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胡惟庸案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天幕的调侃并没能缓解洪武年间的朝廷氛围甚至加重了老朱对群臣的猜忌,当然也对骄兵悍将的忌惮。

  “好的很呢,好的很,二虎,从咱之下所有大臣,无论是谁,无论他是什么背景都可以彻查”

  “咱要把你们这些人全都查个底朝天”

  “是,上位”

  此时的二虎,按官职依旧是检校,在锦衣卫还没正式成立之时,拥有监察天下的权利,只需对老朱负责。

  是盘踞在洪武朝上的一把尖刀,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当然随着空印案的落幕,朱标与朱元璋在为政观念上的冲突也产生了。

  由于老朱的经历,对于贪官污吏,老猪的手段干脆利落就是杀只要贪污超过60两就直接剥皮萱草,那是真的把大城的皮都扒了,其中比较有名的就像蓝玉。

  甚至蓝玉的皮还被保存了200多年,直到明末蜀王府被张献忠攻破,才撕毁了这张皮。

  ……

  蓝玉的一众战友此时都带着同情的神色看着蓝玉,也就是如今他正随着他姐夫北伐,暂时还回不到应天。

  “蓝小二看到没有?你竟然还能活了200多年,蛮牛逼的”

  “平保儿给老子滚蛋,信不信老子揍你!”

  如果说这空印案是老朱对于某人遗老遗少的围剿,那么接下来的胡惟庸案就是对淮西党人的围剿,对大明开国勋贵的绞杀。

  “都他妈给咱看天幕”

  老朱内心一阵无语,这天幕好是好,但怎么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

  随着大明集团成功上市,接下来就到了令人心动的排排坐分果果的环节,其中大明开国六公24侯还有两位伯爵是第1批享受功劳股份的家族。

  这几十个家族入主之后,老朱不仅要每年给他们分钱,同时还要给他们官职,但老朱这个人吧,因为自身的经历,所以小农思想方面还是比较深厚的。

  认为家业就应该传给儿子,供养这几十个家族他觉得有些多了。

  但没办法,已经分配好爵位,想要把他们搞下来,还是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才行,而胡惟庸案正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此时老朱面对一众兄弟勋贵的目光依旧不怂,反正每个人都想上高位,只要他还是大明的皇帝,那么总是能挑选出优秀的人才。

  随着老朱顺利晋升皇帝老朱的身份,也彻底变为了天下之主,同时,曾经一同打江山的兄弟,也就变成了手下。

  这心态上的转变是很大的。

  不过此时淮西勋贵,依旧保持着面子上的和谐,有老大哥李善长坐镇,淮西勋贵至少,没有反上天。

  当然由于老大哥李擅长参加红巾军的时候,年纪比较大了,所以大明建立之后,他也到了晚年,做了六年的丞相之后,也就把位置交给了他的学生兼老乡胡惟庸。

  而此时的胡惟庸在接了老师的班之后,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有丞相民愤与实力的权臣。

  是的,老朱这位皇帝还有一桩天大的功绩,那就是废除了传承上千年的宰相之位。

  “这不是胡闹吗?”

  “丞相的设立本来就是为了辅佐皇帝,这千古一帝倒好,竟然直接把丞相这个位置废掉了?”

  天幕之下的文人还有想成为丞相的文人们都怒骂朱元璋。

  毕竟,当官肯定要有一个追求的,不说有多么伟大,但在级别上都是想要进步,而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自然便是丞相,结果朱元璋这个千古一帝倒好,竟然直接废掉了丞相这个职位?

  简直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

  很好,作为淮西二代目的胡惟庸在上位之后,也走向了权臣的老套路,打压异己,总揽朝政,权势增长的同时,也威胁到了朱元璋的权力。

  甚至还打算毒杀朝廷上的另外一股势力,浙东党人的头目同时也是勋贵的刘伯温。

  当然这位在民间之中,实力远远强于诸葛亮的大能在大明开国的战争之中贡献并不是十分突出,但也是一位伯爵,同时也因为自身的学识以及名望成为了浙东党人的头目。

  天幕之下的立马下跪,此时还是洪武三年,胡惟庸暂时还没登顶,刘伯温那双智慧的眼神似乎看穿天幕以及自己的下场之后,赶忙向朱元璋提出弃骸骨,只不过老朱并不买账,让他继续留下来干活。

  当然类似的事情在胡惟庸掌权之后做过了很多很多,干涉军政影响升迁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多多少少都被胡惟庸染指,李上场看到胡惟庸如此嚣张之后,也是无奈了。

  毕竟跟随老朱十几年,也知道老朱对权力的欲望。

  “父皇如今这些事情都还没发生,想来胡大人也没有谋逆之心”

  朱标站了出来赶忙劝和,在这方平行时空之中朱标并没有被选到天幕之上,不过看着几年后的自己,想来还算健康。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无意欲在撩拨朱元璋的神经

  其中扣押占城国国使,更是被他嫁祸给了同为开国伯爵的汪广洋,于是乎,老朱对胡惟庸是彻底失望了。

  当然也借这个机会顺手处决了汪广洋。

  Looking in my eye.! why? tell me why baby why?

  汪广洋怒视着胡惟庸,尽管有太子在这说和但他还是有的是手段来搞胡惟庸的。

  走着瞧吧,咱们慢慢玩。

  上位我不敢对付,但还不敢收拾你吗?

  同时在洪武13年,老朱炮制了小太监云奇举报胡惟庸谋反私藏甲胄。

  有了这一个由头便可以开始检查,开始大兴冤狱。

  当然其中也有不冤的,但没办法,你们正好处在淮西党人势力范围之中,老朱顺手扬了。

  老朱的狠辣是触目惊心,而其中的御史中丞涂节见到形势不妙。

  也顺手举报胡惟庸养士兵通窝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违法行为,很好,经过朱标的查处,暗线已经坐实胡惟庸被诛连,当然此时老朱是想继续将案情扩大化,只不过被朱标志止住了。

  此时的天幕正在播放着他与老朱的冲突。

  天幕之上,朱元璋对太子朱标谆谆教诲,并且为他讲述荆棘的典故,其中的劝诫颇有哲理,但更吸引统治者的是其中的一句话。

  “标儿,你且看这大名天下,奉天殿上血流成河,可咱的大明却在蒸蒸日上”

  “一家哭总比一省哭好,咱处决这些骄兵悍将,贪官污吏对大明对于百姓乃至对我们朱家的传承,那都是天大的好事”

  “为父从战争年代走来。一生披荆斩棘,将会为你斩除一切荆棘,会给你留下一个繁荣昌盛,吏治清廉的大明”

  “到时候无论你是想做圣君还是想平反,冤案一切都随你,不过在这之前得先由为父帮你铲除了,你成为圣君之路上的荆棘”

  朱元璋又如何舍得怒骂自己是好大儿呢?

  此时天幕似乎感受到天幕之下一众太子皇子心碎的声音。

  咦~

  好浓的一股酸醋味!
  http://www.c8e.cc/36400/3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