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初露锋芒
推荐阅读:
小神禹月初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乱虎春秋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炮灰攻略
圣眷正浓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将此藐视科场、栽赃陷害之徒,给我拖出去!”考官的手,指向了瘫软在地的魏平,声音如同寒冰,“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并将其劣迹上报其家乡县衙,令其枷号示众一月!”“不!不要!考官大人饶命啊!”魏平终于崩溃了,他哭喊着,想要抱住考官的腿,却被兵丁像拖死狗一样,架起胳膊就往外拖。
他绝望的哭喊声,在贡院上空回荡,让每一个听到的考生,都心中一寒。
整个考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雷霆手段给震住了,再看向齐文昊的眼神,已经从刚才的惊疑,变成了深深的忌惮和敬畏。
这个来自望江县的案首,不仅有才,更是个不好惹的狠角色!
风波平息,考官深深地看了齐文昊一眼,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随即转身喝道:“继续考试!再有作奸犯科者,魏平就是下场!”
齐文昊从容坐下,对着远处投来佩服目光的柳乘风,微微颔首,随即收敛心神,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了考卷之上。
此事如同一阵风,很快便传到了贡院深处的巡抚大堂。
负责监考的几位高官,都听取了手下的汇报。
“这个齐文昊,有点意思。”李侍郎放下手中的茶杯,清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临危不乱,反手为攻,逻辑清晰,滴水不漏。是个好苗子。”
他身旁的幕僚张承躬身道:“大人说的是。此子不仅有才,更有胆魄和手段,非寻常书生可比。”
而在另一边,副主考官王御史的脸色,却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那魏平的父亲“仁心堂”东家,每年都给他送上厚礼,是他关系网中的一员。他本想借着魏平,给齐文昊一个教训,却没想到,这个他眼中的棋子,如此轻易地就被对方反杀了,还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哼,不过是些哗众取宠的乡野伎俩罢了。”王御史冷哼一声,端起茶杯,掩饰住眼中的阴鸷,“科举大考,看的终究是文章。文章不行,再多手段,也是枉然。”
他心中对齐文昊的恨意,又深了一层。
风波过后,乡试继续进行。
两天的考试,转瞬即逝。终于,到了决定最终命运的第三场。
策论。
这是最考验一个读书人经世致用之学问的科目,也是主考官最看重的一环。
当那写着策论题目的木牌,被兵丁高高挂起时,整个贡院,数千名考生,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偌大的考场,死一般的寂静。
只见那木牌之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
“论黄河水患之策。”
黄河!自古以来,便是悬在王朝头顶的一把利剑。其水患之复杂,牵扯之广,历朝历代都束手无策。让一群连省城都没出过的秀才,去论这等国家大事,这题目,实在是太大了,太偏了,也太难了!
无数考生看着这题目,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手脚冰凉,三年的苦读,仿佛在这一刻,都成了泡影。
人群中,柳乘风也是眉头紧锁,显然也被这道题给难住了。
唯有齐文昊。
在看到那几个字的瞬间,他那一直古井无波的眼中,骤然爆射出一道前所未有的璀璨精光!
来了!
从勘察望江县水文,到绘制整条流域的河道图,再到结合博士论文中那些先进的水利知识……他准备了太久,等待了太久!
这道题,对别人而言,是绝境。
对他而言,却是通向青云的,唯一道路!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开始研墨,铺开宣纸。
他没有马上动笔,而是在脑子里飞快地思考。他把后世那些成熟的水利工程知识,拆开,揉碎,用这个时代的人能听懂的话,重新组织了一遍。
笔尖落在了纸上。
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先引用圣人的话,而是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天下治水,皆言堵,臣以为,堵乃下策,疏为上策。”
这一句话,就跟所有人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他写道,黄河之所以越治越乱,就是因为朝廷只知道在下游不停的加高河堤,这就是堵。可河水带着泥沙,河床一年比一年高,最后成了悬在头顶的河,堤坝越高,一旦决堤,危害就越大!这根本就是饮鸩止渴!
“想治水,必先治沙。想治沙,必先固土。”
他的思路,直接跳到了千里之外的黄河上游。
他写道,治理黄河的根本不在下游,而在上游!必须下令,在黄河两岸大量种树种草,用草固定泥沙,用树林养护水土。只有上游的泥沙少了,河床才不会继续升高。
这,才是疏通的根本!
光是这个观点,就已经超出了在场所有人的想象。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齐文昊笔锋一转,又写下了一个更大胆的方案。
“大禹治水,在于疏导。臣以为,当效仿先贤,于黄河下游,另开数条分洪河道!”
他提议,在黄河下游地势低的地方,划出一大片土地作为蓄洪区,同时再挖几条新的河道用来分流。一旦发大水,就立刻打开闸门,把洪水引到蓄洪区和新河道里去。
这样一来,就算洪水再大,也能保证主河道的大堤不出事!
写到这里,齐文昊的呼吸都快了一些。他知道这个想法在这个时代听起来有多疯狂,需要的人力物力简直无法想象。
但他没有停。
他知道,真正能让那些考官,特别是主考官李侍郎看上眼的,还在后头。
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东西——水患预警。
“水患的可怕,不在于水大,而在于来得太突然。”
他详细的写道,应该沿着黄河,从上游开始,每隔五十里,就建一个“水文站”。派专门的官员,一天到晚的观察水位、水流速度和水里的含沙量,并且全都记录下来。一旦发现上游水位暴涨,就立刻用传送军情的八百里加急,把消息一层层传到下游去。
这样,下游的官府就能提前好几天,甚至十几天,知道洪水要来了。
这几天的时间,足够组织老百姓带着家当撤到高处,也足够官府提前加固堤坝,准备粮食,做好一切准备!
把天灾的损失,降到最低!
疏堵结合,是治本。
分洪泄洪,是防汛。
水文预警,是抢占先机!
三个核心的观点,一层套着一层,组成了一套完整又周密的治河方案!
http://www.c8e.cc/35184/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