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 >第205章 彭君谈国号,谢太后欲禅让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05章 彭君谈国号,谢太后欲禅让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彭君手握重兵,麾下猛将如云,无论是杨过、郭破虏,还是李莫愁、洪凌波,皆对其俯首帖耳。

  临安的朝堂之上,虽仍挂着大宋的旗号,但若非彭君默许,她与赵?,不过是无根的浮萍。

  可即便如此,她依旧感激 —— 感激彭君没有像历代权臣那般废帝自立。

  而是给了赵家最后的体面,让她能带着皇孙,站在这太庙之中,向列祖列宗诉说这迟来的光复。

  赵?忽然指着孝宗的牌位,脆声说道:

  “太后,先生教过我,孝宗皇帝是好皇帝,他曾想收复中原,可惜没成功。现在彭将军帮他做到了,对不对?”

  谢太后心中一暖,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是啊,孝宗皇帝若泉下有知,定会高兴的。?儿,你要记住,今日的太平,来得不易。”

  “往后无论朝堂如何变迁,你都要记得,自己是赵家的子孙,要守住大宋的文脉,莫要辜负了列祖列宗的期望。”

  烛火渐暗,殿外传来几声鸦鸣。

  谢太后将祭文焚于香炉之中,看着纸灰随着青烟袅袅升起,仿佛要飘向遥远的天际。

  她牵着赵?的手,缓缓走出太庙,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落在宫墙之上,与那些斑驳的砖痕融为一体。

  她知道,或许用不了多久,她就要亲手将皇位禅让给彭君,赵家的统治,终将画上句号。

  可只要这太庙还在,只要列祖列宗的牌位还在,只要大宋的百姓还能安居乐业,那便足够了。

  “走吧,?儿,” 谢太后轻声说道,

  “我们回去,给彭君写封书信,告诉他,太庙告捷之事,列祖列宗已知晓。也告诉他,赵家欠他的,会用最后的体面来还。”

  赵?点点头,紧紧跟着太后的脚步,小小的身影在宫墙的阴影里,渐渐远去。

  而此时彭君则站在长城之上,黄萱依偎在他身边,黄蓉、孙不二、李莫愁等人并肩而立。

  远处的草原上,蒙元残部已消失在天际;近处的长城内外,百姓们正忙着重建家园。

  彭君伸手握住身边人的手,轻声道:“往后,这片大地再也不会有战争了。”

  “但是草原和其他地区不在此列。”

  彭君心中默默补充了一句,风拂过长城的砖石,带着平和的气息,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

  黄萱轻声问道:“父亲草原之上,真要留着那些残部吗?听华筝姨姨说蒙元贵族仍在漠北召集旧部,若不斩草除根,他日恐生祸端。”

  彭君目光越过苍茫草原,远处的落日正将云层染成金红,他缓缓摇头:

  “中原历经数十年战乱,百姓早已不堪重负。若再举兵北伐,粮草军需又要从百姓身上征调,刚安定的日子又要被搅乱。”

  他侧头看向黄蓉,“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草原各部并非铁板一块,华筝的分化和拉拢一部分,我们再设卫所驻兵威慑,比一味征讨更有效。”

  彭君顿了顿了,继续说道,“我们只需要打压他们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继续往西,我们便可跟在后面收拢人心,这可比我们自己出手容易多了。”

  黄蓉手中握着一把折扇,扇面上是她近日画的江南春景,闻言点头:

  “夫君所言极是。当年襄阳城破,我便看清一味营守并非良策。如今我们掌控中原,当以民生为先。”

  “我已让人草拟了新政,减免江南三年赋税,鼓励流民归乡垦荒,再开通运河漕运,让南北物资流通起来。”

  孙不二站在一旁,素色道袍在风中微动,她素来少言,此刻却开口道:

  “终南山下已建起学堂,收纳战乱中的孤儿,传授诗书与武艺。我道家讲究‘治大国若烹小鲜’,百姓安定,天下自会太平。”

  李莫愁抱着双臂,目光落在长城下往来劳作的百姓身上,语气难得柔和:

  “当年我被情所困,一心复仇,如今才知,看着这些人能安稳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我会带着洪凌波去江南,清剿那些趁乱作恶的盗匪,护一方安宁。”

  彭君听着众人的话,心中暖意渐生。麾下众人皆以天下为念,便是他最大的慰藉。

  他握紧黄蓉的手,又看向李莫愁等人:

  “有诸位相助,何愁天下不安。待处理完草原之事,我便让人筹备登基大典,只是这国号……”

  “不如仍称‘宋’?” 黄萱轻声提议,“谢太后与赵?仍在临安,百姓心中对大宋尚有眷恋。沿用国号,既能安抚民心,也能让赵家的体面得以保全。”

  彭君沉吟片刻,点头应允:还是算了,只是这皇位,终究是从赵家手中接过,我自会是善待他们。”

  “你这话到是没错,全玖、俞修容和杨淑仪,可被你照顾的很周到。”李莫愁没好气的看着他。

  闻言,黄蓉、陆无双等人都捂着嘴吃吃的笑着,就连黄萱也好笑的看着吃瘪的父亲。

  “你们说‘明’这个国号怎么样?”彭君赶紧转移话题。

  “明?” 孙不二先是一怔,随即眼中泛起光亮,她抬手拂过被风吹乱的鬓发,轻声解读道,

  “日为阳,月为阴,日月同辉便是‘明’。这国号既含着驱散蒙元阴霾、重见光明之意,又暗合天地阴阳平衡之理,倒是比沿用‘宋’更有新气象。”

  黄蓉手中的折扇轻轻敲击掌心,目光扫过长城下渐次亮起的灯火,颔首附和:

  “‘宋’字虽有民心基础,却也带着两宋积弱的旧痕。如今我们收复中原、重整山河,当立一个全新的国号。”

  “让天下人知道,这是个不再偏安、不再苟且的时代。‘明’字好,既有开创之意,又显正大光明,正合我们平定乱世、还民太平的初心。”

  李莫愁嘴角的弧度稍缓,她想起江南水乡即将迎来的安宁,语气也柔和了几分:

  “我不管什么阴阳天道,只知道‘明’字看着敞亮。往后清剿盗匪时,便告诉那些作恶之徒,新朝已立,乾坤朗朗,再想暗地作祟,便是与天下光明为敌。”

  彭君听着众人的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原担心众人会因 “宋” 的情怀有所抵触,如今看来,大家都着眼于未来,这让他更添信心。

  他伸手揽过黄蓉的肩,又看向黄萱与孙不二、李莫愁,朗声道:“既然诸位都认可‘明’为国号,那此事便定了。”

  等时机成熟,登基大典上,我们便昭告天下,定国号为‘明’,年号‘启元’,取开启新纪元之意。”

  与此同时,临安太庙旁的偏殿内,谢太后正握着笔,在宣纸上缓缓书写。

  赵?站在一旁,小手握着一方镇纸,看着太后笔下的字迹,轻声问道:“祖母,我们真的要把皇位让给彭叔叔吗?”

  谢太后笔尖一顿,墨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小片黑斑。

  她看着赵?稚嫩的脸庞,眼中满是慈爱与愧疚:“?儿,这天下本就该属于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人。”

  “彭真人收复中原,让我们赵家能在太庙中告慰列祖列宗,这份恩情,赵家无以为报。”

  禅让皇位,并非退让,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能继续过太平日子。”

  她重新提笔,字迹工整而坚定:“…… 今彭君雄才大略,平定乱世,救万民于水火。赵家子孙自知德薄,难承大统,愿将皇位禅让于彭君,望其能承列祖列宗之志,护大宋文脉,保天下太平……”

  写完最后一字,谢太后将笔放下,轻轻抚摸着信纸,仿佛能感受到列祖列宗的目光。
  http://www.c8e.cc/38140/4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