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54章 军事意义重大,绕不过的世界难题!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4章 军事意义重大,绕不过的世界难题!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在接待室的谈话结束以后,王志刚三人谢绝了学校方面的热情招待。

  谭延明、张明浩等人,把他们送上了来接人的车。

  王志刚打开车门朝身后挥手告别,正和张明浩的眼神对上,他勉强露出了一丝笑,随后动作麻利的上了车。

  赵安荣和徐振也上了车。

  三人并排坐下。

  他们一路沉默了很长时间,汽车都不知道开出去多远。

  王志刚才露出苦笑,感叹一声,“现在的年轻人真会怼人啊!”

  “他刚才说什么?以我的档次可能想不到?”

  “我的档次……”

  他说着还是很尴尬,更加憋闷是,当时确实没有想到。

  赵安荣笑着摇头,“你怎么会问那样一个问题?超材料编译的材料性能计算?他根本就接触不到。”

  徐振附和道,“他说的也对。超材料制造不是谁都能研究的。”

  超材料制造真不是谁都能研究的。

  超材料是最前沿的材料研究方向,被认为代表了各领域材料的未来。

  但超材料发展时间短,一些研发方向涉及到了军用,绝大部分研发以及实验资料都是保密的。

  有公开的研究和实验论文也都是理论以及基础内容。

  超材料制造,研究需求和难度非常高。

  国内都找不到几个机构拥有超材料制造的研发环境。

  科电所是其中之一。

  他们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科研机构,不少研究项目涉及到军用,自然有充沛的科研资源。

  即便如此,科电所的博士生以及挂靠博士后,也只能接触到超材料的边缘数据,因为核心实验数据都是机密。

  张明浩是江州大学的博士生,他的导师也只是在校内科研机构工作。

  他当然接触不到超材料制造。

  王志刚和张明浩之间的问答,就像是富人问穷人懂不懂投资。

  穷人说,“我也想懂投资,但我没钱,你可能不理解,但绝大部分人都没钱投资。”

  最后差点直接说,“你想让我理解投资,先给我们一大笔钱吧!”

  王志刚听出了话外音也就更加尴尬了,因为他没办法去谈经费问题。

  他们只是过来看看情况。

  直白说,就是过来了解一下技术,看看是否能进行军用,再回去给上级作报告。

  在讨论过尴尬的话题后,三个人重回正题谈起了隐形球技术。

  接待室里,王志刚全程表现淡定,但实际上,心里一直非常震惊。

  他感叹道,“我没想到,他们能以百微米颗粒组合就实现了光学隐身性能。”

  “我本来以为只有超材料能实现。”

  赵安荣则更专注另一个问题,“隐形球技术非常关键。”

  “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对红外线的控制,也就是可以控制红外辐射。”

  “意义重大!”

  王志刚顿时反应过来,“你说的是红外雷达探测?”

  “没错!”

  赵安荣认真道,“在军事装备上,加上这一层红外辐射控制,就能屏蔽绝大部分的红外辐射,红外雷达就会失效。”

  “飞行器、潜艇,都可以用这项技术,尤其是潜艇,效果会非常好。”

  红外探测雷达,是探测潜艇的手段之一。

  隐形潜艇的外层会加装隔热层,能有效降低潜艇对外散发的红外辐射,但问题在于,加装隔热层只能降低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而不是完全的屏蔽探测。

  如果能够控制红外辐射,就能让敌方的红外雷达失效。

  这种技术的军用潜力太大了。

  “还有一点,他们用的都是普通材料,成本很低。”赵安荣补充道。

  成本低就是优势。

  成本低、效果好,技术军事应用的意义就更大了。

  ……

  王志刚三人走了。

  张明浩和孙雯聊了一下,都感觉对方似乎是不靠谱。

  问了一大堆问题,走了?

  他都差点直接开口要经费,对方却顾左右而言他,谈也不谈经费的事情,就是一直说技术、技术、技术……

  “这三个人不会是假冒的吧?”

  “过来套我们的技术?”

  张明浩都产生怀疑了,他特别去问了下谭延明,得知对方就是科电所的专家,才轻呼一口气放了心。

  对方临走前留下了话,说是要对谈话内容进行上报。

  再之后,就是等结果了。

  但是,等结果要多久呢?谈话上报,上级部门开会讨论,再一层层的评估审批,到最后做出决定……

  张明浩想想都心累。

  好消息是,学校和光学研究所方面说话算话,许诺的一百万经费快速到账。

  孙雯也可以准备实验了。

  下一步的实验,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的,要等订购的材料运过来,再做材料检测、实验准备……

  总之,需要时间。

  张明浩也趁着时间休息一阵,第二天就重启了锻炼计划。

  长跑、举杠铃、俯卧撑……

  他甚至有心去健身房锻炼,利用各类健身设备也许效果更好一些。

  几天后,身体评估数值涨到了‘65’点,距离70点目标又近了一步。

  【学术名望:773。】

  学术名望的提升倒是很大,距离1000点的升级需求也只差200多点。

  “200多点,等着慢慢上涨也可以?”

  张明浩思索着。

  因为刚结束了长跑,他正在工作间里休息,半躺在椅子上才发现,实验室好像就只有他一个闲人。

  廖书言、许超重归实验室。

  陈兰君对着电脑不断忙碌着,应该是在做事实验数据分析。

  上个星期,朱炳坤和薛坤停下了新物理现象实验,或许也是因为,连续进行实验也没有任何发现。

  那些数据也不知是否有意义。

  在申请到新的项目之前,也没办法做经费需求高的实验,也就干脆暂停下来,重新专注原来的研究——

  stanene方向。

  按照张明浩说的研究方向,陈帅成为了项目的核心。

  所有的实验都依托他的分析。

  他已经找到实验产物stanene特性和碲化铋衬底的三个‘疑似关联’,实验室上下也依照关联在做验证。

  “没有进展……”

  “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不同,可能是错的吧?”

  “我可不敢说……”

  许超和廖书言说着走进实验室。

  张明浩起身好奇的问道,“陈老师的分析是什么?”

  他一直没关注过。

  “我发给你。”陈兰君扭过头说了句,也迅速发过来一个文件。

  张明浩打开文件仔细看了一下。

  现在stanene方向的研究,简单可以理解为‘什么样的衬底表层,可以最大化让促进生成理想的stanene’。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方向。

  Stanene,学名‘锡烯’,是一种二维拓扑绝缘体材料,由单层锡原子构成,具有独特的百分百边缘导电性和超导性共存特性。

  这个特性让Stanene在电子器件领域展现出革-命性的应用潜力。

  如果能研究出Stanene标准制造方法,就会让半导体、电子器件领域,迎来颠覆性的技术进步。

  张明浩仔细看了文件,对三个疑似关联内容都有了了解。

  他马上使用《正确感知》。

  《正确感知》的反馈表明,第一个、第二个关联都是错误的。

  最后一个,正确。

  “有正确的!”张明浩都感觉有些惊讶,最后一个关联说的是‘衬底表层的磁性有利于Stanene生长’。

  磁性?

  Stanene生长?

  张明浩拧了下眉头,马上对廖书言、许超道,“我建议你们做磁性关联的实验,也许会有发现。”

  “为什么?”许超疑惑。

  廖书言则是道,“朱老师认为,第一种和第二种关联可能性比较大。”

  张明浩沉默了下,说道,“只是我的个人感觉吧。”

  对方听与不听,也没办法了。

  廖书言和许超对视一眼,干脆到一边小声讨论起来。

  张明浩没再说什么,他继续看起文件中分析磁性关联的数据,同时,也想着应该更关注一下应用电磁实验室的研究。

  陈帅分析出三个‘疑似关联’,他依靠《正确感知》,能够判断出‘正确’的关联。

  换句话说,他能指导着研究,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没意义的实验上。

  “前提是,都听我的……”

  张明浩小声嘀咕一句,他毕竟不是实验室的研究员,不是博士生导师,针对Stanene方向实验还没有这种号召力。

  他的心思很快放在了‘磁性关联’上。

  这样的研究,实验证明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探究底层原理,才能以此做Stanene生长和衬底表层特性分析。

  当真正做分析的时候,他就发现研究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超导电子运动描述模型的解析问题——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

  Stanene具有百分百边缘导电性和超导性共存特性。

  它的电子运动可以理解为‘超导’。

  衬底薄层磁性促进理想Stanene生长,必定会和超导电子运动问题联系在一起。

  但是,费米子的哈伯德模型的求解是个世界难题。

  这怎么研究?
  http://www.c8e.cc/32949/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