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终于等到你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赵保胜带回来的消息,让苏青开始焦虑。

  这么久,终于有八路军的消息了。

  可具体情况依然一无所知。

  保安团一个连的回归,县城里的人心大定,他们贴了告示,宣称城外出现的匪患,已经被扑灭。

  没过两天,西城门外,又有人被劫,据说劫匪有枪。

  赵保胜索性就蹲西城门口等生意,希望第一时间打听到新消息。

  这里也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山里进城的人,获取山里消息更及时。

  他的手艺,经过‘低价促销活动’的锻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门口的保安团士兵也开始找他理发,给钱的时候,被他一句“你们也不容易”给打发。

  他现在有点随心所欲了,理发钱看着给,多少不嫌,但至少得有个窝头,这样反而很多人找他理发。

  城门口的兵,开始觉得这家伙挺有趣,不少人拿窝头来占他便宜,结果他还不收,说什么保家卫国就靠你们了,剃个头算啥,你们也不容易。

  保安团的杂碎兵啥时候听人家说过他们这个?不说破防,至少站岗腰杆子挺得更直。

  情绪价值嘛,这个词总结的很好,赵保胜很喜欢,等城门口的兵开始给他散烟,他就更喜欢了。

  先是西门,后来换岗的其他兵也来找他剃头了,他还是不收钱不收窝头,最后整个县城保安团的兵都来了!

  不管这些兵是怀着占便宜的心理,还是纯粹好奇,无非就是多了些让他练手的,这么一想,是不是瞬间平衡了?

  说实话,收窝头剃头,窝头收多了真吃不了了,棒子面窝头拉嗓子啊!

  剃头的时候,再说几句好听的,哄高兴了,还能混支烟,赵保胜甚至和很多兵攀上关系了!

  这是啥?这是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啊!

  当然,赵保胜忘不了去新乡路上被搜刮走的那些法币!

  这么做纯粹是为了搞关系方便打听消息。

  即便这样,山里八路军的消息,依然是模糊的。

  西边山里据说有个黑风寨,也有人说那是八路的游击队,连捷克式都有!

  也有人嗤之以鼻,那就是剪径的土匪,虽然红党那些人也被称为“匪”,但他们从不抢老百姓!

  黑风寨是谁,没人知道,但他们确实抢了不少老百姓!

  真真假假的匪患消息,甚至一度盖过了鬼子占领金陵城的消息!

  金陵城果军大败,已经是被公认的了,但屠城却少有人知道,赵保胜一点不奇怪,鬼子知道这事颠覆认知,藏得可紧。

  即便他之前已经解开心结,现在听到消息,依然胸口发堵。

  不知道当初写的那些信,有没有发挥作用……

  ………………

  胡义挺满意现在的生活,哪怕每天挣的钱还不够糊口,哪怕苏青仍然对他不假辞色,可每天能看到她,就让人心头暖暖的。

  苏青却是相反的,每天都在煎熬中,八路军肯定已经向南,也许已经到了附近山里了,可没有确切消息,没有具体位置,她不敢贸然带着情报和药品进山——遇到匪,可损失不起!

  她催促赵保胜赶紧确认,但赵保胜也很无奈啊!姑奶奶你不是不知道我前两天出城就被打劫了吧?

  他打的主意是,听说哪里有八路军的确切消息,再出城去找,去核实,总不能现在去山里满山乱转悠吧?

  ……………………

  山里的八路军,现在也很难,很多遇到的村庄,并不认可他们,甚至怀有敌意。还是那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造成的。

  山里还好,冀中平原甚至还出现了‘联村保’。日军过境,果府人员逃亡,伪政权还没建立,农村基层出现权力真空,盗匪横行,大地主作为‘包税人’,组织起类似古代坞堡联防的自治组织,把控了广大农村。

  农村,是粮食和人力的富集地,这些自治组织直接控制了最重要的两样,待价而沽。

  直到红党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立,有武装力量的保障,重新开展税收,才有所改善。

  又因为税收“合理负担”按土地大小收税,公平合理,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才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为之后的“爆兵”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期“减租减息”运动废除苛捐杂税,发动群众,终于开始爆兵,解放战争在土改后,更是民心所向,咱们暂且不表。

  这是很多爽文神剧根本没有提及的事情。

  现在呢?啥也没有,没有建立基层政权,部队给养辎重全靠自带,或者花钱买。

  南太行山里,就有这么一支八路军队伍,默默穿行在山林之中。

  部队已经和日军脱离接触,连日征战的疲累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人员装备的损失,让部队失去了完整编制,出发时千余人的团级战斗部队,现在缩编后只剩三个还算完整的连。

  按照命令,他们整个师都将分散在南太行及周边地区,建立根据地。

  这支被称为独立团的部队,也将驻扎于深山之中,舔舐伤口,恢复力量。

  日军南侵,果军收缩,果府除确保县城以外,广大农村已经形成权力真空,但在山里,土地有限,没有大地主,因此八路军还有很大生存空间。

  眼前的村子很小,没有名字,只有百十来户人家,依靠周边山谷中有限的土地生存,连个像样的地主都没,想吃大户都没得吃。

  独立团进驻这里没有受到阻拦,但也没有欢迎,团部所在地的院子,还是租的村民的,部队住宿暂时露天,村边山坡上,战士们已经在垒石平整,准备新建一些宿舍。

  建立根据地是个很复杂的事情,相当于重新建立基层ZF组织。

  随队的工作组已经开始工作,他们的任务很重,要在短时间内建立根据地的基础,之后还要将周边村子纳入根据地的管理。

  唯一的问题,在于日军还没占领县城,这里暂时还属于果府统治区域,为避免冲突,还不能大张旗鼓地搞。

  部分豫籍战士,换便装,开始深入周边地区,进行摸排,熟悉地形地貌,风土民情,远的,已经接近县城。

  ………………

  离农历新年还有一个多月,因为战争影响,已经滞后了的秋粮秋税和杂税,县府又开始催促,哪怕已经交了的,还有额外增加的抗日捐。

  县城周边乡村,迫于保安团的威慑,不得不捏着鼻子交,但远离县城的地区,已经有磨磨蹭蹭的意思了。

  理由嘛,无非是有‘匪患’,秋粮不敢上路,县城又没有足够的保安团,县府的人也不敢下乡,统治力度进一步削弱。

  即便如此,城门口依然有运粮进城的大车进出。

  毕竟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农历新年,再打仗,年还是要过的,手里光有粮没钱不行,还得到县城卖一些粮食的。

  赵保胜也因此生意兴隆。

  通过和客人的聊天,他已经大概摸清楚了县城所管辖的地方,唯独山里进城来的人比较少,依然没能打听到八路军的具体消息。

  不过这也不奇怪,山里村庄分散,有些偏远地方,连卖货郎都很少去。

  果府没有高效的基层统治,这么多年都没完成户籍整理,没有身份证,所以城外农村人和山里人进城根本没法检查身份,只收城门税,现在顶多搜个身,防匪嘛。

  连之后的日伪还知道发个‘良民证’呢!

  晌午,赵保胜躲在城墙根儿下面,就着竹筒水壶,喝水吃窝头歇劲。

  一些进城的农民也蹲在城墙根儿下,喝水吃干粮。

  各处来的人聚在一起闲聊,聊收成,聊战争,聊苛捐杂税,聊城里娘们,赵保胜就竖着耳朵听。

  走南闯北多年,赵保胜除了南方一些地方的方言不太会,大部分中国方言都能听懂,说两句也成,县城待了那么久,河南话自然不在话下,听这些庄稼汉聊女人,也忍不住觉得好笑。

  吵嚷声和哄笑声中,他听到了一句川音:“西药不好买啊…药铺里压根就没有。”
  http://www.c8e.cc/37483/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