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臣汤和,请辞归养!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与此同时。

  夜色笼罩下,一座不显山露水的深宅大院密室之内。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这里聚集了以蓝玉为首的十数名淮西核心将领。

  曹震、朱寿、冯胜等人皆在列!

  没有歌舞,没有酒宴。

  只有几盏昏黄的油灯,映照着一张张写满了焦虑、恐惧和不确定的脸。

  自今日奉天殿那场风暴过后,他们已经在此枯坐商议了数个时辰。

  议题只有一个——

  如何按照皇帝的要求,给自己定罪,如何判罚自己?

  “要我说,就学刘伯温那老狐狸!”

  一个性子急躁的将领,名叫齐邺,猛地一拍大腿,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不是也给自己定了个识人不明,御下不严的罪吗?”

  “罚俸几年,自省其身!”

  “咱们也照这个来!”

  “反正陛下说了,让咱们自己定!”

  “难不成还能把自己往死里定?!”

  他这话,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思。

  既然皇帝给了机会,那自然要往轻里说,最好能糊弄过去。

  然而,他话音刚落,一个较为沉稳的老将,名叫吴良,便皱着眉头反驳道:“齐将军,此一时彼一时!”

  “刘伯温当时牵扯的是杨宪,是文官内部的倾轧,陛下或许乐见其成,小惩大诫。”

  “可我们这次呢?!”

  吴良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沉重!

  他环视在场众人,目光尤其在蓝玉脸上停留了片刻!

  “我们这次,牵扯的是什么事?”

  “是贪墨军饷!是纵容义子行凶,甚至危及太子!”

  “更重要的是,我们手里握着兵权!”

  “陛下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武将结党,就是军队私用!”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愈发严峻:“如果我们现在抱成一团,都给自己定个不痛不痒的罪,递上去,陛下会怎么想?”

  “他会觉得我们是串通好的!是在向他示威!”

  “是在告诉他,我们淮西将领铁板一块,动不得!”

  “到了那时,陛下震怒之下,还会给我们自己定罪的机会吗?!”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

  让原本还有些心存侥幸的人瞬间清醒了过来!

  齐邺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无言以对。

  是啊,他们不是刘伯温那样的孤臣,他们是一个掌握着军权的庞大利益集团!

  皇帝让他们自己定罪,本身就是一种试探,一种警告!

  如果应对不当,那就是火上浇油!

  密室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每个人都在心中权衡着,恐惧着。

  定重了,等于自断臂膀,甚至可能把自己送进大牢!

  定轻了,又可能被皇帝视为挑衅,引来灭顶之灾!

  这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险象环生!!

  蓝玉一直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他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朱元璋那目光中的冰冷杀意。

  他知道,吴良说的是对的。

  这次的事情,远比刘伯温那次凶险百倍!

  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朱元璋那句:“你们是想让大明的军队都跟你们姓吗?”

  这句质问,每一次回想,都让他不寒而栗!!

  就在众人愁云惨淡,进退维谷之际。

  密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一名心腹家将闪身而入,在蓝玉耳边急速低语了几句。

  蓝玉原本晦暗的眼神,猛地亮了一下!

  随即,又迅速恢复阴沉。

  但他微微挺直了些的脊背,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波动。

  他抬起头,看向满含期待望着他的众人,用一种刻意压制,带着一丝复杂意味的语气说道:

  “刚传来的消息……中山侯……入宫了。”

  “汤帅入宫了?!”

  “汤大哥进宫了?!”

  这个消息,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投入了一束光,瞬间点燃了所有淮西将领眼中的希望!

  原本死气沉沉的密室,气氛陡然活跃起来!

  “太好了!汤帅定然是特意进宫为我们说情去了!”

  齐邺第一个跳了起来,脸上满是兴奋!

  “是啊!汤帅与陛下那是光屁股玩到大的交情!”

  “是结拜的兄弟!”

  “在咱们淮西老兄弟里,威望最高!”

  “陛下再怎么生气,总要给汤帅几分面子吧?”

  另一名将领也激动地附和。

  “没错!汤大哥为人最是仗义,绝不会看着我们遭难不管的!”

  “有大哥出面,陛下的怒火定然能平息不少!”

  “咱们说不定……说不定真的能渡过这一关!”

  一时间,众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议论开来!

  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庆幸。

  就连一直沉稳的吴良,眉头也舒展了些许,显然也对汤和抱有不小的期望。

  在他们看来,汤和不仅仅是开国功臣,更是他们淮西集团的核心元老之一,与皇帝关系莫逆,在军中德高望重!

  有他出面转圜,就算不能完全免罪,至少也能大大减轻惩罚,让陛下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蓝玉看着重新燃起希望的众人,心中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他隐隐觉得,以皇帝的性格,此事未必会如此简单。

  但汤和的入宫,无疑是在这令人绝望的僵局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带来了一线生机。

  “既然中山侯已经入宫,”蓝玉缓缓开口,压下了众人的嘈杂。

  “那我们……便暂且等一等宫里的消息吧。”

  “这自罪的条陈,或许,不必急着写了。”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得理应如此。

  ……

  而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堆积如山的奏折被映照得一片昏黄。

  朱元璋伏案疾书,朱笔在奏章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时而停顿,眉头微蹙,时而挥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全身心沉浸其中,仿佛这殿内只有他一人。

  而在御台前,中山侯汤和,身着常服,垂手静立,如同一棵沉默的老松。

  他是在一炷香之前被宣进来的。

  进来后,依礼参拜。

  然后,便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得轻缓。

  他眼观鼻,鼻观心,目光落在自己靴尖前的那一小块金砖地面上,仿佛能数清上面的纹路。

  毛骧早已将汤和求见的消息禀报过。

  朱元璋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个“宣”字,便再无下文。

  汤和知道,这是陛下有意为之。

  这位从小一起光屁股玩泥巴,一起投身红巾军,一起在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结拜兄弟。

  如今是九五之尊,心思深沉如海!

  他在用这种方式,表明一种态度,也在无声地施加着压力!

  时间一点点流逝。

  只有烛火偶尔的噼啪声,和朱元璋批阅奏章的沙沙声。

  汤和的腿脚有些发麻。

  但他依旧纹丝不动。

  他了解朱元璋,这个时候,任何一点焦躁和不耐烦,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猜忌。

  终于,朱元璋批完了最后一本奏折,将朱笔轻轻搁在笔山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这才仿佛刚刚发现殿内还有一个人似的,缓缓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目光落在如同泥塑木雕般的汤和身上。

  “等急了吧?坐。”

  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平淡得像是在问“吃了吗?”

  “臣,谢陛下。”

  汤和这才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身体,恭敬地行了一礼。

  然后,走到旁边预备好的锦墩上。

  小心翼翼地坐了半个屁股,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打量着这位老兄弟。

  汤和脸上已有了不少皱纹,鬓角也染了霜色。

  但那双眼睛,依旧沉稳内敛!

  “说吧,这么晚进宫来见咱,是有什么要紧事?”

  朱元璋开门见山,似乎不想多绕圈子。

  汤和闻言,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本。

  双手高举过顶,声音沉稳而清晰。

  “陛下,臣此番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臣……年事已高,近年来常感精力不济,旧伤频发,恐难再为陛下,为朝廷效力。”

  “特上此辞呈,恳请陛下恩准,允臣卸去所有官职,归养田园,了此残生。”

  “哦?!”

  朱元璋的眉梢微微挑动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看向汤和。

  “辞呈?归养?”

  “咱记得,今日朝堂之上,胡惟庸、蓝玉他们闹得鸡飞狗跳,可这名单里,唯独没有你汤和,还有徐达吧?”

  “怎么?莫非你汤和手下,也有咱不知道的义子、旧部,在外面胡作非为,犯了王法,让你觉得脸上无光,要学他们一样,来个识人不明,自请其罪?!”

  他的话语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易察觉的敲打!

  汤和缓缓摇了摇头。

  脸上没有任何被质疑的惶恐。

  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平静。

  他没有兜圈子,直接坦言道:“陛下明鉴,臣麾下或有不成器者,但绝无胆敢行此大逆不道,动摇国本之事。”

  “臣此番请辞,并非因为部下牵连!”

  他顿了顿,目光坦诚地迎向朱元璋:“臣知道,蓝玉、曹震他们,这次做得太过火了。”

  “贪墨军饷,纵容下属,甚至……险些危及国本,此乃取死之道!”

  “陛下念及当年濠州起兵,血战鄱阳的旧情,已是法外开恩,留了他们性命,只让他们自省其罪。”

  汤和的语气带着一丝沉重和了然:“臣亦深知他们的脾性。”

  “骄纵惯了,散漫久了,即便陛下让他们自己定罪,恐怕……也难下重手,多半会寻些不痛不痒的由头,企图蒙混过关。”

  他抬起头,眼神清澈!

  “故而,臣此番前来,并非是为他们求情。”

  “臣,是来为他们,也为所有尚存侥幸之心的淮西子弟,做一个表率!”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汤和将手中的奏本再次往前递了递:“臣,汤和,自愿请辞所有官职,交出所有权柄,归隐林泉,不再过问朝政。”

  “此心此意,天地可鉴,绝无虚假。”

  “望陛下成全!”
  http://www.c8e.cc/34053/2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