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青天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初期,摸清全国的土地和人丁,是开展一切活动和政策的前提。

  要不然为何李二一打下洛阳,便让房乔长孙等人连夜收拾府衙内的文书典籍图籍等物。

  这些东西最容易损毁,一把火烧下去,除了点灰烬外,啥都没有。

  “美是美,不过你下步什么打算?”裘三赞了句,迎着渐渐凉下来的秋风,随口问。

  明洛比他更无所谓:“走一步看一步。我本来都熄了仕途的想法,但淮阳王不是又给机会了吗?”

  机会难得,必须抓住。

  裘三嗯了声,欲言又止。

  “对,不算仕途。我如今撑死是个没品级没勋级的吏员,客观来说,比不上裘队你的情况。”明洛坦然无比,“但我到底觉得,哪怕做个不入流的吏员,也比做其他的工作更受人尊敬。”

  士农工商。

  医工基本在第三位。

  她最爱的那些挣大钱,都在末位。

  农她从未想过。

  那么最好的也相当适合女性的,士。

  “确实,他们都不敢称呼你为娘子。”裘三与她四目相对,会心一笑。

  “反正走一步看一步。河北又成一团乱麻了,越是混乱,阶层越容易突破,我这样的能有上升通道。”明洛叹出一口气。

  和平年代,女性基本都被赶回家库库生娃,只有乱世的阶层上升,能够突破世俗枷锁。

  九月二十五,李渊的神操作继续上线。

  下令:搜捡天下户口。

  翻译成白话即,所有世家大族把圈成奴隶不符合规制的那部分逃匿人口吐出来,恢复他们良民的身份。

  还有躲在市井山林的浮浪人口,不管之前是何缘由,一缕就近报官登记,等候分配。

  这其实是大一统王朝开国时的必经之路。

  但问题是李渊你还没一统天下啊,河北眼瞅着又四分五裂,不认你李唐爸爸了。

  有啥用?

  只会让当地大族反抗地跟起劲。

  而其余未被打服气未归顺的山东江淮等地,眼看河北无条件归降后连个妾都没当成,心里会是什么想法?

  于是乎,武德四年十月,明洛多线努力,在医术(坐堂行医)、商业(酒坊股东)、仕途(府衙吏员)齐头并进,均取得一定成效得到认可。

  河北多地的躁动因子随着刘黑闼的一声枪响,再度烽火狼烟,多地民众官吏杀了李唐派去的刺史们。

  另外,秦王李世民得到了洛阳虎牢的功勋兑现,官位升级至天策上将、司徒、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武侯大将军、上柱国。

  这还不是究极版,但离最后的版本只差两个岗位了。

  光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和曾经的尔朱荣头衔差不多长。

  同时开立了天策府,招揽四方文学之士,名正言顺成立了自己的班子,说是日夜讨论经史子集。

  当然,怎么可能废寝忘食地讨论文学?

  且这十八个人,几乎都有旧主,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全有,囊括全国各州县各大族。

  除了官职上的奖励,还有财权。

  即古代的铸币权。

  李唐在洛、并、幽、益等地置钱监,秦王齐王各赐三炉,裴寂另赐一炉,多么可笑的分配。

  不说齐王怎么就配和秦王拿一样的赏赐,裴寂又出了什么力?他比齐王都不如。

  李渊的糊涂偏心昏庸再次可见。

  身处洛阳的明洛无法从小报上得知战况,都是败绩,张七郎没有胆子如实通报,城里则渐渐从最初的风声鹤唳演变成麻木不仁。

  听多了都不会那么震惊。

  刘黑闼兵锋所向披靡,这是不争的事实。

  没啥好说的。

  而明洛摒弃了外界那些对河北局势的猜测,专心致志地忙碌着,每日在府衙应卯前接诊十来个预约号,午后视情况要么坐堂要么上门,如果府衙有事,则推后。

  毕竟是人都容易有个头疼脑热生老病死,自打明洛给郭师爷的阿娘免费登门诊治两次后,至少已经摆平了府衙的中下层对她性别的偏见。

  “小宋。”

  是周亮学。

  “诶,周兄。”明洛一如既往地给他行礼,她现在的打扮变得更加专业利落,一身合剪裁的夹绒衣袍,踩一双厚实的黑皂靴,头顶上的幞头也包得越来越入乡随俗。

  乍一眼看,便是眉清目秀的小郎君一枚。

  “今儿两位师爷不在,你且随我一道去前衙,有桩家长里短的案子,你常有敏思,保不准能搞定。”

  周亮学跟着郭师爷,主要分管刑名讼狱这块,平素要是郭师爷不在,都是他出面。

  “你高看我了,不过难道今日见官的是妇人吗?”明洛与有荣焉,她这段时间主要在归纳总结,收拾文书。

  这其实是个好差事,清贵而不市侩,但明洛多少觉得这会让自己丧失成长的机会。

  她还年轻,需要多锻炼方能积攒经验。

  “正解。”

  前衙相对严肃清净许多,除了几声围观的窃窃私语外,并无其他多余喧嚣和吵嚷。

  景观摆得稀疏冷淡,一眼看去,分外工整,有种对称的美感。

  “青天!俺媳妇说的全是事实!分明,是老三他家心怀不轨!”有个面相十分憨厚的男子瞧出周亮学是个能作主的,忙朝向他俩。

  周亮学一改与同僚们说话时的和气,面色冷淡,闻言连个眼神都没给,他走上两步台阶,不过当然没敢坐在正经大位上。

  而是静静立在书案旁,示意笔录吏将尚未干涸的记载给他过目,他看完又递给明洛。

  大致案情如下:

  是城里钟家的一个老太太大冬日地投了井,按理说这把年纪能享福了,完全可以仗着辈分颐指气使。

  跳井做什么?

  捞上来没了气,但身上分别有二房儿媳和三房儿媳的物件,主打个物证确凿,至于大房……

  早些年儿子没了,大儿媳早带着儿子出城守着祖田过,井水不犯河水。

  问题就在二房三房两个房头上。

  啊?

  明洛看着一愣一愣的。

  周亮学不是说家长里短吗?
  http://www.c8e.cc/37538/6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