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移都北平后,开启灭国之战!
推荐阅读: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汉末三国路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红色莫斯科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半个时辰后。明州府衙大堂,气氛肃杀。
海战的硝烟味似乎还未完全散去,混杂着衙门里固有的陈旧木料和墨锭气息,形成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
朱元璋高踞主位,龙袍之上似乎还沾染着海风的咸涩。
他背脊挺直如松,眼神锐利如刀,扫视着堂下跪着的十几名被捆得结结实实,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倭寇俘虏。
这些倭寇,有的脸上还带着跳海逃生时的惊恐,有的眼中残留着劫掠时的凶戾。
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绝对力量碾压后的茫然与绝望!
他们叽里咕噜地说着倭语。
似乎是在求饶,又或者是在辩解。
但朱元璋根本懒得去听,也无需去听。
他亲眼看到了海面上那些燃烧的渔船,看到了百姓仓皇奔逃的惨状,看到了这帮豺狼在炮火下是如何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在他眼中,这些已经不是人,而是一群该被彻底清除的畜生!
一名通译官战战兢兢地上前,想要翻译倭寇的言语。
“够了!”
朱元璋猛地一摆手,声音如同寒铁碰撞,打断了他。
他那双饱经风霜却依旧锐利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有如同看待蝼蚁般的冰冷和杀意。
“咱不想听这些杂碎聒噪!”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最终审判。
“拖下去!”
“所有俘虏,全部斩首!”
“首级悬挂于海岸码头,曝晒三日!”
“以儆效尤!”
“让所有人都看看,犯咱大明海疆者,是个什么下场!”
“遵旨!”
殿前侍卫轰然应诺,声音震得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他们如狼似虎地扑上前,不顾那些倭寇发出的绝望哀嚎和挣扎,粗暴地将他们拖拽了出去。
求饶声、哭喊声迅速远去,最终消失在府衙之外。
堂内一片死寂!!
一些文官脸色微微发白。
虽然他们也痛恨倭寇。
但如此干脆利落,不留丝毫余地的处置,还是让他们感受到帝王手段的酷烈。
然而,没有人敢出声质疑。
北平民变的余波未平,方才海战中铁甲舰展现的恐怖威力犹在眼前。
此刻的朱元璋,威势正盛!
处理完俘虏,朱元璋的目光重新扫过堂下的文武百官,那眼神中的杀意并未消退,反而变得更加深沉和具有侵略性。
他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今日一战,你们都看到了。”
“咱大明的铁甲战舰,威力如何?”
他不等有人回答,便自问自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气!
“是无敌!”
“是碾压!”
“区区倭寇,在其面前,如同土鸡瓦狗!”
他猛地站起身,魁梧的身躯投下巨大的阴影,声音如同洪钟,下达了更加石破天惊的旨意。
“传咱的旨意!”
“举全国之力,加紧打造铁甲战舰!”
“工部、户部、各地方,需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料给料!”
“谁敢延误,以贻误军机论处!”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如同烈火般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着复仇欲望和开疆拓土的野心!
“待咱的新都落成,朝廷移都北平之后……”
“待咱的铁甲舰队更加庞大,水师儿郎更加精锐之时……”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宣判般的意味。
“舰队出海,第一个目标,便是那倭寇巢穴!”
“先去给咱,把这笔血债的利息,连本带利地收回来!”
这话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众人耳边!
这已经不仅仅是防御性的清剿,这是主动的跨海军事打击!
然而,朱元璋的话还未说完。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让所有人心神剧震,甚至感到一丝窒息的最终目标!
“待移都大事已定,国本稳固,便是对这倭国,正式开启……灭国之战!”
“灭国之战!”
这四个字,如同有千钧之重,狠狠地砸在了大堂的每一寸空气里!
文武百官,无论是勋贵武将还是文臣谋士,此刻全都骇然失色,难以置信地望向龙椅上那杀气腾腾的帝王!
灭国之战!
这可是大明立国以来,第一次由皇帝亲口宣布,对一个海外国度发动旨在彻底灭亡的战争!
这不是边境冲突,不是镇压叛乱。
这是要犁庭扫穴。
亡其种,绝其祀!!!
短暂的死寂之后,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激动,甚至是一丝恐惧。
在百官心中疯狂涌动!
他们终于清晰地认识到,这位从底层崛起,统一天下的洪武大帝,其雄心与魄力,远超他们的想象!
这不仅仅是为了报复倭寇之患。
这更是要凭借铁甲战舰这前所未有的力量,将大明的龙旗,插上异国的土地,完成亘古未有的海外征服!
而这一切的底气,便来自于那今日展现出恐怖威能的铁甲战舰,与无敌水师!
胡惟庸低着头,眼神闪烁不定,心中波澜起伏。
蓝玉等武将,在最初的震惊后,眼中则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他们已经看到了在海外立下不世之功,封疆裂土的机会!
至于那些蜷缩在倭岛之上,或许还在为此次劫掠失败而懊恼,或许根本不知大难临头的倭寇及其背后的势力……
没有人,包括堂上这些饱读诗书,常怀仁心的文臣们,会对他们抱有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
在绝对的力量和血淋淋的仇恨面前。
怜悯,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愚蠢!
等待他们的,唯有来自东方钢铁巨舰的毁灭性审判!
……
数日之后。
圣驾回銮。
金陵城依旧巍峨。
但奉天殿内的气氛,却因海上的那场雷霆之战,以及皇帝那灭国的宣言,而悄然发生了改变……
往日里,那种按部就班的沉闷被一种隐含的激流所取代。
龙椅之上,朱元璋端坐着,手指敲击着扶手,仿佛那铁甲战舰的轰鸣余韵犹在耳边。
他扫视着下方垂首肃立的百官,目光最终落在了胡惟庸身上。
胡惟庸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的目光,心中立刻活络起来。
他深知陛下如今对开海,对那铁甲战舰是何等的看重!
这几乎成了陛下心头最热切的事情!
若能借此机会,将开海通商,甚至未来对倭用兵的后勤统筹大权揽入手中,那他在朝中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也能从中攫取巨大的利益和影响力!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稳步出列,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郑重与热忱,躬身奏道:
“陛下,明州港外一战,我大明铁甲神舰扬威四海,倭寇宵小灰飞烟灭,实乃彰显天朝国威之壮举!”
“臣以为,此战不仅震慑了不臣,更昭示我大明开拓海疆,沟通万国之势,已不可阻挡!”
他先是一番歌功颂德,随即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语气变得恳切而务实。
“然,开海通商,乃至日后陛下所言之远略,皆非易事。”
“涉及船厂营造、物资调拨、人员选派、口岸管理、商税征收等千头万绪……需中枢统筹,方能高效运转,不负陛下厚望。”
他微微抬头,目光诚恳地看向朱元璋,声音提高了几分。
“臣,胡惟庸,忝为右相,总理中书省机务,于钱粮调度,官吏选派等事,尚算熟稔。”
“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效力,臣责无旁贷!”
“恳请陛下,将此开海通商一应筹备协调之事,交由中书省来负责,臣必当竭尽全力,夙夜在公,确保此事尽快推行,早日成就陛下沟通四海之宏图!”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表明了能力与职责所在,又彰显了忠心与干劲。
将自己放在了最适合,也最理应负责此事的的位置上。
说完,他保持着躬身的姿态。
心中,却已开始盘算着一旦大权在握,该如何安插亲信,如何将这泼天的功劳和利益牢牢抓在手中!
龙椅上的朱元璋,听着胡惟庸的请命,脸上没什么表情。
只是那敲击扶手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他微微颔首,似乎对胡惟庸的主动请缨表示认可,感叹道:“惟庸说得在理。”
“开海这事,牵扯甚广,确实需要中书省来统筹,尽快把章程落石下来,不能再拖了。”
听到皇帝赞同,胡惟庸心中暗喜,以为大事已定,就等着朱元璋金口一开,将差事交给他。
然而,朱元璋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从他头顶浇下,让他瞬间僵在原地!
只见朱元璋目光一转,越过了躬身待命的胡惟庸,直接落在了站在文官队列最前方的左相叶凡,以及太子朱标的身上。
他的语气变得不容置疑,带着一种乾纲独断的决绝:
“叶凡,标儿!”
叶凡与朱标闻声,同时出列躬身。
“臣在。”
“儿臣在。”
朱元璋看着他们,尤其是深深看了叶凡一眼,沉声道:
“开海通商,乃至后续舰船营造,水师整备,一应相关事宜,就全权交由你二人负责统筹!”
“给咱尽快拿出个详细的章程来,要人给人,要钱粮给钱粮,六部诸司,皆需配合,不得有误!”
“咱要的,是尽快看到实实在在的进展!”
“臣领旨!”
“儿臣领旨!”
叶凡与朱标齐声应道,声音沉稳。
http://www.c8e.cc/34053/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