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远山荷香 >第116章 圩日小集 乡情暖意长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6章 圩日小集 乡情暖意长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入了伏天,雨水多了起来,天气反倒不像前阵子那般酷热难耐。这日恰逢邻镇五日一次的“圩日”(集市),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去买卖东西,格外热闹。

  栓柱来医馆后还没去过圩日,一早起来就有些心神不往,干活时总忍不住朝外张望。林小荷看出他的心思,笑道:“栓柱,今儿上午病人少,你把该捣的药捣完,跟你师傅说一声,去圩上逛逛吧,也认认路,见见世面。”

  栓柱黝黑的脸膛一下子泛出光来,嘴上却还推辞:“师娘,俺…俺活还没干完…”

  沈远山也放下手中的书卷:“去吧,半日闲工夫不碍事。顺便去‘济仁堂’看看你陈榆师兄,问问他近况,也帮我们带个好。”

  得了师傅师娘的首肯,栓柱这才高兴起来,手脚麻利地干完活,换了身干净衣裳,揣上师娘给的几个铜板,兴冲冲地出了门。

  医馆里顿时安静下来。安生似乎也感觉到今日不同,没像往常一样缠着爹娘,自己蹲在院子的树荫下,用小木棍拨弄着蚂蚁洞。

  林小荷趁着清静,将前几日采收、晾晒好的薄荷、金银花等清热解暑的药材收拢起来,准备配制一些夏日常用的药茶包。沈远山则在一旁整理近来看诊的病案,时不时与林小荷交流几句。

  “昨日来看腹痛的张老汉,舌苔厚腻,脉象濡滑,应是暑湿困脾,用了藿香正气散加减,嘱其饮食清淡。”沈远山翻着记录道。

  “嗯,”林小荷点头,手下不停,“我瞧他面色也不好,许是常年劳累。一会儿栓柱回来,让他包药时,顺便包几包咱们配的健脾祛湿药茶,让张老汉的儿子下次来取药时带回去,平日当水喝,慢慢调理。”

  夫妻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内容不离医药家常,气氛却格外安宁融洽。

  近午时分,栓柱还没回来,倒是李婶提着个小竹篮来了,篮子里是水灵灵的黄瓜和几个嫩南瓜。

  “小荷,圩上买的,新鲜着呢!给你们尝尝鲜!”李婶嗓门依旧亮堂,“哎呀,刚在圩上看见你们家栓柱了,跟陈榆那孩子站在一块儿,俩人有说有笑的,陈榆还给他买了碗凉粉吃!瞧着可真亲热!”

  林小荷忙接过篮子道谢,闻言笑道:“他俩一块学的手艺,自然亲厚。陈榆在吴大夫那儿还好吧?”

  “好着呢!吴大夫逢人就夸,说陈榆灵光又肯干,可是帮了大忙了!”李婶压低声音,“我还听说,吴大夫有意思再留他一年,要把看家的本事多教他些呢!”

  这倒是个好消息,林小荷和沈远山听了都替陈榆高兴。

  李婶坐下喝了碗林小荷泡的金银花茶,又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圩上的见闻:谁家闺女定了亲,哪样布匹今年便宜,镇上新开了家杂货铺子…这些琐碎的乡间新闻,经由她绘声绘色地讲出来,也显得趣味盎然。

  送走李婶不久,栓柱也回来了,脸晒得红扑扑的,额上带着汗,眼神却兴奋得发亮。他手里除了自己买的一包麦芽糖,还提着一个小纸包。

  “师傅,师娘!俺回来了!”栓柱先把麦芽糖递给眼巴巴望着的安生,然后举起那个小纸包,“这是陈榆师兄让捎回来的!说是吴大夫得了些上好的杭菊花,清热明目最好,师兄特意分了些,让师傅师娘泡茶喝!”

  沈远山接过纸包,打开一看,菊花朵大色白,香气清郁,确是佳品。他点点头,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有心了。在吴大夫那儿可还习惯?”

  “习惯!师兄可厉害了!”栓柱话匣子打开了,“吴大夫让他独立坐堂看些小毛病了!药铺里的人都夸他!师兄还教了俺认几种咱们这儿没有的药材呢!哦,对了,”他从怀里又掏出个小布包,“这是师兄给安生编的蚂蚱,用草叶编的,跟真的一样!”

  安生拿到草编蚂蚱,喜欢得不得了,立刻抛弃了麦芽糖,举着蚂蚱满院子跑。

  看着栓柱兴奋地讲述圩日见闻和陈榆的近况,沈远山和林小荷相视一笑。学徒的成长,同门的情谊,乡邻的关怀,都如同涓涓细流,在这寻常的圩日里,悄然汇聚,温暖着这小小的医馆。

  午后,林小荷用新得的杭菊花泡了茶,菊香清冽,沁人心脾。窗外,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鸣叫,但医馆内,却因这远道而来的菊花和栓柱带回的鲜活气息,而显得格外宁静悠长。

  日子慢下来,便有了空隙去盛装这些细微的温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支线剧情,如同药膳里的一味佐料,看似平常,却让生活的滋味变得更加丰厚而绵长。
  http://www.c8e.cc/38012/2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