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墨鉴天阙:谁说女人不能当皇帝! >御书房寒士面圣,五皇子呈革新方案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御书房寒士面圣,五皇子呈革新方案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退朝后,夏芷澜与曾夫子携寒门五士在太极殿外等候,众大臣见五皇子身后带着一群人,有眼力价的便开口与之打招呼。没头脑和不高兴更是夏芷澜忠实拥趸,聊到都不愿离开。

  直到太子走过来,两人才悻悻离去。“静姝,你在等皇上召见么?”太子含情脉脉地看着曾夫子问道。

  “回殿下,是的。”曾夫子语气淡淡地回应。

  “哦,是为了革新方案的事?”

  “蒙太子殿下关心,”夏芷澜怕曾夫子尴尬,忙抢先说道:“此案未经皇上允许,不宜外传。”

  太子刚要发怒,突然想起几日前皇后的嘱托,便压下情绪,“我不问便是了,请五弟照顾好静姝。”他转眼对曾夫子说道:“静姝,那我先走了,有空来东宫教我辩经。”

  不一会儿皇帝便遣小太监来召唤几人到御书房。“草民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陆季五人跪首道。

  皇帝斜倚在御榻上,目光如潭水般深邃,扫过众人时,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平身吧。”

  “灵玦王,朕授你革新九品中正制才三日,这么快就呈上方案,当真可解世家垄断选才之弊?”皇帝嗓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夏芷澜躬身行礼:“陛下圣明。臣与曾夫子、秘书监众人共拟四策,望为朝廷擢拔真才,破除门阀痼疾。”

  皇帝翻开奏折,指尖停在第一条:“改革中正官任命机制,三方共选,三年改选,末位淘汰……此策若行,世家必阻。你如何确保州郡、礼部不被其渗透?”

  夏芷澜答道:“陛下,臣等拟设‘三方互查制’——州郡长官荐人须附民情考据,礼部审其伦常口碑,秘书监核其学识。若三方任一否决,任命无效。三年改选时,末位淘汰三分之一,考核标准新增‘个人述职’,由地方士绅与百姓共评,劣者难匿。预留三分之一名额予世家举荐,以示平衡。”

  陆季忽而踏前一步,躬身未跪,声音发颤却坚定:“陛下!草民陆季出身司州寒门,曾见县令受贿举荐庸才为中小正官,致民怨沸腾。三方共选可互查弊端,且三年改选一次,末位淘汰三分之一,考核加个人述职,劣者难再藏身!”

  皇帝眯眼审视他:“陆季?你既寒门,何以入殿?”

  “回陛下,草民因灼华园雅集上痛陈中正制积弊,得五殿下赏识。”陆季冷汗浸背,却强自镇定。皇帝轻笑一声:“倒是个敢言的。”

  赵谏也上前一步接话道:“陛下,草民查历年档案,半数中正官任期届满无政绩,却因世家庇护安然无恙。末位淘汰制可激其履职,利国利民!”

  皇帝指尖叩案:“若淘汰者皆世家亲族,恐生动荡。”

  曾夫子从容上前:“陛下,考核标准新增‘个人述职’,除小中正由地方评价外,州大中正官还须自陈政绩,由三方共审。若其碌碌无为,纵世家庇护,亦难逃公论。且预留名额示以平衡,可缓世家抵触。”

  “预留名额?”皇帝面露不悦,“你这是与世家妥协,岂非削弱革新?”

  夏芷澜拱手道:“陛下,妥协乃权宜之计。若新政能使寒门子弟占半数中正品级,世家纵不满,亦难撼根基。且司州试行半年后,若成效显着,天下自无异议。”

  此时项阶也躬身道:“陛下,旧制唯出身论品级,寒门子弟纵有才,亦难出头。草民曾见乡贤卫子材,农学奇才却因无世家荐,终老田间。三标考评,方使真才不埋!”

  皇帝转而问第二条:“品评士子不论出身,按能力、品行、考试三标,比例三成、三成、四成……秘书监统一命题,复试策论……曾爱卿,你监可担此责?若考题偏颇,恐遭天下非议。”

  曾夫子欠身:“陛下,秘书监藏书万卷,历朝历代典籍皆存。臣可率众编《士子考评纲》,分州县设考院,考官由三方委派,杜绝舞弊。且策论命题不拘一格,兼纳农桑、兵防、律法诸题,广取实才。”

  许桦迅速补充:"陛下,旧制只以出身论品级,寒门子弟断无机会,草民听闻岭南曾有一中正官,十年间举荐七十二人,皆其姻亲。若新政行,此等蠹虫岂能再蛀吏治?”

  皇帝忽而抬眼:“考试占四成?若寒门士子多务实少文采,岂非不利?”

  乔慷也上前躬身道:“陛下!凡事皆有利弊,只有三标考评,世家子弟与寒门士子同台竞技,才显公平公开公正啊!”

  “至于这第三条,重启官办学堂,设立奖学金……”皇帝面色一沉,“朝廷设学堂已耗资甚巨,再加资助寒生,国库可承?”

  夏芷澜早有应对:“陛下,臣核算重建太学需银二十万两,郡县学堂每所三千两。奖学金可分三等,按品学评定,贫困学子得资助者不过总耗三成。且寒门士子多务实,擢升后反可补基层空缺,利远大于弊。”

  “这第四条,重启太学、设国子监、教材统制……”皇帝忽而起身踱步,龙袍垂地,“此举若钳制思想,岂非与前朝旧弊同?”

  曾夫子回道:“陛下,教材乃育人根基。臣等拟编《治国策》纳百家之言,《民本论》载历代贤政,兼设辩论堂,允士子争鸣。私学可存,百花齐放,何惧钳制?”

  “好个百花齐放。”皇帝驻足,目光锐利,“若私学妄议朝政,你等何以处置?”

  夏芷澜躬身:“陛下,私学可存,但须向地方报备,教材须国子监审。且臣愿设‘辩经会’,每年由国子监邀私学贤者论政,优劣自显,天下自服。”

  皇帝继续问道:“评级上品者可入国子监,负责教育体系……寒门士子真愿弃仕途而从教?”

  寒门五士昂首回道:“只要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士子无有不愿!”

  皇帝忽而大笑,声震殿宇:“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岚儿,你欲破世家之权,朕允你试。但记住——司州试行一年,若成效不显,朕便收此权,另寻他法!”

  殿内众人色变,夏芷澜欣然应允:“儿臣遵旨。必竭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退殿时,正午太阳当空而照。五位寒门士子仍颤栗未消,却眸中燃火。皇帝立于窗后,望着众人背影,指尖摩挲玉玺——革新之棋,已落,胜负未定。
  http://www.c8e.cc/37607/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