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第401章 恭迎,皇长孙回宫!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01章 恭迎,皇长孙回宫!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此时,听着马皇后的斥责,齐泰第一个站出来厉声驳斥。

  他本是洪武十七年进士,从未见过大明首位皇后。

  即便如今眼前之人与皇后容貌毫无二致,在他心中,也不过是形似罢了。

  怎可能是真正的皇后?

  不过。

  先前见锦衣卫都指挥使都对那人俯首听命,他不敢发声。

  可如今,殿下竟被人当众斥责。

  身为师长,身为新任兵部尚书的授业恩师,岂能袖手旁观?

  然而。

  奇怪的是。

  就在他脱口而出“大胆”二字之际。

  身后,方孝孺却猛然拽了他一把。

  他愕然回头,环视四周,只见所有人的目光皆朝他投来。

  其中有孔讷、有耿炳文、有练子宁,还有诸多他自以为站在自己一方的同僚。

  可此刻,他们全都以一种诡异而复杂的神情注视着他。

  甚至,连朱允炆也是如此。

  他顿时浑身一震,如坠冰窟……

  正欲再言。

  却见寒光一闪,蒋琥的佩刀已然出鞘,直劈他的脖颈而去!

  “住手!”

  朱允炆惊骇失色,厉声喝止。

  可蒋琥置若罔闻,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意,令满殿文武心头一凛。

  “给我拿下他!”

  眼见局势失控,自己的老师竟成刀下之靶。

  朱允炆怒挥大袖,再不遮掩。

  顷刻间,整个大殿陷入混乱。

  可是……

  就在此时——

  “报——!”

  一道声音由远及近,充满激动与欣喜。

  众人纷纷转头,齐齐望向殿后。

  “找到了!找到了!”

  “皇上现身了!”

  那声音自午门外传来,穿过奉天门时已带回响,直贯大殿。

  此言一出,百官脑海如擂重鼓,齐齐跪伏在地,连呼吸也为之停滞。

  朱允炆更是双腿发软,几乎瘫倒。

  然而——

  那传信之人浑然不顾周遭异样氛围,也不待人询问,再度高声疾呼:

  “吉人自有天佑!”

  “皇爷亲下钟山……”

  “携皇长孙朱雄英归来!”

  “万民欢腾!”

  又是一记惊雷炸响!

  “噗通”一声,朱允炆再也支撑不住,双目圆睁,满脸骇然地望向前方,身躯剧烈颤抖。

  “不可能!”

  “绝不可能!”

  他几近癫狂,双眼瞬间染上血红。

  “这绝不会是真的!”

  内心咆哮如狂涛怒浪。

  而此时,满朝文武也终于回过神来,心神剧震,难以自持。

  “皇爷?”

  “真的是皇爷?”

  “连皇长孙都出现了?”

  心思敏锐者,已悄然将目光投向朱允炆。

  马皇后则猛然转身,神色终于舒展,如释重负。

  然而——

  不知是怒极攻心,还是仓皇失措,

  “谎报军情!”

  “谎报军情!”

  “格杀勿论!”

  他嘶声怒吼,杀机毕露。

  但这一次,无人应命。

  因为——

  那信使第三句话,再次震动朝堂!

  “皇爷于钟山行宫设宴,犒劳黎庶!”

  “普赏一月,与民同乐!”

  “为庆贺皇长孙返宫,皇上亲颁谕旨……大赦天下!”

  “另——”

  “皇上特命,皇长孙先行入宫,总揽政务!”

  “凡我大明臣工……”

  “俱,恭迎皇长孙回宫!”

  话音未落,几名飞驰而至的信使已抵达奉天门,齐齐站定。

  他们面向承天门方向,声音嘹亮如钟,再次响彻云霄。

  这一次,是阔别十年之后,紫禁城宫墙的回响。

  “恭迎……皇长孙回宫!”

  下一瞬——

  承天门外,一道挺拔的身影,正从高阶之上缓缓走来。

  露出一张曾被万人熟识、却又久违十载的面容。

  他一步一阶,自承天门石阶显出身形,穿越廊庑,跨过午门,步步登临……

  直至立于承天门前。

  身影甫定。

  刹那之间,殿前禁军、锦衣卫、乃至仪鸾司将士,无不面露震惊、狂喜之色!

  须臾间,众人似被无形之力牵引,纷纷跪伏于地……

  “恭迎……皇长孙回宫!”

  此刻。

  朱雄英凝望着眼前这一幕,心潮激荡。

  感受着天地间前所未有的自在,以及这副躯体中,迥然不同的气息流转。

  他眸光沉静,波澜不惊。

  遥遥望去,大殿之上,朱允炆已瘫软在地,百官神色愕然。

  那声音依旧温和如初。

  “平身!”

  一切,恍若梦境。

  从昨日至今晨,不过十二个时辰。

  然而其间所发生的种种奇事,转折离奇,竟仿佛比寻常一年所历更为繁复、惊心。

  此时此刻,群臣凝望着那道身影,眼中仍残留着未褪的震撼。

  相较马皇后的骤然现身,这位皇长孙,早已非首次现身于大明朝堂。

  甚至,此次皇爷神秘失踪、震动京师的悬案,亦因他而起!

  因此,众人虽惊,却不再感到难以置信。

  但——

  心头仍有一丝恍惚……

  回想起这半年来所经历的一切,以及大明江山翻天覆地的变革,那位皇长孙自始至终,仿佛被浓雾笼罩,看不真切。

  在场诸臣,并非无人期盼他的归来,也并非无人憎恨他的存在。

  然而,无论立场如何,每当他现身,或悄然隐退,周身总萦绕着一层难以捉摸的神秘。

  正因这份神秘,许多人总觉得他遥不可及。

  遥远得如同昙花一现,是大明史册中无法解释的谜团。

  直至昨日,皇爷大张旗鼓,召集数万百姓围观,更以格物之学的“成果”为名,昭告天下迎接皇长孙归位。

  不止黎民,就连朝中文武,心中也弥漫着一种虚幻之感。

  最终,反倒是皇爷就此消失,举国震荡,大明几近陷入内乱之际,众人反而感受到一丝真实。

  至于那位皇长孙,其身影,似乎愈发缥缈难测。

  直到方才,二皇孙朱允炆借机发难,竭力抹去皇长孙在大明留下的所有印记。

  什么财政三策、黑土垦殖、军制革新、扫除草原边患……乃至科举引入格物之学,皆在其列。

  凡此种种,只要被朱允炆一一废止,皇长孙在这片江山上的痕迹,便将日渐淡薄,乃至彻底湮灭!

  唯有如此,他们这些倚赖旧制的臣子——包括衍圣公孔讷、齐泰、方孝孺等因朝廷选士制度而得利的集团——才能重新找回熟悉的安逸。

  大明,不需要如此多的变革!

  正如……

  大明,根本不需要那个所谓的皇长孙!
  http://www.c8e.cc/36502/6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