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第三个月的量产冲刺
推荐阅读:
重生都市仙帝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枯坐三千载,我破庙石像人前显圣
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
厉元朗水婷月全文免费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量产计划表的最后一页,“日产五十枚” 四个字用鲜红的朱砂书写,笔力遒劲,每一笔都像用尽了全身力气,仿佛要从纸面上跳出来一般,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李杰的手掌按在这行字上,掌心的温度似乎要将纸面烫穿,他的目光炽热而坚定,像是在注视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胜利,瞳孔里映着纸上的字迹,闪烁着自信的光芒。“第三个月,就是我们的量产冲刺阶段,成败在此一举。”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却依旧保持着沉稳,仿佛在讲述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实,“火球弹三十枚,地雷二十颗,这样的产量,足够供应云州每日的消耗。云州城头每日需要至少二十枚火球弹击退突厥人的进攻,五颗地雷封锁要道,防止他们偷袭。我们的产量还有富余,可以储备起来,等突厥人疲惫之时,发动反击,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让人展开一幅配套的 “原料供应表”,表格画在一张宽大的羊皮纸上,用墨笔和彩笔标注得清清楚楚,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不同的运输路线。“云州矿每日供应硝石三百斤,直接在当地制造成成品,通过密道送进城内,密道里每隔五十步就挂一盏油灯,保证夜间也能运输;绛州矿每日供应五百斤,用船运到长安新械坊,一部分供应京城周边的驻军,防备突厥人突袭,另一部分储备在地下仓库,仓库里铺着防潮的石灰,能保存半年以上;岭南矿的高纯度硝石每日两百斤,我们留着造火箭 —— 等云州解围,咱们就该研发更远射程的武器了,不能总是被动防守。”
提到火箭,李杰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是有星星在里面跳跃。他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图纸是用细棉纸画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着一支带着尾翼的箭矢,箭头处装着一个小小的火药筒,筒壁上钻着细密的小孔,尾翼用轻薄的桦木制成,呈流线型展开。“陛下您看,” 李杰用指尖点着草图上的火药筒,“这火箭的原理与火球弹相似,却能借助箭矢的飞行轨迹射得更远。寻常弓箭射程不过百步,这火箭装上高纯度硝石制成的火药,射程能达到三百步,而且飞行时带着呼啸声,既能杀伤敌人,又能震慑敌军军心。”
他小心翼翼地将草图铺在案几上,用镇纸压住边角,继续说道:“岭南矿的硝石纯度高,制成的火药燃烧速度更快,推力更强,正好适合火箭使用。等云州的战事平息,我们就可以用这些高纯度硝石研发更大的火箭,甚至可以装在车架上,做成‘火箭车’,一次能发射十支火箭,威力无穷。”
李世民俯身看着那张草图,目光在尾翼的角度和火药筒的尺寸上停留许久。他能想象出这样的火箭在战场上呼啸而过的场景,突厥人的骑兵再快,也快不过三百步外飞来的火箭,到那时,大唐的军队就能真正做到以逸待劳,不战而屈人之兵。“好一个火箭,” 他赞叹道,手指轻轻敲击着草图上的火药筒,“这个想法很好,等忙完云州的事,朕准你全力研发。”
李杰心中一喜,连忙说道:“谢陛下支持。不过眼下还是要先保证火球弹和地雷的量产。为了确保第三个月能达到日产五十枚的目标,臣已经做了详细的分工:王二带领二十名铁匠负责铸造弹壳,他的球形模具手艺能保证弹壳的圆度;李四带领十名工匠负责火药的焙炒和提纯,他控制火候的本事能让火药的威力更稳定;赵五负责引信的制作,他做皂角切割时练出的刀工,能保证引信的粗细均匀,燃烧速度稳定。”
他拿起案几上的一个小木人,木人身上用墨笔标注着各个工坊的位置:“新械坊已经划分成五个区域,分别是原料储存区、火药制作区、弹壳铸造区、组装区和试爆区,各区之间相隔五十步,用土墙隔开,防止一处出意外牵连其他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每日清点原料和成品,记录在案,保证不会出纰漏。”
李世民看着那个小木人,上面的区域划分井然有序,连原料从储存区到制作区的路线都用红线标了出来,不禁点了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量产时人多手杂,必须有这样严格的分工和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不出乱子。”
“陛下说的是。” 李杰应道,“臣还制定了《安全生产守则》,里面规定了工匠进入工坊必须穿棉布衣服,不能穿化纤的 —— 哦,就是不能穿容易起静电的衣服;不能带明火进入火药制作区,取火必须用特制的火石,远离火药存放处;每日开工前要检查所有设备,收工后要清理现场,不能留下任何火星。这些规矩都要让工匠们背熟,严格遵守,否则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臣知道,三个月的时间很紧张,量产的任务也很艰巨,但臣有信心完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臣已经准备了备用方案:如果某处矿洞出了问题,就从其他两处矿洞调运原料;如果某个工匠病倒了,就有学徒顶上,这些学徒这两个月一直在跟着学习,已经能独立操作了。”
说到这里,李杰突然起身,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几乎要触到地面。他的袍角在地面扫过,带起一阵微尘。“臣敢立军令状,” 他的声音带着一股决绝,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若三个月内未能达标,不能日产五十枚火球弹和地雷,甘受腰斩之刑,绝无半句怨言。”
王德连忙取来一卷雪白的羊皮纸,羊皮纸经过特殊的鞣制处理,坚韧耐用,上面还带着淡淡的皮革香气。他将羊皮纸在案几上铺开,用砚台压住四角。李杰拿起狼毫笔,饱蘸浓墨,手腕悬起,在羊皮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的字迹平日里清秀工整,此刻却带着一股凌厉之气,笔锋刚劲有力,仿佛要将羊皮纸划破。
写完名字,李杰毫不犹豫地将左手食指放进嘴里,用力咬破,鲜血立刻涌了出来。他将带血的手指按在名字下方,留下一个鲜红的指印,血印在雪白的羊皮纸上格外醒目,像一朵绽放的红梅。
羊皮卷在两人之间微微颤动,仿佛感受到了这沉重的誓言。上面的火药配方与云州地图重叠,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线条,仿佛将边关的生死与技术的迭代紧紧绑在了一起。每一个笔画,每一个血点,都承载着无数将士的生命和大唐的安危。
李世民看着军令状上李杰的签名和鲜红的指印,心中百感交集。他突然想起李杰初来长安时推广胡椒种植的样子,那时的李杰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袍,站在朝堂上,面对满朝文武的质疑,从容不迫地讲解着种植技术,眼神里的坚定和现在一模一样。这个来自异世的农科院高材生,总能创造奇迹,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他拿起朱笔,笔尖在朱砂砚台里轻轻一蘸,然后在军令状的末尾重重写下一个 “准” 字。字迹龙飞凤舞,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信任,仿佛为这场豪赌盖上了最终的印章。
窗外的月光不知何时悄悄爬上了窗棂,清冷的光辉透过窗纸洒进御书房,照在案几上的《火药军器图谱》上,将 “火球弹”“地雷” 的字样映得格外清晰,仿佛要将这些文字刻进木头里。一场由技术改写的战争,已悄然拉开序幕。
在云州的城头上,尉迟恭正带领士兵加固城墙,他们的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每一块城砖都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在长安的新械坊里,王二正带领工匠们打磨球形模具,磨具的金属表面反射着灯火,映出他们专注的脸庞;在三处硝石矿的巷道中,矿工们正哼着号子搬运矿石,矿灯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像一颗颗跳动的星辰。
无数双手正在为这个三个月的计划忙碌着,他们的每一次敲打,每一次称量,每一次试验,都在推动着大唐走向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将不再是冷兵器的天下,而是属于火药和智慧的时代。
李杰收起军令状,小心翼翼地卷好,放进贴身的锦囊里。他能感受到羊皮纸的温度和自己指尖的余温,那是责任,也是希望。他知道,未来的三个月,将是他穿越到大唐以来最艰难的三个月,但他有信心,有决心,更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工匠们做后盾,一定能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因为他知道,他不仅是在为自己而战,更是在为大唐的未来而战,为那些在云州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战,为那些渴望和平的百姓而战。
夜色渐深,御书房的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案几上的量产计划表和那张鲜红的军令状。烛芯偶尔爆出的灯花,像是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胜利喝彩。一场关乎大唐命运的较量,已经在无声无息中打响了第一枪,而胜利的曙光,正藏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无数工匠的汗水中,等待着被揭晓的那一天。
李世民看着李杰坚毅的背影消失在御书房门口,拿起那份量产计划表,手指在 “三个月” 三个字上轻轻摩挲。他知道,自己赌对了,这个叫李杰的年轻人,必将给大唐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窗外的月光愈发皎洁,照亮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大唐未来的道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http://www.c8e.cc/37060/6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