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遗孀与忠犬小叔 >第72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2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笼罩府城多日的阴霾,终于在初春微寒的风中渐渐散去。

  赵家小院的日子,重新恢复了它固有的、带着烟火气的平静节奏。

  院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不安。

  这些日子,竟恍惚恢复了几分过年时的意味,一家人整日里厮守在一起。

  玉娘在屋里安静地做着针线,赵攸挨着她,神情专注地学着穿针引线。

  小鲤时而逗弄着咿呀学语的弟弟,时而又缠到赵惊弦膝前,央他讲故事。

  团团除了喊娘,偶尔还能蹦出几个简短的字句,引得满屋莞尔。

  赵惊弦多半时间待在房里,书页翻动时发出沙沙轻响。

  赵母则是卧病在床慢慢修养。

  没几日,一声声清脆响亮的铜锣声,由远及近,划破了街巷的宁静。

  官差们沿街宣告:“时疫已除,府城禁令解除!百姓可正常外出!”

  那锣声和呼喊,瞬间唤醒了沉寂已久的街市。

  紧闭的门户次第打开,探头探脑的邻居们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互相拱手问候。

  街头巷尾,久违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车轮碾过石板路的辘辘声,像解冻的河水般重新流淌起来。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种重获自由的鲜活气息。

  赵母的身体,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和这份安宁的滋养下,已能自己下地走路,不再需要人时时搀扶,只是动作比从前缓慢了些,那场突如其来的高热,终究是抽走了她不少精气神,脸颊凹陷的痕迹还未完全褪去,眼神也少了些往日的利落,添了几分易感的疲惫。

  这日天气晴好,阳光晒得人身上暖融融的,赵母便踱到了巷口和几个相熟的大娘闲聊。

  大家讨论的主要话题自然是这场时疫。

  消息灵通的孙大娘拍着大腿:“唉,你们是不知道啊!就咱们这条街,前前后后发了高热、被抬进棚子里的,少说也有十来个!”

  她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比划着,“东头王铁匠家的小儿子,西边靠水井的刘寡妇……万幸大多都挺过来了。只是……”

  她顿了顿,带着悲凉:“就是街尾那家的胡老汉,没熬住,听说抬回他家时,听说他老伴儿当场就哭背过气去了。”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唏嘘声。

  赵母只觉得一阵后怕,在那棚子醒过来时她只以为自己是回光返照,活不了了,真是老天开恩啊!

  就在这市井生活复苏之际,一封书信送到了赵家。信封上印着“横渠书院”的钤记。

  赵惊弦拆开信,目光快速扫过字句。

  信中确认了开学的确切日期,三日后。

  他没告诉家人,只想着离家的的前一晚再告知她们。

  他怕赵母会更加急迫催促他在回书院前与玉娘完婚。

  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当天午后,趁着家中其他人都在各自房中歇晌,赵母来他屋里。

  “二郎,如今城里做买卖的铺子都开了,要买什么方便得很。你赶紧跟玉娘商量,把事办了。”她顿了顿,露出近乎得意的笑容:“娘早上出去买菜,顺道儿已经把红纸、红烛,还有那喜字窗花、炮仗……办婚事该用的要紧东西,都置办齐了!你看还缺些什么?马上去添上!”

  赵惊弦太阳穴突突直跳。

  “多谢娘为我费心了,您先帮我裁剪红纸,我过两日就要回书院了,等我休沐回来再和玉娘商量。”赵惊弦说。

  赵母笑容收敛,幽幽地看着他。

  片刻后她点头:“行。”

  两日后,一家人早早吃了晚食,赵惊弦回了书院。

  “娘,剪这些红纸做什么?”赵攸看到赵母手下渐渐成型的、带着繁复花样的红色剪纸,满心疑惑。

  在她的认知里,这样鲜艳喜庆、带着吉祥纹样的红纸,是办大喜事时才会用到的。

  赵母手上的动作未停,头也没抬:“有用。下个月你就知道了。”

  她剪下一朵精巧的并蒂莲,红艳艳的纸屑落在膝头。

  见她不说,赵攸也就没再多问。

  赵母在这件事上对一向沉稳可靠的儿子还是很不放心。

  思来想去,她决定还是得自己出马,指望儿子,黄花菜都凉了!

  晚上该歇下的时候,她吩咐赵攸:“小攸,去把你大嫂喊到我屋里来。就说我有要紧事同她说。你替她看顾会儿团团和小鲤。”

  赵攸离开不久,玉娘便匆匆进了正屋。

  她显然是从床上刚起,只穿着一身素白里衣,外头草草披了件袄子,头发略显凌乱地垂在肩头。

  “坐。”赵母指着床边的矮凳,声音竟是难得的温和,甚至刻意带上了几分和颜悦色。

  夜里的寒气让玉娘下意识地拢紧了袄子,心头莫名地发紧,她坐下等赵母接下来的话。

  “玉娘啊,”赵母的语调甚至称得上平缓,像是在拉家常,“二郎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成婚了。想来你是个明白人,定看出了二郎对你是十分上心的。”

  玉娘垂下眼帘,盯着自己交握在膝前、微微蜷起的手指。

  赵母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尖刀,猝不及防地捅破了她小心翼翼维持的平静假象!

  婆婆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见她默不做声,赵母也不急,不紧不慢开口,带着压迫和直白的暗示:““我这个做娘的,自然希望他能顺心遂意,能高兴。所以今日叫你来,就是打开天窗说亮话,问问你的意思,日后你愿不愿意跟着二郎过日子?”

  玉娘只觉“轰”的一声巨响在脑中炸开!

  不等她有任何回应,赵母紧接着语速加快,带着一种“为你好”的语气:“你想想,凭二郎的才学本事,日后定能谋个官身!你跟了他,就是官家娘子,这对你只有天大的好处!再也不用过这提心吊胆的日子!而且,小鲤和团团也有父亲庇护了!亲叔叔做爹,总比外头不知根底的男人强百倍!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出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玉娘只觉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掌心,指甲深深陷入柔软的皮肉里,那尖锐的刺痛感成了此刻唯一能让她保持一丝清醒的真实感。

  “娘,这于理不合。”她连头都不敢抬,小声说出这句话。

  “怎么就于理不合了!”赵母方才刻意维持的和颜悦色瞬间消失无踪,“咱们现在住的这条巷子就有几家是守寡后再嫁夫家兄弟的,人家不照样过得和和美美?二郎这般人品才貌,要不是他鬼迷心窍地瞧上了你,就凭你……”

  赵母话没说完,但那鄙夷和不屑已溢于言表,“你也别急着摇头!话,我撂这儿了!”

  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又变得和缓:“给你一个月时间,仔细想清楚!若你愿意,等二郎下回休沐归家,你们就把婚事办了!就在这家里简单操持,你搬进西屋去!我已经和二郎商量过了,他没意见。”
  http://www.c8e.cc/37565/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