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晓光的成长。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时光如同一位沉默的雕刻师,用悲欢离合做刻刀,在晓光稚嫩的心版上,悄然镌下成长的印记。那个曾经因为一声呵斥就瑟瑟发抖、因为一个异样的眼神就恨不得将自己藏起来的小女孩,在经历了家庭几乎倾覆的风暴,又沐浴了邻里温暖的援手和校园渐生的善意后,如同一株被狂风暴雨洗礼过又得到阳光雨露滋养的小树,褪去了过多的怯懦与敏感,生发出更加坚韧、更加懂事的枝桠。这种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的脱胎换骨,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每一个细微末节里的悄然改变。
首先体现在她的学习上。 那张被她和卫民共用、坑洼不平的矮桌,成了她最专注的战场。她知道,能继续坐在教室里,听着虽然偶尔仍有些模糊但已不再疼痛的讲课声,是舅舅们用血汗、是春燕姨用辛劳、是那么多好心的阿姨婆婆用善意换来的。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近乎一种虔诚。
每天放学回来,她不再需要催促,会第一时间摊开书本,完成作业。油灯的光线昏暗,她就凑得很近,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握着铅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遇到难题,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或偷偷哭泣,而是蹙着小小的眉头,一遍遍演算、思考,直到弄懂为止。她的作业本总是工工整整,哪怕是用到最后一页的角落,也写得清清楚楚。李春燕有时心疼她,让她早点休息,她会抬起头,露出一个安静的笑容:“大舅妈,我不困,这道题马上就做完了。” 那眼神里的执着,让李春燕既欣慰又心酸。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成绩单上,她的名字后面跟着的,不再是让人忧心的数字,而是稳步提升的分数,甚至偶尔能挤进班级的前列。当她将一张打着“优”的试卷拿给苏建国看时,苏建国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会微微颤抖,深陷的眼窝里闪烁着难以言喻的骄傲光芒,只会反复地说:“好,好,光光有出息。” 对晓光而言,这便是最好的奖励。
她的性格,在磨砺中沉淀出坚韧的底色,也开出了感恩的花朵。
她清楚地记得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记得舅舅们的焦灼与疲惫,记得春燕姨偷偷抹去的眼泪,也记得那包救急的“百家钱”和墙头悄然绽放的牵牛花。这些记忆,没有让她变得怨天尤人,反而让她比同龄的孩子更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情,懂得了何为“滴水之恩”。
她对家庭的感恩,化作了具体而微的行动。
每天清晨,她会抢在李春燕前面起床,帮着生火,或者扫地。虽然力气小,做不了重活,但她会尽力把屋子收拾得整齐些。她会细心地将卫民“工作室”里散落的碎布头、彩笔按照颜色、大小归置好,将画废的纸抚平叠齐。她成了卫民最得力的“小助手”,不仅是在他创作时陪伴、猜测他的意图,更是在事后帮他整理那个小小的“王国”,让一切井然有序。
对于晚归的舅舅,她更是心怀牵挂。尤其是苏卫东,她知道二舅现在干活比以前更拼。每当夜幕降临,听到巷口传来熟悉的、略显沉重的脚步声和三轮车链条的声响,她会立刻放下手里的书本或活儿,跑到灶台边,踮起脚尖,从温在锅里的热水壶中倒上一碗温水。
她会端着那碗水,站在门口等着。当苏卫东满身汗尘、一脸疲惫地推门进来时,她会小声地、带着一丝怯生生的关切喊道:“二舅,喝水。”
最初几次,苏卫东会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个捧着水碗、眼神清澈的侄女,有些不习惯。他会生硬地“嗯”一声,接过碗,仰头咕咚咕咚灌下去。温热的液体流过干渴的喉咙,仿佛也滋润了他那颗曾经粗糙坚硬的心。他依旧话不多,但偶尔,会在接过水碗时,用那只粗糙的大手,极其快速地、轻轻碰一下晓光的头顶。那几乎算不上一个抚摸,却让晓光心里甜滋滋的,她知道,这是二舅独特的表达方式。
她对苏建国,则是一种更深沉的体贴。她会留意大舅咳嗽的频率,偷偷将李春燕买来的、有限的梨子留给大舅。看到大舅深夜还在灯下看书学习,她会默默地将灯芯挑亮一点,然后安静地坐在一旁看自己的书,用无声的陪伴给予支持。
在学校里,她的感恩则表现为珍惜和努力。她珍惜李春燕老师给予的关注和鼓励,珍惜赵小娟纯真的友谊。她会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耐心地讲解题目,就像当初李春燕老师耐心对待她一样。她不再是那个蜷缩在角落的影子,而是逐渐融入了集体,用她的善良和认真,赢得了更多同学的认可和友好。
她的懂事,还体现在对家庭处境的理解和克制上。
她清楚地知道家里经济依然拮据,债务尚未还清,舅舅们和春燕姨都在拼命节省。因此,她从不主动要求买新衣服、新文具。她的铅笔用到短得几乎握不住,才会换新的;作业本正面写完写反面,直到密密麻麻再也写不下一个字。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玩新奇的玩具,她眼里或许会闪过一丝羡慕,但很快便会移开目光,从不开口索取。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需要交一笔小小的活动费。很多同学都兴奋地报名了。晓光回到家,看着李春燕为日常开销精打细算的样子,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只是像往常一样,做饭、写作业、整理卫民舅舅的“工作室”。细心的李春燕还是发现了她的欲言又止,晚上悄悄问了才知道原因。李春燕心里一酸,立刻就要去拿钱,晓光却拉住她,小声说:“大舅妈,没关系,我不想去。我在家帮您干活。”
最终,那笔钱还是交了,是苏建国知道后,沉默着塞给李春燕的。但晓光那一刻的克制与体贴,却深深烙在了李春燕和苏建国的心上。
如今的晓光,依旧瘦弱,依旧不太爱在陌生人面前多言。但她的眼神里,多了磐石般的沉静,少了浮萍般的飘忽。她像石缝里那株牵牛花,虽然生长环境依旧算不上优越,却将根须更深地扎进土壤,努力伸展枝叶,向着阳光,沉默而坚韧地生长着。她的成长,并非变得锋芒毕露,而是内化成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一种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责任,并且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有向上姿态的可贵品质。她是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里,悄然绽放的、最温暖也最坚韧的希望之花。
http://www.c8e.cc/38029/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