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修道难,求知若愚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时光荏苒,孟轩在废丹房已度过了数月。春去夏来,外门群山披上浓绿,但对于身处底层杂役区的弟子而言,季节的更迭似乎只意味着劳作的辛苦程度有所不同。这数月间,孟轩如同一块沉默的海绵,吸收着关于青云宗、关于修仙界的一切信息。他白天埋头于污浊的废渣与药渍中,夜晚则进入丑塔空间疯狂修炼,或是照料那片日益繁茂的“自留地”。他从其他杂役弟子零星的交谈、管事偶尔的训话、甚至是被丢弃的破损书页中,拼凑出了外门乃至整个修仙界的真实图景。
修仙之路,远非凡人想象的那般逍遥自在,反而充满了比世俗更赤裸裸的残酷。
资源,是悬在所有低阶弟子头顶的利剑。
外门弟子每月可领三块下品灵石,五粒聚气丹。而杂役弟子,只有可怜的一块灵石,三粒仅能果腹的辟谷丹。这点资源,对于资质寻常者,连维持修炼、缓慢提升都捉襟见肘。
想要更多?唯有靠“贡献点”。完成宗门任务、上缴稀有材料、或在各类比试中取得名次,才能换取贡献点,进而兑换功法、丹药、法器。然而,那些报酬丰厚的任务,往往伴随着巨大风险,或是需要强横实力,根本不是普通外门弟子,更别提杂役弟子所能染指的。大多数杂役弟子,终其一生,可能都在为攒够兑换一本像样功法的贡献点而奔波,最终耗尽寿元,郁郁而终。
孟轩就曾亲眼见到,一位年近四十、仍在炼气二层徘徊的杂役师兄,因为积攒多年贡献点兑换的一瓶破境丹药失败,修为不进反退,最终被管事以“年高无用”为由,清退出宗门,不知所踪。那绝望而麻木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孟轩。
资质,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南宫飘雪的消息,偶尔会像传奇一样在底层弟子中流传。据说她入门不过数月,已在玄云子执事的亲自指点下,轻松突破至炼气中期,被誉为外门百年不遇的奇才,资源倾斜,万众瞩目。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孟轩身边的杂役弟子。那个曾欺负过他的孙虎,仗着有点亲戚关系,偶尔能多得些残次丹药,但杂品灵根的桎梏让他修炼缓慢,数月过去,连气感都未能稳固,脾气愈发暴躁。其他几人更是进展寥寥,每日劳作后已是筋疲力尽,哪还有多少精力修炼?那本《青云基础吐纳诀》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孟轩自己,则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资质低劣”的表象。在外人看来,他和其他杂役弟子无异,甚至因为年纪小、干活卖力而更显可怜。没人知道,在丑塔的滋养下,他的肉身已被悄然改造,经脉远比同龄人坚韧宽阔,对灵气的感应和吸收效率,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下品灵根弟子。他只是将真实的修为隐藏在塔灵帮助下模拟出的、微弱不堪的气感之下。
阶层,无处不在,等级森严。
外门弟子看待杂役弟子,如同看待奴仆,呼来喝去是常事。而杂役弟子内部,也存在着欺压。孙虎因为和钱管事沾亲,便时常偷懒,将重活推给他人,稍有不顺便对孟轩等年纪小的弟子恶语相向,甚至抢夺他们本就微薄的份例。钱管事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活能干完,他才懒得理会底层的蝇营狗苟。
孟轩曾见过一位新来的杂役弟子,因为不小心打翻了一位外门弟子晾晒的药材,被当场打断了一条腿,扔回杂役区,最终伤重不治。而那名外门弟子,仅仅被罚了半月灵石,此事便不了了之。
仙门的光鲜之下,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
这里没有温情,只有利益;没有公平,只有实力。想要不被践踏,唯有不断变强。
这一切,都让孟轩更加坚定了藏拙和依靠丑塔的决心。他像一株在石缝中生长的野草,默默汲取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养分。
废丹房的“废料”,成了他和塔灵的宝藏。他凭借塔灵的感应,悄悄收集那些蕴含残存灵性的药渣、碎片,带入塔内。虽然大多灵性微弱,但积少成多,也让塔灵恢复了一丝元气,空间范围又隐约扩大了一圈。那株救活的碧灵草,在井水滋养下已焕发生机,叶片碧绿欲滴。他甚至尝试将一些普通的草药种子带入塔内种植,长势和药效都远超外界。
他的修为,在塔内夜以继日的苦修下,早已悄然突破至炼气一层,并且根基扎实无比。但他外表依旧是一副营养不良、修为低微的杂役模样。
这一日,孟轩正在清洗一批满是油污的丹炉部件,孙虎晃悠过来,看着他费力刷洗的样子,嗤笑道:“小废物,刷个炉子都这么慢!就你这资质,干一辈子杂役也是废物点心!”
孟轩抬起头,看了孙虎一眼,眼神平静无波,没有愤怒,没有畏惧,只有一种洞悉了对方可悲命运的淡漠。他低下头,继续手中的活计,仿佛对方只是一只嗡嗡叫的苍蝇。
这种无视的态度,反而激怒了孙虎,让他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闷感。
孟轩心中冷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他的目光,早已越过这污浊的废丹房,越过这外门的底层倾轧,投向了更广阔的修仙世界,投向了寻找娘亲、解开小塔之谜的遥远未来。
眼前的艰辛与不公,不过是磨砺他道心的磨刀石。他深知,在这条残酷的仙路上,唯有隐忍、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让他这颗被丑塔选中的种子,最终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仙路荆棘,吾亦往矣!
废丹房的活计依旧繁重枯燥,空气中弥漫的药渣异味也依旧刺鼻。但孟轩的心境,却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初步了解了外门乃至修仙界的残酷现实后,他意识到,除了修为实力,还有许多东西至关重要,比如——知识。
一个猎户之子,识字不多,见识有限。这在外门底层或许不算什么,但若想走得更远,看懂功法秘籍、辨识天材地宝、理解阵法符箓、甚至探究娘亲和小塔的来历,都需要深厚的学识底蕴。
他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学习的机会。
杂役堂偶尔会分发一些记录杂事、药材名录的粗浅册子,字迹潦草,内容简单。孟轩却如获至宝,将每一页都反复研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悄悄记下形状。
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完全沉默。在完成自己分内工作之余,他会主动帮一些年纪大、识字较多的老杂役弟子多干些重活,比如搬运更沉的药渣筐,或是清洗最脏的器具。干完后,他不会索要报酬,只是趁着歇息的间隙,指着册子上的生字,用带着几分怯懦和渴望的语气请教:
“王师兄,这个字……念什么?是什么意思?”
“李师兄,这册子上说‘茯苓忌与赤硝同用’,是为什么呀?”
他的态度恭敬而真诚,加上年纪小、干活卖力,大多数老杂役弟子在闲暇时,倒也愿意指点他一二。虽然他们自己学识也有限,但对付基础的识字和药材常识,还是绰绰有余。
孟轩的记忆力极好,几乎是过目不忘。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个字、每一点知识。晚上回到石屋,他便进入丑塔空间,借着空间柔和的光线,用手指在地上反复练习新学的字,或是默诵药材的性状功效。塔灵虽对凡俗文字不甚了解,但对药材、灵气相关的知识却有着天生的敏锐,时常能纠正或补充孟轩从杂役弟子那里听来的片面之词。
对于人际关系,孟轩也秉持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谨慎原则。
不与人交恶。 面对孙虎的屡次挑衅和刁难,他始终采取“避让”和“无视”的态度。孙虎故意找茬,他便默默承受,加快速度干完活,然后远离;孙虎言语侮辱,他只当是耳旁风,绝不还口,更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他深知,与这种小人纠缠,只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的忍让,在旁人看来是懦弱,但在他自己,却是一种战略性的忽视。
不巴结有势之人。 钱管事掌管废丹房,虽不算什么大人物,但在杂役弟子中也颇有权威。有些杂役弟子会想方设法讨好钱管事,比如偷偷送上些从家里带来的土产,或是抢着干些能露脸的轻巧活。孟轩却从不这样做。他对钱管事保持着必要的恭敬,按时完成分派的工作,但绝无谄媚之举。他明白,自身的价值,最终要靠实力说话,而非一时的巴结。况且,过分靠近权势,容易卷入是非,暴露自己的秘密。
他的这种态度,久而久之,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感。在废丹房众人眼中,孟轩是个话不多、肯吃苦、有点呆气却又认死理的孩子。不讨喜,但也不惹人厌。孙虎觉得他无趣,渐渐也懒得花太多心思针对他;钱管事觉得他踏实好用,虽无偏爱,但也不会刻意刁难;其他杂役弟子则觉得他年纪小可怜,偶尔还会帮衬一二。
这种“不起眼”的状态,正是孟轩所需要的。他得以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边积累着最基础的文化知识,一边在丑塔的庇护下悄然成长。
这一日,孟轩被派去给外门“藏书阁”送一批清理出来的废旧玉简(记录失效或内容普通的玉简,需统一处理)。这是他第一次踏入外门弟子活动的核心区域之一。
藏书阁是一座古朴大气的三层木楼,飞檐翘角,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和灵气。阁前有弟子值守,进出者多是气度不凡的外门弟子,甚至偶尔有内门弟子御器而来。
孟轩低着头,抱着装满废旧玉简的木箱,跟在一位管事身后,从侧门进入。他不敢东张西望,但眼角的余光还是扫到了阁内林立的书架,上面摆放着密密麻麻的书籍和玉简,心中不禁涌起强烈的渴望。
交接完玉简,退出藏书阁时,他在门口听到两位外门弟子的交谈:
“听说没有?三个月后的‘外门小比’,奖励比往年丰厚多了!”
“是啊,据说前十名不仅能获得大量贡献点,还能得到筑基期师叔的指点!可惜我等修为浅薄,怕是难有机会……”
外门小比?筑基期师叔的指点?
孟轩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稍微崭露头角、获得更好资源,而又不至于暴露太多秘密的机会。但他现在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回到废丹房,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修炼。白天,他继续请教识字,辨识药材,甚至开始留意那些废弃玉简上残留的、关于基础阵法、符箓的零星信息。夜晚,他在塔内更加刻苦地修炼《青云基础吐纳诀》,同时利用塔内生长的、药效更强的草药,尝试调配最简单的药浴,淬炼身体。
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他有耐心,有丑塔,更有一种源自心底的坚韧。他就像一株在岩缝中生长的树苗,看似弱小,却将根系深深扎入地下,默默汲取着一切可能的养分,等待着破岩而出的那一天。
求知之路,亦是求生之路,更是求强之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沉稳而坚定!
http://www.c8e.cc/38033/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