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开局三妻,从寒门到九元及第! >第三十三章 这答卷能安邦定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三十三章 这答卷能安邦定国!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贡院之内,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考场里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紧张感,在收卷的钟声响起后,终于散去。一张张写得满满当当,或是干脆空着,又或是涂得一塌糊涂的卷子,被衙役们收了起来,送到了后方的评卷房。

  评卷房里,灯火通明。

  好几名考官坐得笔直,面前的考卷堆得像小山一样。

  坐在主位上的,是这次院试的主考官,京城来的都察院御史,张怀德。

  张御史五十多岁,头发有些发白,长相严肃,一双眼睛里全是审视。他跟望江县的刘大老爷是老朋友,最看重真才实学,一辈子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只会背书,说空话的读书人。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卷子,才看了两行,就皱起了眉头。

  “王者当行仁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老一套的空话。

  他把卷子扔到一边,又拿起一份。

  “天灾非人力可抗,唯上体天心,开恩科,赦天下……”

  更是胡说八道。

  一份,两份,十份……

  张御史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差。他面前那堆卷子,被他一份份翻过,又一份份嫌弃的丢开。屋子里这么多卷子,竟然没有一份能让他满意的。

  大部分都是些“朝廷该如何”、“皇上该如何”的空话,好像他们不是来考试的,是来给皇帝上课的,一个个眼高手低,想的都不现实。

  “唉……”

  一声失望的叹气,在安静的评卷房里响起。

  “难道我大乾的读书人,就剩下这点本事了?一个县的人才,竟找不出一个能用的?”

  他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心里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就在他准备把剩下的卷子交给副考官去批,自己休息一下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中扫到了一份被压在最下面的卷子。

  那份卷子,卷面特别干净,字迹也跟别人不一样。没有一点涂改,每个字都写的刚劲有力,透着一股自信。

  光是这字,就让张御史烦躁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下意识的把那份卷子抽了出来。

  当他的目光,落到卷子开头最显眼的地方时,他有些疲惫的眼睛,猛的一亮!

  那里,没有啰嗦的开场白,也没有引用古书的废话,只有十六个写的很有力道的大字!

  县建义仓,乡设粮点,春贷秋还,以丰补歉!

  短短十六个字,却好像带着一股力量,狠狠撞进了张御史的心里!

  他那原本靠在椅子上的身子,一下子坐直了。

  “县建义仓,乡设粮点……”他低声念着,那双本来有些浑浊的眼睛,在这一刻,亮得吓人。

  好大的口气!

  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他立刻屏住呼吸,着急的逐字逐句往下看去。

  “窃以为,州县粮荒,其根有三。其一,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小农破产,沦为佃户流民,此乃祸根;其二,民间私贷,利滚利,青黄不接之时,一斗米之贷,秋收或需还一石,百姓被榨干最后一滴血,此乃病根;其三,官府调控失灵,丰年谷贱伤农,灾年粮价飞涨,官商勾结,囤积居奇,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此乃死根!”

  “好!”

  看到这里,张御史再也忍不住,低喝了一声!

  这哪里是普通的文章,这简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乱世的毛病!别的考生,只会把粮荒怪到老天爷头上,而这个考生,却直接指出了土地、高利贷、官府不管事这三个最大的根源!

  祸根、病根、死根!

  这三点,句句都说到了王朝弊病的核心!

  张御史只觉得一股热血往上涌,他强压下心里的激动,继续往下看。

  点明问题之后,文章的写法一转,开始围绕那十六个字,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何为县建义仓?不只是为了防备灾荒,更为了稳定粮价!丰年,官府用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多余的粮食,防止谷贱伤农;灾年,用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开仓卖粮,压制飞涨的粮价,让那些囤积粮食的奸商没钱可赚!”

  “何为乡设粮点?义仓的粮食,不能只堆在县城,要分散到各个乡里。每个乡设一个粮点,由德高望重的乡绅和官府的书吏一起管理,账目两边核对,每个月贴榜公布。这样既方便了百姓,也能防止管仓库的贪污,让救命的粮食,能真的到百姓手里!”

  张御史看得心头一震!

  稳定粮价!防止贪腐!这两个朝廷吵了几十年都没解决的问题,竟然被这个考生用这么简单明白的办法,给出了方向!

  他的呼吸,已经开始变得有些急了。

  “何为春贷秋还?这是从那些放高利贷的豪强手里抢生意的好办法!每年开春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乡里的粮点可以开仓借粮。只要是本村有户籍的农民,都能凭户籍文书,借够一季的口粮。秋收之后,只要多还一成就行。这样,老百姓就不用被高利贷剥削,可以安心种地了!”

  看到这里,张御史的手,已经开始微微发抖。

  跟豪强抢生意!

  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千百年来,朝廷不是没想过办法,但都失败了。可这个考生的方案,却把官府的信誉和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用极低的利息,从根子上,挖断了那些地方豪强赚钱的路子!

  这办法太狠了!

  他看到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

  “何为以丰补歉?这是国家大计!天下所有州县,都用这个办法。遇到一个地方有灾,可以从旁边丰收的州县,调运义仓的粮食,平价卖过去救济。朝廷在中间统一调度,用丰收年的多余,补上灾年的缺少。这样来回几次,不出几年,天下的粮仓就都满了,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文章的最后,甚至还详细的写了推行这个政策时,怎么定借贷的规矩,怎么建立监督机制防止官员贪污,怎么处理烂账,甚至连启动资金怎么从查抄贪官豪绅的罚款里出,都考虑得清清楚楚!

  逻辑严密,考虑周全,一环扣一环,找不到一点漏洞!

  这哪里是一个秀才的空想!

  这简直是一份可以直接送到皇帝面前,足以安定国家,改变大乾王朝命运的完美奏章!

  “咚!”

  看完最后一个字,张御史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他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激动,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周围几个昏昏欲睡的考官被他这一下吓了一跳,全都吃惊的看了过来。
  http://www.c8e.cc/35184/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