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这叫民意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踏碎凌霄日,棒染诸佛血!
精灵:每天一个随机天赋
错爱成瘾:傅少追妻火葬场
重生都市仙帝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成为天师一甲子,金手指才来?
山海共生之御灵之主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魏文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等的就是这句话。“怎么办?当然是发声!”魏文明站起身,双手撑在桌子上,身子前倾,压低了声音,“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但咱们这么多专家的声音汇在一起,那就是惊雷!我们要联名!要上书!要把‘创世纪’带来的危机感,明明白白地告诉上面!要揭露‘星火’计划避重就轻、好大喜功的本质!”
“联名上书?”
众人都愣了一下。这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小事。
“怕什么?”魏文明看出了众人的犹豫,立刻激将道,“我们是为了公心!是为了科学!难道你们愿意看着那个毛头小子,把咱们的科研事业带进沟里去?等到十年后,咱们被美国人彻底甩得看不见尾灯的时候,咱们怎么面对历史?怎么面对后人?”
这番话,极具煽动性。
在座的这些人,大多自诩为知识分子精英,骨子里都有着一种“文死谏”的情结。再加上现实利益的受损,和对美国技术的盲目崇拜,他们的血一下子热了起来。
“干了!”秃顶教授第一个表态,“我签!我早就看那个‘星火’不顺眼了,根本不符合科学规律!”
“我也签!必须让上面听到不同的声音!”
“算我一个!咱们不能当哑巴!”
群情激愤。
魏文明看着这一张张涨红的脸,心里乐开了花。
林舟啊林舟,你以为你搞定了宋将军,搞定了陈老,就万事大吉了?
这叫“民意”。
这叫“科学界的良心”。
当几十位专家教授的联名信摆在最高层的案头时,我看你那个“星火”,还能不能烧得起来!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早就准备好的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标题依旧是那句触目惊心的——
《关于立即调整科技发展路线、停止盲目冒进的紧急建议书》。
“来,各位,请在历史的这一页,签上你们的名字。”
魏文明把钢笔递了过去,像是在递一把刀。
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
与此同时,七三八基地。
林舟正在调试第二代交换器的原型机。他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
“感冒了?”旁边的老王关切地问。
“没有。”林舟摇摇头,看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估计是有人在背后念叨我呢。”
“还能有谁,肯定是魏文明那帮人。”老王愤愤不平,“这两天那篇什么《醒醒吧》传疯了,连咱们基地的门卫大爷都在问我,咱们是不是真的被美国人甩了一个时代。”
林舟直起腰,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脖子。
“老王,你知道什么叫‘回光返照’吗?”
“啥意思?”
“旧事物在灭亡前,总要疯狂挣扎一下的。”林舟拿起螺丝刀,精准地拧紧了一颗松动的螺丝,“让他们叫吧,叫得越响,到时候脸被打得越疼。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把‘打脸’的巴掌,磨得再亮一点。”
他指了指面前这台看起来依旧笨重,但内部逻辑已经完全重构的机器。
“等这东西连上全国的工业脉搏,魏文明那篇文章,就是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京城,燕北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外头知了叫得人心烦意乱,机房里头更吵。
那种吵,不是菜市场的喧哗,是那种低频的、钻脑仁的嗡嗡声。几十个机柜排成排,像几十个得哮喘的老头,在那儿呼哧带喘。散热风扇玩命地转,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烘烘的,带着股绝缘漆皮烤焦了的味道。
小陈把手里的搪瓷缸子往桌上一顿,缸底磕在木头桌面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又断了。”
他黑着脸,看着手里那截断成两截的穿孔纸带。
这是今天断的第三回。
为了算个非线性方程组,这台代号“103”的老爷机已经哼哧哼哧跑了两天两夜。眼瞅着要出结果了,读带机“咔嚓”一口,把纸带给咬断了。
“这那是计算机啊,这就是个吞纸的祖宗。”
小陈骂了一句,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从兜里掏出半包皱巴巴的“大前门”。刚想点,想起来机房重地严禁烟火,又烦躁地把烟塞回去了。
旁边正在拿万用表测线路的老张直起腰,扶了扶眼镜腿:“行了小陈,发牢骚有啥用?粘上,接着跑呗。”
“粘?张老师,这数据都乱了,粘上也是错的。”小陈指着那堆像乱麻一样的纸带,“咱们这都折腾半个月了,连个收敛都没算出来。这效率,还搞科研?搞个球。”
老张叹了口气,没接茬。他心里也苦。
这台机器是十年前仿苏的,也是电子管的底子。一开机,那几千个电子管就跟几千个小灯泡似的亮着,稍微烧坏一个,整台机器就得趴窝。检修一次,得爬上爬下,跟伺候皇上似的。
就在这时候,机房的厚铁门被推开了。
一股子热浪裹着知了的叫声涌进来,紧接着进来的,是隔壁教研室的大刘。
大刘神神秘秘的,怀里揣着个东西,那模样跟以前地下党接头似的。他反手把门关严实,插上插销,这才把怀里的东西掏出来,往桌子上一拍。
“哥几个,开开眼。”
是一本杂志。
英文的,《Scientific Arican》(科学美国人)。
封皮油光锃亮,滑得苍蝇站上去都得劈叉。跟咱们那种草纸印的讲义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哪来的?”小陈眼睛直了。这年头,这可是稀罕物,比红烧肉还金贵。
“托人从外文书店搞的内部过刊,废了老鼻子劲了。”大刘压低声音,手指头在那封面上点了点,“别管哪来的,你们看这个。”
几颗脑袋凑了过去。
虽然英文大伙儿也就半吊子水平,但这不妨碍看图。
图片上,是一个美国人的办公室。桌子上干干净净,没有满地的电缆,没有像墙一样的机柜。就摆着个像电视机似的东西,前头还有个键盘,旁边放着个小盒子。
http://www.c8e.cc/37034/9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