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彭君担保,火器新军易主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汤和那声炸雷般的叫喊总算劈开了厅内凝滞的空气。彭君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气,这才想起席间确实少了这位老兄弟的身影,原来是跑去当“田舍郎”了。他大笑着迎上去,用力拍着汤和宽厚的肩膀,亲热得近乎夸张:“好我的汤大将军!你可真是及时雨!来来来,快坐快坐,老彭我今天非得敬你三大碗不可!”
汤和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黝黑的脸上满是茫然,挠着头莫名其妙地被彭君按到了席位上。
上首的朱元璋与旁边的李善长、徐达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都噙着一丝了然的笑意。就连锐气外露的蓝玉,也低下头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他们都清楚,彭君这是借着汤和这憨直的猛将,硬生生把刘伯温那几乎要捅破窗户纸的锋利追问给挡了回去。
这位神机妙算的刘先生,本事通天,可那股子神神叨叨、凡事都要推演个天机命数的劲儿,确实让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武人和务实干练的文臣都有些不自在。
然而,他那双仿佛能洞察幽冥的眼睛和算无遗策的智谋,又让他们不得不心生敬畏,将其奉为上宾。
刘伯温的目光在彭君热情的“表演”和汤和捧出的、那在烛火与星光下泛着奇异紫色光晕的玉米棒子之间流转。他深邃的眼底,那最初的惊涛骇浪已然沉淀,化作一种近乎确认的了然。
眼前这位彭天人,其来历之奇,恐怕已超出了“海外奇人”的范畴。他端起面前那杯残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咽喉,也暂时按下了他心中翻腾的万千疑问。
也罢,既知非此世之人,强求其根脚,徒增变数,倒不如…静观其变。
彭君趁机一把抓过那珍贵的玉米棒子,强行扭转了话题,声音洪亮地盖过了所有窃窃私语:“国公!嫂子!诸位!都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宝贝!比什么神兵利器都金贵!”
他指着玉米饱满的颗粒,“这叫玉米,耐旱高产,山坡旱地皆可种植!再看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还沾着新鲜泥土的土豆,在朱元璋眼前晃了晃,“土豆!高产之王!不挑地,好伺候,寒冬腊月也能存在地窖里!”
他滔滔不绝地描绘起这些作物的惊人潜能,语气激昂,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牢牢吸引到了关乎未来千万人饱腹的希望之上。
宴席终散,杯盘撤去,水榭中只剩下朱元璋、马秀英与彭君三人。荷香伴着清风,驱散了酒气。
朱元璋屏退左右,亲手给彭君斟了一杯醒酒茶,眼神灼灼:“仙长,白日里你那火铳的神威…当真令重八开了眼界!声震如雷,穿甲透石…此等神兵,若能装备我麾下儿郎,何愁暴元不灭,寰宇不清?” 他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渴望与野心。
彭君微微一笑,放下茶杯:“国公莫急,火器虽利,却也需精工锻造,严格操练方能成军。小弟在大都,倒也并非全无根基。”
他压低声音,“蒙元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已被我说动。”
“汝阳王?!” 朱元璋和马秀英同时一惊。朱元璋的眼神瞬间锐利如鹰:“那个手握重兵,替元廷镇压四方义军的汝阳王?他…他肯降?”
“非是降。” 彭君摇摇头,神色从容,“是合作,更是…投资未来。元朝气数已尽,他这等聪明人,岂会看不透?他愿以其在大都深厚的人脉、资源,秘密开设一座顶尖的火器工坊,招募能工巧匠,全力锻造新式火铳、火炮!并以王府亲兵为基础,暗中编练一支精通火器的新军!”
朱元璋的呼吸明显粗重了几分,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脑中飞快盘算着其中巨大的利益与同样巨大的风险。他沉声问:“条件?”
“火器工坊所需铁料、硝石、硫磺、精炭、工匠、粮饷…皆需国公暗中供给,打通南北商路,源源不断运往大都。”
彭君直视朱元璋,“至于汝阳王本人…他求的,是国公的一个承诺。将来,若国公得登大宝,光复华夏,他察罕帖木儿一族,仍是大明之亲王,世镇一方!这支由他心血浇灌出的火器新军,也交由他父子统帅,为大明开疆拓土!”
彭君悠闲地喝着茶,他并未告知朱元璋汝阳王的新军已经成型,火器作坊已然可以生产,现在赵敏更是在琢磨火炮。
不过一切都还太早,朱元璋此时西和陈友谅接壤、南边才到处州。势力也就比张士诚与方国珍大一点,现在还不是告知他的时候。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寂。马秀英担忧地看向丈夫。接纳一个手握精锐的元朝亲王?还要许以世袭罔替的王爵?这承诺太重,风险太大!
朱元璋的目光如深潭,里面翻滚着复杂的情绪:忌惮、权衡、巨大的诱惑以及对彭君这位“天人”的信任。最终,那开疆拓土、超越历代帝王的雄心压倒了疑虑。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斩钉截铁:“好!彭兄弟作保,重八信得过!只要汝阳王真心助我驱逐鞑虏,光复汉家山河,我朱元璋在此立誓:他日若成大事,汝阳王之位,世袭罔替!所属火器新军,仍由察罕一脉统帅!此为密约!”
然而,老辣的汝阳王察罕帖木儿深知朱元璋这等枭雄的承诺在乱世中分量几何,更明白自己和这支“元人”背景的新军,在未来的汉人朝廷中可能面临的猜忌与孤立。协议达成不久,一份措辞极其谦卑恳切的密奏便送到了朱元璋案头。
奏章中,汝阳王将自己定位为“仰慕上国威仪,感念吴国公驱逐暴元、解民倒悬之仁德”的“归化降臣”,痛陈元廷之腐朽,盛赞朱元璋乃“天授英主”。
他提出:为彰显新军对吴国公(实为未来皇帝)的绝对忠诚,杜绝天下悠悠之口,恳请吴国公屈尊担任这支新军的“名誉大元帅”!并恳请派遣一位皇子(实则为质子)担任副统帅,随军历练,监督指导。他察罕帖木儿及其子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愿尽心竭力辅佐皇子,效忠大元帅,将新军练成“天子手中最锋利的剑”!
此奏一出,堪称神来之笔。朱元璋麾下如徐达、常遇春、汤和等核心将领闻讯,起初无不愤懑。他们舍生忘死打下的基业,这支耗费巨大资源、掌握着恐怖力量的新军,最高名位竟落在一个前朝亲王头上?!军中怨言四起,认为国公过于厚待降人,寒了老兄弟的心。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暗自佩服汝阳王的老辣。这表面上是拍马屁、表忠心,实则是以退为进的高明政治生存术。
将新军与未来的“天子”和“皇子”牢牢绑定,等于给这支本可能被边缘化的力量披上了一层“天子亲军”的金光熠熠的外衣。
如此一来,新军的地位陡然提升,成了皇帝的嫡系力量,而非某个降将的私兵。朱元璋顺势下旨,将这支“名誉大元帅”统领、“皇子”副统帅的新军,正式定名为“神机御营”,地位超然。
虽然徐达等将领心中仍有疙瘩,但随着天下大势抵定,元廷被彻底赶往漠北,那支由汝阳王父子倾注心血打造、装备着当时最精良火器的“神机御营”,开始爆发出令天下侧目的恐怖战力。
在平朝鲜、征日本、荡平东南亚诸岛的血战中,在深入大草原、扫荡漠北残元的千里奔袭里,在平定西南土司叛乱的崇山峻岭间,“神机御营”的火炮轰鸣成了敌人永恒的噩梦。
王保保用一次次辉煌的、不掺杂水分的胜利,证明了其指挥才能和对新式战法的深刻理解,战绩丝毫不逊于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名帅。
http://www.c8e.cc/38140/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