
"说是环保要求..."马华急得跺脚,"可咱那红烧肉全靠煤火慢炖,换了燃气还能是那个味吗?"
前厅传来阎埠贵尖细的嗓音:"傻柱!街道通知见没?现在讲究节能减排,你这煤灶该淘汰啦!"
何雨柱掀帘出去,见阎埠贵正拿着小本本给街坊宣讲政策,刘海中也在一旁帮腔:"老灶台污染大,早该改造!"
"二大爷三大爷,"何雨柱擦着手,"焦香居的招牌菜全靠这口煤灶,火候差不得。"
"就你特殊?"贾张氏挎着菜篮子路过,"街道王主任说了,谁不改造就停业!"
果然,第二天街道就来了人。新调来的王主任四十出头,夹着公文包,说话带着官腔:"何老板,煤灶污染指标超标三倍,必须一周内完成改造。"
何雨柱盯着灶膛里跳跃的火苗:"王主任,我这煤灶有排烟净化装置,上月刚检测合格。"
"此一时彼一时!"王主任敲着灶台,"现在要创建卫生城区,煤灶一律淘汰!"
人一走,雨水就哭了:"哥,许大茂在对面开燃气店,这明摆着是串通好的!"
何雨柱没说话,拎着两瓶二锅头去了退休老书记家。九十岁的焦老爷子听完来意,颤巍巍翻开相册:"这煤灶是你太爷爷砌的,六三年困难时期,靠它熬粥救活半条胡同的人..."
第二天何雨柱直接去找区长。接待他的秘书打着官腔:"政策要落实,老传统也得与时俱进嘛!"
谈判陷入僵局。更糟的是,供应商纷纷来催款,说接到"提醒",焦香居可能要停业。
"哥,账上只剩三千块了。"雨水捧着账本的手在抖。
何雨柱盯着灶火出神。突然,他拎起铁锹走向后院,在老槐树下挖出个陶罐——里面是爷爷留下的银元。
"去置办套燃气灶。"何雨柱把银元交给马华,"但煤灶不能拆!"
双灶并用的第一天就出了乱子。燃气灶火太急,红烧肉炖糊了锅底。老主顾们纷纷摇头:"不是那个味了!"
阎埠贵趁机煽风点火:"看吧!老手艺跟不上新时代!"
转机出现在周末。电视台来拍"老字号传承"专题,记者对双灶并用很感兴趣。何雨柱现场演示:煤火慢炖的红烧肉醇厚香浓,燃气快炒的青菜翠嫩爽口。
"传统与现代结合,这才是真正的传承!"记者赞叹道。
节目播出后引起热议。有老专家写信给区政府,呼吁保护传统烹饪技艺。事情惊动了市里,派来调研组。
调研当天,何雨柱做了个大胆决定。他在店门口支起两口灶,请街坊盲测。煤灶炖的肉获得八成投票。
王主任脸色铁青:"你这是对抗政策!"
"王主任,"何雨柱打开排烟装置检测报告,"煤灶排放达标。我申请作为传统技艺保护试点。"
关键时刻,老顾客里的退休工程师老周站出来:"我设计了新型净化装置,既能保留煤火特色,又能达标排放!"
在各方协调下,焦香居成为"传统灶具改良试点"。更让人意外的是,阎埠贵偷偷来找何雨柱:"雨柱啊,我那不争气的儿子想跟你学双灶手艺..."
风波过后,焦香居的招牌菜保留了老味道,还添了燃气灶的新菜式。年终总结会上,何雨柱对员工说:
"煤灶燃气灶,说到底都是工具。真正的手艺在人心,火候在分寸。"
除夕守岁,何雨柱独自添煤。灶火映着他花白的鬓角,六十年的光阴都在这一把火里。
马华拎着饺子进来:"哥,还守着这老灶呢?"
"守着呢。"何雨柱添了块煤,"火种不灭,味道就不会变。"
窗外爆竹声声,灶膛里火星迸溅。这团火从太爷爷传到爷爷,从爷爷传到父亲,现在传到他手里。他知道,只要这火不灭,焦香居就永远是这条胡同的魂。
http://www.c8e.cc/32584/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