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 >第44章 杨过释怀,闭关感悟心得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4章 杨过释怀,闭关感悟心得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阳光洒在他身上,那曾经笼罩着他的阴霾,正一点点消散。杨过迈开步伐,朝着新的未来走去。

  就在这时,彭君的身影出现在花园入口。他像是刚处理完什么事务回来,步伐沉稳。

  看到杨过站在石桌旁,气色虽差但精神显然已经稳定,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并未多言,只是如常地走到主位坐下。

  “师父。”杨过再次行礼,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沉静。

  彭君点点头,示意他坐下。他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杨过身上,语气平和地开口,仿佛只是在讲述一段寻常往事:

  “过儿,你可知你郭伯父郭靖,年轻时也曾被人骂作‘傻子’?”

  杨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愕然和难以置信。

  彭君继续道:“他天资鲁钝,远不如你聪慧。在江南七怪门下学艺时,一套简单招式往往要学上数月才能勉强掌握,常被性子急躁的师父呵斥。”

  “初到大漠,被成吉思汗赏识,却也因不懂变通、耿直过头,屡屡得罪权贵,若非拖雷王子暗中维护,怕是早丢了性命。”

  “便是后来武功大成,成了人人敬仰的大侠,他那份近乎迂腐的执着和不知变通,也常被黄蓉私下里埋怨取笑。”

  彭君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像是在谈论一个熟悉的、有缺点的老友。

  “他并非完人,亦非生来便是大侠。他犯过傻,吃过亏,走过弯路。但他有一点,从未改变——那便是认准了心中道义,便百死无悔,一往无前。”

  “这份‘傻气’,这份‘固执’,恰恰是他能成为‘侠之大者’的根基。”

  “他待你之心,或许笨拙,或许有诸多考虑不周之处,以至于让你心生怨怼,但他从未将你视为‘麻烦’或‘可怜虫’。他视你如己出,那份赤诚,天地可鉴。”

  彭君顿了顿,看着杨过眼中翻涌的复杂情绪,缓缓道:

  “为师告诉你这些,并非要你立刻放下心结去感激他。只是想让你明白,世人皆有来路,皆有不足。”

  “评判一个人,重要的不是他的起点如何坎坷,也不仅是他曾犯下何等过错,而是他最终选择了成为怎样的人,走向了何方。你郭伯父是如此,你父亲是如此,你……亦是如此。”

  杨过久久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陶杯边缘。彭君的话,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

  郭靖那“傻气”的形象,与他记忆中那个如山岳般威严可靠的郭伯伯重叠起来,变得鲜活而复杂。那份怨怼,似乎被撕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理解的光。

  “弟子……明白了。”杨过最终低声道,声音依旧沙哑,却不再迷茫。他明白了师父的苦心——不是抹杀过去,而是给他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人心与世事。

  证明自己,并非要踩着父亲的污名或者郭靖的“过失”,而是要走出属于“杨过”的道路。

  彭君不再多言,转而看向小龙女:“龙儿,今日感觉如何?鱼羹可还适口?”

  小龙女抚琴的手搭在微隆的小腹上,清冷的声线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慵懒:“尚可。师姐的鱼羹,很好。”她抬眼看了看天色,“有些乏了。”

  李莫愁闻言立刻起身:“乏了就回屋歇着,安安也该睡午觉了。孙婆婆,我们走。”

  她自然地招呼着,抱着安安,和小龙女一起,在春日暖阳下,并肩走向那座属于她们的三合院。

  阳光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仿佛残留着淡淡的奶香和琴音的余韵。

  洪凌波和陆无双也识趣地收拾茶点,起身告退,将空间留给了师徒二人。

  花园里只剩下彭君和杨过。微风拂过,带来花草的清新气息。

  “师父,”杨过抬头望向终南山绵延的轮廓,声音清晰了许多,“弟子想闭关几日。”

  “哦?”彭君挑眉。

  “梳理所学,静心明志。”杨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弟子心中有惑,亦有路。但还需沉淀打磨,方能看清脚下,走得更稳。”

  彭君看着他眼中那份破茧重生后的沉静与锋芒,欣慰地点点头:“善。古墓深处寒玉室,最是清心凝神。去吧。”

  杨过再次深深一揖,转身,朝着古墓入口走去。他的背影虽然依旧单薄,却挺直如松,带着一种洗尽铅华后的坚韧。

  他不再逃避,不再怨天尤人,而是选择直面内心,用沉淀去淬炼那份“改之”的信念。

  彭君目送着杨过的身影消失在古墓入口,端起茶杯轻啜一口。

  花园里,琴音似乎还在回荡,安安的咿呀声隐约可闻,新移栽的草木在阳光下舒展着嫩叶。

  这片曾被千年寂冷笼罩的古墓,如今处处充满了挣扎后的宁静、新生的希望以及足以滋养灵魂的温情暖意。

  他知道,杨过的心伤需要时间愈合,但最危险的风暴已经过去。这片温暖坚实的家园,终将成为他重新启航的港湾。

  杨过转身步入古墓深处寒玉室的背影,并未在古墓派众人心中激起太大波澜。相反,一种默契的轻松弥漫开来。

  洪凌波和陆无双收拾完石桌,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欣慰。

  孙婆婆抱着睡眼惺忪的安安,低声念叨:“关关好,关关好,老话说得好,经一事长一智哩。这孩子心窍一通,将来啊,路就宽了。”

  就连李莫愁,抱着安安回三合院的路上,瞥了一眼幽深的墓道入口,也只是淡淡哼了一声:

  “总算开点窍了,省得让人操心。” 言语虽淡,那份因弟子成长而生的欣慰,却难以掩饰。

  彭君端起尚有微温的茶杯,眸中映着古墓入口的幽暗,嘴角噙着一丝笑意。这闭关是杨过主动提出的,带着沉淀后的清醒与坚定,而非困兽的挣扎。

  这次的“祸”,那场几乎将他吞噬的风暴,竟意外地成了淬炼心志的契机。

  彭君几乎可以预见,当那扇石门再次开启时,走出来的杨过,无论是对武学的领悟还是心境的澄澈,都将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这份“因祸得福”的收获,比任何刻意的教导都更显珍贵。

  日子如终南山间的溪流,在平和宁静中悄然流淌。古墓内外,原有的节奏依旧奏响着生活的乐章。

  李莫愁依旧是那个雷厉风行的“李总管”,只是眉宇间的凌厉被安安哭喊声和日渐熟练的抱娃姿势揉进了几分柔软。

  小龙女的日子越发清净恬淡,她腹部的弧度已清晰可见,行动间带着一种不疾不徐的沉稳。

  彭君为她准备的软榻、靠枕遍布她常待的地方,温暖的日光下、琴台旁、甚至回廊转角,都成了她静坐养神之处。

  她依旧少言,但偶尔抚上小腹的手指,以及看向花园里欣欣向荣草木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柔和,都无声诉说着生命孕育带来的微妙变化。

  彭君的生活重心,除了每日观察小龙女的状态,确保她安然舒适,以及督促洪凌波、陆无双的武艺进境外,还多了一项雷打不动的“任务”——继续讲述那浩瀚奇诡的《西游记》。

  凉亭石桌旁,或是在温暖的三合院厅堂里,每日固定的时辰一到,洪凌波便会早早备好清茶,陆无双则必定捧着她那本已经密密麻麻写满蝇头小楷的厚厚笔记,眼睛亮晶晶地挨着彭君坐下。

  “师父师父,上次说到孙悟空把那化作童子的红孩儿摔倒山涧!那后来呢?后来呢?”陆无双迫不及待地追问,手中的毛笔早已沾饱了墨汁悬停在纸页上方,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http://www.c8e.cc/38140/3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