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天险腊子口
推荐阅读: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盛唐华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惊世医妃
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唐时明月宋时关
季汉大司马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我军在草地一分为二后, 微操大师的判断是, 北进的部队应该是要去与陕北。他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那里也有一支我们的队伍。但我们总舵手等人当时是不知道的,属于巧合。】【猜出我军要北上前往陕北后,他们的部署是先让胡宗南派遣主力往西固武都文县等地集结, 随后向西进攻。】
【同时,川甘边缘的部队加紧构筑堡垒封锁, 并派主力驻守各个要点, 截断我军前进的方向。】
【堵截我军的任务, 则主要由当地的小军阀——鲁大昌的新编第14师来执行, 以防万一,天水的敌军第三军还派了第12师来援助他。】
【鲁大昌部队一开始位于临潭至岷的洮河一线, 约有两个旅, 其中特务团以及其师部在岷县。 敌第五团2个营在腊子口北面的三叉门方向据守, 1个营在腊子口, 4个营在腊子口以南据山而守,还有东边的梁应奎部。】
天幕下,所有朝代的古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仿佛能看到,一支不足万人的疲惫之师,正面对着铜墙铁壁般的天险和数倍于己的敌人。
三国,蜀汉。
诸葛亮仔细看着敌军的部署,缓缓道:“微操大师判断不差,部署亦算周密。以地方军阀正面堵截,以精锐为后援,构成纵深防御。尤其这腊子口,隘口狭窄,敌军营垒重重,火力交叉……强攻,几无可能。”
刘备听到军师的分析,猛地站起身,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呆愣许久后,又无力的坐了回去。
明朝。
徐达沉声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此刻,已无战略机巧可言,唯靠钢铁意志、决死勇气,以及……一丝运气!”
【在听闻我军开始北上之后, 鲁大昌立刻命令梁应奎率领两个营前去增援腊子口, 除了鲁大昌外, 当地还有另一股势力, 藏区的土司杨积庆。】
【据说他拥有2万藏兵,是该地区最大的土司。 敌军给他的任务是沿着这个峡谷据险而守, 同时负责坚壁清野。 而此时我军正迅速朝腊子口方向运动, 如果我军不能迅速拿下腊子口,形成僵局的话, 鲁大昌的主力可以及时支援腊子口。】
【同时杨土司的军队可以从左边袭扰,或者断我们的后路,等到右侧的敌军主力到来,左右夹击, 那就无力回天了。】
天幕下,明朝。
朱元璋看着这严峻的态势,眉头紧锁:“前有坚城天险,侧有虎狼之师,后有追兵将至……这腊子口,简直是个死局!”
刘伯温此时也是紧皱眉头,“关键此时刚刚经历分裂,没多少兵可用,一旦陷入僵局,腹背受敌,插翅难飞了!”
两人看着这一幕,深深的叹了口气。
【但意想不到的是, 患难之际, 居然还有人愿意出手援助。杨积庆可不是一般的土司, 而是心怀时局的开明首领。】
【他并没有遵从敌军的命令, 而是反过来积极帮助我军, 他命令部队不许出击, 同时派出人修桥补路, 帮助我军快速行军, 在崔谷仓, 他拿出了三十万斤小麦支援我军。当然我军也留下了部分银元和借条。在杨积庆土司的护送下, 我军得以快速通过。】
天幕下,三国,蜀汉。
刘备脸上露出欣慰与感慨的神色:“真乃义士也!于危难之际,雪中送炭!这三十万斤粮食,修桥补路之情,不仅是物资的援助,更是道义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信然!”
诸葛亮亦颔首道:“杨土司深明大义,不拘于一时之利害,其眼光长远,令人敬佩。”
【另一边,收到鲁大昌命令的梁应奎率领的两个营赶到敌六团所在地, 敌六团团长说, 前一天发生的小规模接触战没有什么大事, 于是梁应奎朝腊子口继续前进, 可没过多久就听到了背后急促的枪声。】
【不久过后, 一堆残兵败将就朝他跑过来了, 原来我军一个绕后, 隔断了他们前线部队以及团部的联系, 战局开始呈现一边倒, 腊子口南边的山头基本被我军占领。】
天幕下,唐朝。
李靖眼中精光一闪:“好!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正面吸引注意,奇兵已断其后!这手迂回作战,在后世部队身上已经致臻化境”。
【等梁应奎到达腊子口,鲁大昌了解情况后, 命令其死守腊子口, 并说已经派出的特务团前来增援, 大约第二天天亮就能够到。】
天幕下,汉朝。
刘邦冷笑一声:“援军明日方到?远水难救近火!鲁大昌此刻已是慌了手脚,只能空言鼓励,画饼充饥。怕是自己要跑了!”
张良听了刘邦的吐槽,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根据他们的传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而我军这边,负责攻占腊子口的部队, 依然是四团。虽然一路经历了无数血战, 但腊子口的险峻还是令四团印象深刻。】
【腊子口是崇山之间的一条险峻峡谷, 当时山口只有30多米宽, 两侧绝壁高七八十米, 几乎与地面垂直。腊子河在峡谷中穿行而过,河虽然不宽, 但是比较深, 比较急, 没办法淌水过去, 过去的唯一路线是一座小木桥。】
【但木桥东头是一片开阔地,由一个机枪排防守,其中有一挺是重机枪。紧接着是敌人的防御工事, 防御工事背后贴着山体, 修建了碉堡群,】
天幕下,各朝代的名将们看着天幕上展现的腊子口实景地形图,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明朝,徐达面色凝重:“如此天险,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狭窄谷口,唯一木桥,桥头开阔地完全暴露于敌火力之下,加之重机枪封锁,碉堡拱卫……这,这如何能攻得上去?”
【由于两岸的垂直绝壁, 尤其是桥西头的绝壁, 我军如果想要通过腊子口, 那必须先通过小桥。】
天幕下,三国,蜀汉。
诸葛亮放下羽扇,语气沉重:“绝地!真正的绝地!敌军只需固守碉堡,以机枪火力覆盖桥面,纵有千军万马,亦难越雷池半步。四团虽勇,此番恐也要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
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他们仿佛能看到,英勇的战士们,将要面对的是怎样一道天险。北上之路最后的屏障,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就在这险峻的腊子口,拉开了惊险的序幕。
http://www.c8e.cc/34361/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