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祖母教诲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秋雨淅沥,敲打着寿安堂的窗棂。明兰跪坐在蒲团上,为祖母斟上一杯刚沏好的君山银针。茶香袅袅中,祖孙二人相对无言,唯有雨声潺潺。老太太接过茶盏,轻轻吹开浮沫,目光却始终落在明兰身上。许久,她才缓缓开口:“这几日,委屈你了。”
明兰垂眸:“孙女不委屈。倒是劳祖母操心,是孙女不孝。”
老太太摇摇头:“你做得很好。临危不乱,沉着应对,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盛家的颜面。”她抿了口茶,语气转为深沉,“经此一事,你可有什么感悟?”
明兰沉吟片刻,轻声道:“孙女明白了,在这深宅大院中,若无防人之心,只怕寸步难行。”
“说得对,但不全对。”老太太放下茶盏,目光深远,“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若只剩防备,活得未免太累。你要学会在防备中留一份善意,在谨慎中存一份豁达。”
明兰微微一怔,抬眼看向祖母。
老太太继续道:“你可知我为何欣赏顾大娘子?”
明兰摇头。
“因为她既能在侯府那般复杂的环境中立足,又不失本心。”老太太缓缓道,“我听说她对待下人宽厚,对待庶出子女也一视同仁。这等胸襟,才是真正的智慧。”
雨声渐密,敲打在屋檐上,如同叩击在心扉。
明兰若有所思:“祖母是说,孙女太过防备了?”
“不是太过,是太早。”老太太慈爱地看着她,“你年纪尚小,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却要处处谨慎,时时提防。祖母看着,实在心疼。”
她叹了口气:“那日及笄礼上,你应对得体,举止端庄,人人都夸赞。可我看着你,却想起你小时候的模样——那时你还会缠着我要糖吃,还会因为一朵落花而欢喜。”
明兰鼻尖一酸,连忙低头掩饰。
老太太柔声道:“明儿,祖母教你防备,是怕你受伤,不是要你变成铁石心肠。这世上固然有林噙霜那般的小人,但也有你父亲这般虽糊涂却重亲情的人,有长柏那般正直的兄长,有海家姑娘那般真心的朋友。”
她拉起明兰的手:“若因惧怕伤害就将所有人都拒之门外,岂不是因噎废食?”
明兰眼眶微热:“可是祖母,这次若不是您和房妈妈...”
“若不是我们相助,你也能自保。”老太太肯定道,“你比你想象的要坚强。但祖母希望你知道,坚强不是冷漠,谨慎不是多疑。真正的智慧,是在看清世间险恶后,依然能保持一颗温暖的心。”
雨渐渐小了,檐下水滴答答落下,如同更漏声声。
明兰沉默良久,轻声道:“孙女明白了。就像祖母对待林小娘,虽知她行事不端,却从未赶尽杀绝。”
老太太欣慰地点头:“不错。给她留条活路,既是仁慈,也是智慧。要知道,狗急跳墙,兔急咬人。凡事不可做绝。”
她忽然问道:“你可知我为何那日请顾大娘子来?”
明兰思索道:“是为震慑吴大娘子?”
“这是一层。”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笑道,“另一层,是为你铺路。顾大娘子为人正直,在京城贵眷中颇有声望。得她青眼,对你将来大有裨益。”
明兰恍然大悟:“所以祖母才让我收下那玉佩?”
“那玉佩不只是信物,更是一个契机。”老太太压低声音,“顾家大郎如今在边关立下战功,不日就要回京。若是他能...”
话到此处,老太太忽然停住,转而道:“这些日后再说。眼下你要记住,经此一事,你在盛家的地位已然不同。但要切记:得意时莫忘形,失意时莫丧志。”
明兰郑重颔首:“孙女谨记祖母教诲。”
老太太满意地笑了,从身旁取过一个锦盒:“打开看看。”
明兰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古籍——《女论语》。
“这是你曾祖母传给我的。”老太太轻抚书页,“如今传给你。里头不只是女德女训,更有为人处世的道理。你要细细品读,但切记: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有自己的判断。”
明兰恭敬接过:“谢祖母厚爱。”
雨完全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窗来。
老太太望着天光,悠然道:“雨过天晴,是个好兆头。明儿,你的人生还长,莫要让一时的风雨遮蔽了双眼。”
明兰深深叩首:“孙女定不负祖母期望。”
从寿安堂出来,明兰没有立即回房,而是独自来到花园。雨后的园子清新如洗,桂花落了一地,香气却愈发浓郁。
她在石凳上坐下,取出那本《女论语》。书页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随手一翻,恰是“待人篇”:
“防人之心不可无,待人之心不可缺。过于防备则失人心,过于轻信则伤己身。智者在于衡。”
明兰反复咀嚼这段话,忽然笑了。
原来祖母早就将答案写在书里。防备与信任,谨慎与豁达,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其中的平衡。
她合上书,望向天边初晴的彩虹,心中豁然开朗。
是啊,林噙霜固然可恨,但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一般。长枫能醒悟,如兰仍天真,长柏正直,祖母慈爱...就连父亲,虽糊涂却也有舐犊之情。
若因一人之恶就看尽世间之恶,岂不是辜负了那些真心待她的人?
“姑娘,原来您在这儿!”小桃匆匆跑来,“海家姑娘递帖子来,邀您明日去赏菊呢。”
明兰接过帖子,看着上面娟秀的字迹,微微一笑:“回帖说,我一定准时赴约。”
小桃欢喜地应下,又好奇地问:“姑娘今日似乎特别开心?”
明兰望着天边彩虹,轻声道:“是啊,雨过天晴,总是令人开心的。”
她在日记中记下:“祖母教诲,如醍醐灌顶;防人之心不可无,待人之心不可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写罢,她吹干墨迹,小心收好日记。窗外的彩虹渐渐淡去,但她心中的明镜,却越发清澈透亮。
从今往后,她依然会谨慎,但不会多疑;依然会防备,但不会冷漠。这或许就是祖母想要她领悟的——在复杂世事中,保持一颗清明而温暖的心。
而此时的寿安堂内,老太太正对房妈妈笑道:“那孩子,一点就透。”
房妈妈也笑:“六姑娘聪慧,将来必有造化。”
老太太望着窗外晴空,目光深远:“是啊,她的造化,还在后头呢。”
http://www.c8e.cc/38028/1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