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匿名举报再出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夜色浓稠如墨,万籁俱寂。诛家村早已沉入梦乡,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划破冬夜的宁静。
诛皎家的小屋里,油灯却还亮着微弱的光。
窗棂被厚布严严实实地遮挡住,确保没有一丝光亮泄露出去。
陈兰兰怀着身孕,早已在里屋安睡,呼吸均匀。
外屋的炕桌上,铺开着那个记录着符号和缩写的小本子,旁边是几张粗糙的毛边纸,还有一支毛笔,一方旧砚台,里面是新研的浓墨。
诛皎坐在炕沿,身形在跳跃的灯影下显得格外沉静。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目凝神,将脑海中所有关于张副乡长的信息,再次梳理了一遍。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疑点……如同清晰的画卷,一一展开。
他要将这些分散的线索,编织成一张逻辑严密、指向明确的网。
再次睁开眼时,他的目光锐利如刀。
他没有用自己惯常的右手,而是深吸一口气,生疏地换上了左手。
他尽力改变笔迹,让字迹显得笨拙、僵硬,带着一种刻意模仿文化水平不高者书写的特征,每个字的笔画都带着一种不自然的停顿和扭曲。
他写得很慢,很小心,力求每一个字都无法与自己的真实笔迹产生关联。
信的内容,他反复推敲,力求言简意赅,直击要害,不带任何个人情绪,只陈述事实和疑点。
“尊敬的县纪委领导:
现反映百家镇副乡长张贵田同志可能存在以下违反纪律的问题,请组织核查。
一、纵容亲属吃空饷。其侄张建功,挂名在镇农机站,长期不在岗,照领工资。此事农机站部分职工可证实。
二、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谋利。去年春耕化肥紧俏时,张贵田利用分管调配职权,将部分计划内化肥指标,违规批给其连襟王福海经营的‘利民农资店’(该店无实际经营能力),王福海转手高价倒卖,牟取暴利。此事供销社负责化肥调拨的同志应知情。
三、生活作风奢侈,收支明显不符。其家庭日常用度远超其夫妻二人工资收入,近期家中添置缝纫机、上海牌手表等贵重物品,来源可疑。其妻常向人炫耀,邻里多有议论。
四、插手集体企业,安排亲属。镇砖瓦厂负责人系其表弟,在原料采购等环节可能存在利益输送,往来运输司机反映需额外‘打点’。
以上情况,虽为群众反映,但并非空穴来风。张贵田同志作为党员干部,其行为已引起群众不满,损害组织形象,影响政府公信。恳请上级领导派人深入百家镇,明察暗访,核实情况,严肃纪律。
一个关心党风党纪的普通群众
一九五四年冬”
写罢,诛皎又仔细检查了两遍。
确认没有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信息,字迹也完全陌生,内容上既有具体指向,又留有余地,用的是“可能存在”、“群众反映”、“请组织核查”等措辞,符合匿名举报的常规。
他将毛边纸小心折好,塞进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没有任何标识的普通信封里。
信封上,他用同样生涩的左手笔迹,写下收信地址和单位:“中国共产党凤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亲启(绝密)”。
寄信人地址,他空着,什么也没写。
做完这一切,他吹熄油灯,屋内陷入一片黑暗。
他没有立刻睡觉,而是在黑暗中静静坐着,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等待着黎明。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诛皎如同往常一样起床,对陈兰兰说要去邻乡的一个合作社交流学习养殖经验,可能晚上才回来。
陈兰兰不疑有他,细心替他准备好干粮和水。
诛皎背上布兜,踏着晨霜,离开了诛家村。
他没有去邻乡,而是绕道走上了通往更远一个邻县——平川县的道路。
他需要找一个完全陌生的邮局,寄出这封至关重要的信件。
一路上,他脚步匆匆,神情警惕,留意着是否有人跟踪。
寒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但他心中却一片冷静。
几十里山路,在他脚下仿佛缩短了距离。
中午时分,他抵达了平川县城。
县城比百家镇所在县城要小一些,街上行人不多。
他没有耽搁,直接找到了县城的邮局。
他没有进去,而是在邮局外面不远处的一个街角耐心等待着,观察着进出邮局的人群。
直到看到一个穿着破旧、步履蹒跚的老农,颤巍巍地将一封信投进邮局门口的绿色邮筒,然后离开,周围再无他人注意时,诛皎才迅速行动。
他压低帽檐,快步走到邮筒前,趁着左右无人的一瞬间,将那个装着举报信的信封,迅速而准确地塞入了投信口。
整个过程,不过两三秒钟。
他没有回头,立刻转身,混入不远处一条小巷的人流中,消失不见。
如同一个最普通的过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寄出信件,如同将一块石头投入深潭。
他知道,涟漪必将荡开。
剩下的,就是等待。
等待那来自组织的力量,去涤荡那些隐藏在阳光下的污浊。
他走在回村的路上,脚步变得轻快了一些。
北风依旧凛冽,但天际的云层似乎薄了一些,透出些许微光。
他完成了反击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
接下来,他将回归合作社副社长的身份,继续带领社员们搞生产,抓副业,静观其变。
他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尤其是在这个万象更新、强调纪律的年代。
http://www.c8e.cc/36278/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