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下一个就是北齐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嘿嘿,有大将军这句话,我孟东成自当尽心尽力,争取能帮大将军早些实现抱负。”孟东成干劲十足。

  他自觉现在跟沈映星的关系比普通利益来往更密切,又是姻亲,听沈映星的准没错。

  以前孟氏欺他只有一个女儿,想方设法抢占他的家产。

  眼下谁还敢打他主意?

  甚至还求着他过继孩子,如此一来,他们也能靠着这层关系沾沾沈映星的光。

  可孟东成能不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怎么还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等他女儿以后生下两个孩子,孟家就后继有人了,用不着求那些个白眼狼。

  就连伊宁城的太守也对他客客气气的,有些需要官府点头的事,基本上都不会为难他。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正是孟家最好的写照?

  “尽力即可,不必强求,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种不活,没什么大不了的。”沈映星在粮食上已经留了这么多条路,她不信没有一条能走下去?

  至少土豆和红薯的种是暂时留下了,而育种的进展也不错。

  其实西域也有不少从胡人那传进来的蔬菜粮食。

  沈映星倒是还没让人去研究过那些,不过西域试种的收成好像还不错。

  至于好不好吃那就另当别论了。

  蔡飞扬他们从海外找回来这些主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般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口味。

  “大将军要是没有别的吩咐,我就先回灵雁城看看姝敏去。”孟东成觉得说的也说了,思女心切,便跟沈映星告辞。

  “好。”沈映星点点头允了。

  孟东成满心欢喜离开。

  士兵将那一百斤的东西搬到沈映星那。

  冯桑宁起身走来,拿起一个红薯看了看,“这是红薯?长得比蔡飞扬他们种的卖相好多了。”

  “伊宁城那边大多是沙地,比较蓬松,大概是更适合红薯生长。”沈映星边说边拿起一个红薯削皮,而后分了一半给冯桑宁。

  沈映星尝了一口,眼前一亮,“比起灵雁城这边种的脆甜,水分还多,生吃也不错!”

  冯桑宁闻言也试了试,“嗯,还真是比灵雁城的好吃,蒸熟的话,应该也比较香软,之前吃的有点噎。”

  顿了顿,冯桑宁唤人拿了七八个红薯去伙房那边蒸。

  “孟东成怎么说?有没有虫害?”

  “有,比较少,看这些红薯就知道,质量远比灵雁城高。”

  “这么说的话,那明年是否要在伊宁城那边加大种植的规模?”

  “打算试试。”

  孟东成那边剩下的红薯和土豆,都是留作明年的种子。

  红薯可以育苗扦插,能种的地肯定比今年多。

  至于土豆,沈映星也打算先在伊宁城那边加大面积种植。

  灵雁城这边则换不同的土壤的地试试。

  蔡飞扬说这些主粮在当地都是极其好种植,没道理北境有的地方能种,有的不能啊。

  不行的话,大概就是土壤的问题了。

  但具体的还是要让那些有经验的庄稼汉去琢磨。

  沈映星擅长行军布阵,带兵打仗,但对种植这块只能算是一知半解,比一辈子地里觅食的农民。

  “如果土豆和红薯的亩产也能提上去,到时可以在北境推广种植,北境成为粮仓指日可待啊!”冯桑宁想想都觉得兴奋。

  虽然这个目标还很遥远,未来两三年都不一定能达成。

  但只要有希望,总有实现的一天。

  “只是随之而来会有更多的问题。甜甜,伊宁城土豆和红薯的成功,会让人更加惧怕你。”冯桑宁很快又想到京城那边。

  沈映星微微勾唇,“要的就是他们怕,北境的强大是我的底气,他们想动北境,也得掂量掂量自己。”

  别的不说,单是凝土的出现,便给北境百姓提供了不少谋生之路。

  更何况她还是灭了朱曦,解决北境被北蛮骚扰之祸的功臣,哪个北境百姓提起沈映星不是赞誉有加,极其敬重的?

  而如今她还让人培育高亩产的稻种,努力想要改善百姓生活,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的态度是人人都看得见的。

  她在在北境深得民心,只要她在北境一天,百姓就愿意站在她这边。

  这也是当初沈映星决定来北境发育的原因。

  很显然,她的选择是对的。

  不过,这也是她和北境百姓的双向奔赴。

  当然,如果她将来离开北境,她也不会让北境像今天这样的。

  谁得到她现在这样的兵权,谁就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但现在的沈映星还不用考虑这些,要等高乐王他们在京城唱完大戏,才到她登场。

  可即便如此,沈映星在石门关也没有掉以轻心。

  石门关的将士一直都处于备战状态。

  不管是北齐还是大辽,只要他们动手,沈映星就师出有名。

  上次灭掉朱曦,没能打北齐。

  北齐下一任的皇帝十有八九是高嘉黎。

  高嘉黎比较稳重,不像现在的皇帝那么急功近利。

  然而北齐皇族内部问题比大梁还复杂,加上当初谭楚楚埋下的问题,如今也渐渐显现。

  是打还是苟,就看高嘉黎能不能东风压西风了。

  高嘉黎压不住的话,下一个灭国就是的北齐。

  沈映星想打北齐已经很久。

  奈何当时朝中文武百官都反对,沈映星也不可能贸然出兵,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背后捅刀?

  她当时才刚刚接管石门关没多久,不像现在牢牢掌握石门关,北齐也因此躲过一劫。

  两年过去,今时不同往日,如果北齐觉得自己已经缓过来能跟她碰一碰,岂有不奉陪的道理。

  她手下的将士也需要实实在在的军功晋升。

  沈映星其实希望北齐能识相点早些动手,给她灭掉北齐的借口。

  现在元沧州和太兴州的官话也不允许出现朱曦的语言,让他们保留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慢慢大梁化。

  如此一来,民族融合了,也减少不稳定的因素。

  不过百姓对这些政令倒是不怎么抵触。

  主要是也是因为之前朱曦当政者残暴无道,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

  被灭国后,大梁也没为难普通百姓,甚至还帮他们战后重建,他们感受到大梁的友善,自然会慢慢认同大梁的统治。
  http://www.c8e.cc/33247/4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