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富爸爸的逆袭密码 >第389章 报名开启,应接不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89章 报名开启,应接不暇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鸡叫头遍时,清平村的电话线就开始 “嗡嗡” 作响,像群被惊扰的马蜂。林悦攥着 1982 年款的拨号电话,听筒烫得能煎鸡蛋,线那头传来上海家长的哭腔:“林老师,求您给留个名额!我家阿明把游戏机砸了他爸的头,再不管就要进少管所了!” 她刚想回话,另一只电话又尖叫起来,铃声在祠堂里撞出回声,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飞起。

  “再加三部电话!” 李思成踹开祠堂后门,晨露打湿的裤脚沾满草屑。王伯正把 “报名处” 的木牌挂在老槐树上,牌上的红漆是昨晚新刷的,在朝阳下泛着油光。“让周老师带三个学生来帮忙记录,用 1982 年的稿纸,别用电脑。” 他瞥见林悦被电话线缠成粽子的模样,突然笑出声,“把算盘借她用用,省得算错名额。”

  张明远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屏幕上的报名系统后台正疯狂跳动着数据,像群乱窜的蚂蚱。“李总,服务器快崩了!” 他的眼镜滑到鼻尖,露出通红的眼睛,“五分钟新增八百个申请,全是冲着‘六年无手机’来的,还有家长愿意加价十万插队!”

  祠堂门槛上,马师傅正用刨子修理新做的报名桌,木花飞溅到张明远的皮鞋上:“加钱?1982 年的学名额哪能用钱买?” 他举起手里的木尺,在桌腿上敲出 “笃笃” 声,“当年我家小子想进县一中,差半分,校长说啥都不收,说规矩不能破。”

  突然,一辆黑色轿车在祠堂外急刹,轮胎碾过石子的声音惊得鸡飞狗跳。穿皮草的女人抱着个平板电脑冲进来,屏幕上是她儿子打游戏的视频 —— 少年戴着耳机,手指在屏幕上翻飞,对母亲的哭喊充耳不闻。“我出五十万!” 女人把 LV 包往报名桌上一摔,拉链崩开,露出里面的金条,“今天必须给我儿子留个位子!”

  周明德的拐杖 “咚” 地戳在金条旁,老花镜后的眼睛像淬了冰:“这位女士,清平村收的是想变好的孩子,不是能出价的祖宗。” 他翻开报名册,泛黄的纸页上,“品性评估” 四个字用红笔圈着,“1982 年的学校,先看德行,再看分数。”

  女人的指甲几乎戳到周明德脸上:“德行能当饭吃?我儿子将来继承家业,会算数就行!” 她突然抢过报名册,撕扯着要往包里塞,“今天这名额我要定了!”

  “住手!” 李思成从祠堂供桌上拿起个 1982 年的搪瓷缸,往地上一摔。缸子在青砖上裂成两半,声音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你儿子要是能把这缸子碎片扫干净,再跟周老道个歉,我就给你机会。” 他指着墙角的扫帚,竹柄上还留着李晓聪当年磨出的汗渍,“否则,多少钱都没用。”

  女人的儿子突然从门外探进头,耳机线还挂在脖子上。当看到满地碎片时,他竟条件反射般后退一步 —— 这动作被陈默尽收眼底,医生悄悄拽了拽李思成的袖子:“这孩子有暴力回避倾向,是可塑之才。”

  正午的日头晒得祠堂发烫时,报名队伍已排到山脚下。穿工装的老张举着 1982 年的铁皮喇叭喊号,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下一位!带好户口本和孩子的成长记录!” 他裤兜里的薄荷糖早就化了,黏在 1982 年的工作证上,照片里的小伙子笑得露出虎牙,和现在的沧桑判若两人。

  队伍里突然一阵骚动。穿校服的少年把报名表撕得粉碎,往地上啐了口唾沫:“什么破地方!还得学种地?我爸是上市公司老板,我用得着学这个?” 他转身要走,却被马师傅拦住 —— 老木匠手里拿着块榆木,正凿出个榫卯结构:“小娃娃,你爸的公司再大,少了我们这些刨木头的、种庄稼的,能撑几天?”

  少年的脸涨成猪肝色,突然抢过榆木往地上摔。木头在石板上弹了弹,榫卯结构却没散。“这叫万年牢。” 马师傅捡起木头,指缝里的木屑簌簌落下,“做人也得这样,得有骨气,能承重。”

  李思成在一旁看得点头,悄悄对张明远说:“把这孩子记下来,重点观察。” 他望着少年倔强的背影,想起李晓聪当年在木工坊里,也是这样摔过凿子,后来却能做出榫卯严丝合缝的小凳子。

  傍晚的雨来得又急又猛,把报名队伍浇成了落汤鸡。王婶领着几个妇女往祠堂搬煤炉,铁炉子在泥地里拖出两道黑痕,像条贪吃的蛇。“都进来烤烤火!” 她把姜汤往搪瓷碗里倒,热气在人群中蒸腾,“当年晓聪刚来,也是下雨天,抱着被子哭了半宿,现在不也好好的?”

  角落里,穿雨披的母女正低声说着什么。母亲的手背上有块新疤,女儿的校服袖口磨出了毛边。当听到 “六年不能打电话” 时,女儿突然抓住母亲的手:“妈,我去。”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敲在李思成心上 —— 这语气,和当年李晓聪说 “我想试试” 时一模一样。

  深夜的祠堂还亮着灯。林悦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算珠上的包浆映着煤油灯的光。“舅舅,线上报名系统崩溃三次了。” 她揉着发酸的手腕,指关节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发红,“技术部说访问量太大,服务器扛不住。”

  李思成突然从供桌下拖出个 1982 年的铁皮柜,里面装满了李晓聪的作业本。从初一的鬼画符,到高三的工笔小楷,纸页上的墨痕见证着蜕变。“让技术部别修了。” 他抽出本作业本,往林悦手里塞,“就用这个 —— 让家长手写孩子的三个优点,能写出三个的,优先录取。”

  天快亮时,第一批录取名单终于贴在了祠堂外墙。雨水冲刷着红纸黑字,却冲不掉家长们的激动。那个出五十万的女人挤在最前面,当看到儿子的名字时,突然捂住嘴哭了 —— 她儿子昨晚不仅扫干净了碎片,还帮王婶劈了一捆柴,手上磨出的水泡现在还肿着。

  张明远打着哈欠整理报名资料,突然发现份特殊的报名表。家长签名处写着 “李晓聪”,备注栏里画着个笑脸:“爸,听说您招了不少像我当年的孩子,要是缺人手,我放假回来当助教。” 信纸右下角,清北的校徽烫金熠熠,在晨光中闪着温暖的光。

  祠堂的铜钟突然敲响,惊起一群白鹭。李思成望着山路上渐行渐远的家长背影,突然对身边的人说:“把那口 1982 年的铜钟挂到教学楼顶。” 他想起六年前,李晓聪就是被这钟声惊醒,从此开始了崭新的人生,“以后每天清晨,让孩子们听着钟声起床 —— 知道什么是时间,才知道什么是珍惜。”

  报名处的工作人员们终于能喘口气,瘫坐在祠堂的长凳上。林悦把湿透的报名表一张张摊开在煤炉边烘烤,纸页卷曲着,像一只只欲飞的蝴蝶。王伯端来热腾腾的玉米粥,粗瓷碗碰撞的声音里,混着远处学农基地传来的虫鸣,一切都那么宁静而充满希望。

  “明天开始,就要对这些孩子进行初步的家访了。” 李思成舀起一勺粥,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得了解清楚每个孩子的情况,才能因材施教。” 周明德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 “家访注意事项”,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像春蚕在啃食桑叶。

  夜色再次笼罩清平村时,祠堂的煤油灯依然亮着。灯下,是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他们知道,报名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更艰巨的任务还在等着他们。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力量,因为他们相信,在这片充满奇迹的土地上,每个迷途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第二天一早,家访团队就出发了。张明远带着两位老师,开着一辆 1982 年款的吉普车,颠簸在乡间的小路上。车窗外,稻田一望无际,风吹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为他们加油鼓劲。每到一户人家,他们都详细询问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在一个破旧的小屋里,他们见到了那个在报名处摔榆木的少年。少年的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他搓着粗糙的手说:“这孩子就是被我惯坏了,脾气倔,但心肠不坏,您多担待。” 少年躲在门后,偷偷看着他们,眼神里有好奇,也有戒备。

  家访团队耐心地和少年聊起清平村的生活,告诉他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和蔼的老师,还有一起学习成长的伙伴。当说到可以学木工时,少年的眼睛亮了一下,慢慢从门后走了出来。

  与此同时,线上报名系统经过抢修也重新启动了,虽然还有些卡顿,但已经能正常接收报名信息。林悦守在电脑前,认真审核着每一份线上报名资料,时不时和祠堂里的工作人员沟通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批报名的孩子名单终于确定下来。当李思成在名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他仿佛看到了这些孩子在清平村努力学习、快乐成长的模样。他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但他有信心,和团队一起,让 “穿越育才中心” 续写更多的传奇故事。

  清平村的夜晚,格外宁静。祠堂里的煤油灯渐渐熄灭,只有天上的星星还在闪烁,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明天,这里将迎来新的面孔,新的故事,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http://www.c8e.cc/37058/3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