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公社改制先行者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一九七八年的春风,带着一丝与往年不同的躁动气息,吹遍了华夏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些酝酿已久的变革,也如同地下的春笋,开始悄然顶破板结的土层。
关于农村政策可能出现松动的风声,通过各种渠道,隐隐约约地传到了百家镇。
公社的干部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既有期待,也有疑虑。
“听说有的地方,已经在悄悄搞‘包产到户’了?”
“真的假的?那不是走回头路吗?风险太大了吧!”
“可不嘛,弄不好要犯错误的!”
“但是你看咱们公社,虽然比别处强,可这大锅饭吃到头,积极性到底还是有限啊。农忙的时候还好,农闲时,总有人出工不出力。”
“诛书记肯定有想法,看他最近老是看文件,琢磨事儿。”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公社书记办公室。
诛皎确实在琢磨,而且琢磨得很深。
他面前摊开着最新的《人民日报》和几份内部传达的文件,字里行间,他能清晰地捕捉到那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风正在不断加强。
他知道,那场将彻底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伟大变革,已经箭在弦上。
历史的机遇,再次摆在了面前。
是等待观望,还是敢为人先?
对诛皎而言,这根本不是一个选择题。
他重生归来,苦心经营近三十年,为的就是抓住这样的历史节点,带领百家镇乘风而起。
几天后,诛皎主持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公社党委扩大会议,参会者除了党委成员,还有各生产队的队长、老党员代表和部分群众代表。
会议的气氛有些凝重。
诛皎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今天把大家请来,是讨论一件关系到咱们百家镇今后怎么走、乡亲们日子能不能更上一层楼的大事。”
他拿起一份文件,扬了扬:“最近的政策风向,大家可能也听到了一些。中央鼓励咱们解放思想,探索更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生产管理方式。总的一句话,就是要让地里的产出更多,让咱们社员碗里的饭更满,口袋里的钱更鼓!”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书记,您的意思是……真要分田到户?”一位老队长试探着问,语气里带着担忧,“这可是个大政策,万一……”
“不是简单的分田到户。”诛皎打断了他,语气沉稳而清晰,“我提议,咱们公社,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搞一个‘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
“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新鲜词让众人都愣住了。
“对!”诛皎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百家镇地图前,拿起木棍指点着,“我的想法是,不搞一刀切。咱们选择条件成熟的几个生产队,比如一队、三队和五队,作为试点。”
“具体怎么搞?”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
“就是把生产队的土地,按照人口和劳力情况,公平合理地承包给各个农户家庭。”诛皎详细解释道,“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规定承包年限,比如三年或者五年。承包期内,土地由农户自主经营,除了必须完成按照国家征购任务折算的定额上交粮食外,剩下的收成,全部归承包户自己所有!”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诛皎的声音铿锵有力,“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剩下都是自己的?那要是肯下力气,把地种好了,岂不是真能多打粮食,多赚钱?”
“那肯定啊!这可比现在记工分、年底分红的劲儿足多了!”
“可是……这能行吗?上面能同意?”
“风险不小啊,万一政策变了……”
兴奋、期待、怀疑、担忧……各种情绪交织在会场里。
“安静!听书记说完!”陈大壮吼了一嗓子,维持秩序。
诛皎双手虚按,待会场稍微安静后,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有顾虑。所以,我们才要先搞试点!成功了,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出了问题,我们及时纠正,影响也控制在最小范围。”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愿意立下军令状!这个试点,由我亲自抓,出了任何问题,我诛皎负全部责任!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肃:“试点队的选择,必须是自愿的。承包方案必须经过社员大会充分讨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绝不允许强迫命令,也绝不允许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谁敢在这个问题上动手脚,别怪我诛皎不讲情面!”
他最后说道:“是继续守着大锅饭,吃不饱也饿不死地混日子?还是冒着一点风险,搏一个粮满仓、钱满兜的好光景?这个选择权,我交给试点队的每一位社员同志!大家回去,认真讨论,三天后,各队投票决定!”
会议在激烈而复杂的议论声中结束。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百家镇都沉浸在一种空前热烈的大讨论中。
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饭桌炕头……人们都在谈论着“承包”这个话题。
争论异常激烈。
老成持重的人担心政策反复,害怕担风险。
年轻人、劳动力强的家庭则摩拳擦掌,看到了摆脱束缚、大干一场的希望。
最终,投票结果出来。
一队、三队和五队,超过八成五的社员,同意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
消息传开,有人欢呼,有人观望,也有人暗自捏了一把汗。
诛皎雷厉风行,立刻组织工作组进驻试点队,协助他们丈量土地,评定等级,制定详细的承包方案,并张榜公布,反复征求社员意见,直到绝大多数人满意为止。
当一份份盖着公社和生产队红印、写明了承包地块、面积、年限和上交任务的合同,被郑重地交到试点队社员手中时,许多老农的手都在颤抖。
他们摸着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摸着沉甸甸的希望。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试点队的田野里,景象与往年截然不同。
天不亮,人们就扛着农具下了地,不再是等着生产队长敲钟派活,而是自觉地来到自家承包的地里。
精耕细作,舍得下本钱,一家人老老少少齐上阵,恨不得把每一分力气都使在自家的田垄上。
那劲头,那精神面貌,让非试点队的社员看了,都暗暗心惊和羡慕。
诛皎时常会到试点队的地头转转。
他看着那些挥汗如雨的身影,看着那被侍弄得格外精细的庄稼,心中笃定。
他知道,生产力的解放,一旦开了闸,就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百家镇的这一步,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而这,仅仅是他宏大蓝图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http://www.c8e.cc/36278/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