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眼见骑兵逼近,他猛然喝道:

  \"来者何人?速报名号!\"

  城下骑兵闻声骤停,一员将领在亲卫簇拥下策马而出,高呼:

  \"城上可是李肃将军?\"

  \"末将乃华雄帐下牙将平茂,中敌埋伏,华将军性命垂危,恳请将军速开城门!\"

  \"牙将平茂?\"

  李肃眯起双眼回忆华雄部属,赵岑却立即印证:

  \"此人确是平茂,声貌特征分毫不差!\"

  李肃眉头紧锁,紧盯城下追问:

  \"既言华将军危殆,其人现在何处?\"

  只见城下兵卒抬出一员魁梧将领,被左右搀扶,气若游丝。平茂紧接着呼喊:

  \"将军速开城门!追兵转瞬即至!\"

  \"再迟片刻,我等皆要葬身于此!\"

  仿佛印证其言,远处杀声震天,追兵已逼近三百步内。李肃怒视先前报信的曲长:

  \"你胆敢谎报华将军死讯!城下之人又作何解释?\"

  \"可曾亲眼目睹华将军阵亡?\"

  那曲长早被敌军吓得魂飞魄散,此刻更是面如土色,颤声辩解:

  \"末...末将实未亲见...\"

  他之所以能逃脱,全因当时身处战场边缘。真正目睹华雄遇险的亲卫,早已陷入重围难以脱身。

  (李肃哪里知晓华雄生死真假。

  此刻望见关下华雄身影,更不敢妄作决断,只得支吾道:

  \"许是末将耳误也未可知!\"

  \"饭桶!\"

  见那曲长目光游移,李肃怒发冲冠,转首望向关外。

  若这曲长能笃定几分,他尚敢放手一搏。

  可如今——

  他岂敢拿性命作赌?

  倘若关下果真是华雄,拒之门外,董卓知晓后定叫他尸骨无存!

  眼见追兵迫近,李肃钢牙咬碎,从齿缝里挤出一句:

  \"开城门!\"

  赵岑闻言如获赦令。

  这位莽夫既不敢违逆李肃,更惧惮华雄威势。

  若延误时辰触怒华雄,怕是要当场血溅三尺!

  此刻得令,忙不迭喝令守军开启城门。

  随着绞盘转动,汜水关巍峨城门在刺耳声响中缓缓洞开。

  关下那将见状,立即抱拳高呼:

  \"谢将军成全!\"

  \"他日定当厚谢!\"

  言罢转身振臂疾呼:

  \"全军速速入关!\"

  数千铁骑如洪流般涌入城门。

  恰在此时,孙坚大军已 ** 至近前,见状不由狂喜:

  \"全军冲锋!破关就在今日!\"

  李肃见敌军竟欲乘势夺关,慌得连声嘶吼:

  \"放箭!快关城门!\"

  霎时间箭雨倾泻。

  守军仓皇张弓,无数箭矢呼啸着坠向关下。

  忽听得关下炸响惊雷般的怒吼:

  \"夺城门!迎孙将军入关!\"

  方才还萎靡不振的\"华雄\"骤然龙精虎猛,自马鞍下抽出双戟,直扑守门士卒。

  祖茂韩当亦撕去伪装,一人舞动双刀,一人抡起长刀,如虎入羊群般杀向西凉军。

  入关骑兵闻言纷纷亮出兵刃,在关内掀起腥风血雨。

  守军猝不及防,眼见同袍突然反戈,顿时乱作一团。

  整座关隘瞬间化作修罗场。

  城楼上的李肃与赵岑面如死灰,如坠冰窟。

  竟是敌军诈关?

  好一出瞒天过海!

  二将尚在惊骇之际,关外孙坚已纵声长笑。

  秦鸣之计果然分毫不差!

  城门既开,奇谋已成。

  接下来——

  便看他的江东儿郎了!

  孙坚\"铮\"地拔出古锭宝刀,刀锋所指处声震四野:

  \"三军将士,随某夺关!\"

  烽火骤起,三军闻令而动!原本埋伏在军阵中的突袭部队扛着层层云梯冲杀而出。

  一万五千铁骑如黑云压城,铺天盖地涌向巍巍关隘。

  此时关内守军遭遇突袭,早已乱作一团。

  兵虽众多,却成一盘散沙,难以形成有效防御。

  赵岑眼见此景,心如刀绞,急忙向李肃求援:

  \"将军,事已至此,该当如何?\"

  李肃望见城下战况,缓缓阖上双眼,长叹道:

  \"撤吧!\"

  \"此关难守矣!\"

  一夜之间连中两计,军心涣散已至谷底。

  加之孙坚部众背水一战,士气如虹,此消彼长之下岂能抵挡?

  话音刚落,李肃已匆匆奔向城下。

  既然决定撤兵,不若多带些辎重。

  或能将功补过!

  可他未曾察觉,赵岑听完军令后并未随行,而是目露异色,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主将既已下令撤兵,此战胜负已定。

  不到一个时辰,李肃便率领数千残部向洛阳方向溃退。

  孙坚则在众将奋勇拼杀下,逐步掌控汜水关防务。

  一炷香后,战事平息。

  此役过后,孙坚彻底打通了进军洛阳的通道。

  而他原本的命运轨迹,也因这场夜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四章 完胜而归,硕果累累

  河南境内,汜水雄关。

  晨光微熹,旭日初升,万道金光重回人间。

  孙坚 ** 关城之上,远眺东方喷薄而出的朝阳,顿觉豪情满怀!

  昨日此时,虽有小胜,但汜水关中尚有数万精兵,文有李肃坐镇,武有华雄把守,横亘在他与洛阳之间,固若金汤。

  而今晨光里,他竟能傲立关墙之上,俯瞰苍茫大地。

  这是何等惊人的逆转!

  自起兵以来,这是首次取得如此酣畅淋漓的大捷!

  不仅在绝对劣势下以少胜多,更一举攻克天下雄关!

  若联军真能攻入洛阳,这首功非他莫属!

  思绪翻涌间,一个年轻的身影总在不经意间浮现脑海。

  若说夺取汜水关是个奇迹,那这个年轻人就是创造奇迹之人!

  倘若没有此人出现...

  莫说夺取雄关,恐怕连性命都难保全!

  当真是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望着关下清扫战场的士卒们,孙坚不禁轻声低语:

  \"钟君之才,岂止响彻百,里?\"

  \"这百,里之钟,莫非是上天赐予我的旷世奇才?\"

  孙坚正与众人议事,程普手持竹简匆匆登上城楼禀告:

  \"主公,我军伤亡数目已清点完毕,请您过目。\"

  \"嗯。\"

  孙坚红袍猎猎,转身迈下城阶。程普紧随其后汇报道:

  \"此役折损近三千将士,连同前两日伤亡,总计已达七千之众。\"

  孙坚闻言心头一震。此番出征的豫州军不过三万余人,如今竟已折损近三成!

  程普见状却展颜笑道:\"主公且宽心。虽我军折损不小,却俘获敌军两万一千余人。若将其整编入军,实力反而更胜从前。\"

  \"竟有两万降卒?\"孙坚难掩惊诧。

  程普解释道:\"汜水关守军原有五万余众。昨日先后俘获九千人,今日破关后敌军溃不成军,大半归降。加上尚未收拢的散兵游勇,预计俘虏将超两万三千人。\"

  他越说越振奋:\"若能妥善整编,我军兵力可增至四万。其中更有原属西凉军的七八千骑兵!配合缴获的战马,足以组建八千精锐铁骑。\"

  \"八千铁骑?!\"孙坚蓦然止步,眼中闪过震撼之色。须知在中原腹地,这等规模的骑兵足以左右战局胜负。昔 ** 耗尽积蓄,也不过训练出数百骑而已。

  刹那间,一股汹涌的喜悦如潮水般将孙坚吞没。

  这滋味,活像个穷了半辈子的庄稼汉突然捡到座金山,乐得他险些手舞足蹈起来。但江东猛虎终究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愣头青,听闻能组建骑兵时,他立刻想到现实问题,拧着眉头道:\"可咱们连军粮都断了,拿什么养这些战马?\"

  站在一旁的程普瞧见他这副愁容,反而抚须笑道:\"主公何必忧心?这汜水关里粮食堆得都快溢出来了!原先关里就屯着几万斛粮草,董卓老贼生怕守军饿肚子,前些日子又运来十万斛。如今关内储粮少说能养活咱们四五个月!\"

  \"三个月?!\"孙坚虎目圆睁。自打知道袁术断他粮草后,这心病就像块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谁承想刚打进汜水关,这难题竟迎刃而解!这份意外之喜来得实在太及时了!

  程普见主公欣喜,又添了把火:\"还不止呢!除了粮草,关里还缴获铁甲五千副、扎甲万套、皮甲数万件。长弓一万五、利剑八千柄、长矛两万杆、朴刀三万把!就算给全军换装都绰绰有余。更别提还有数千车辎重、帐篷,金一千锭,布匹一千段,精铁两万斤!\"

  说到最后,这位老将忍不住开怀大笑:\"主公,咱们这回可真是掏着金窝了!\"

  \"妙!妙!妙!\"孙坚连叹三声,仍觉不够痛快。攻下汜水关固然是大功,可这些实实在在的战利品才叫人心花怒放!打仗打的可是真金白银,这些军资若换成钱粮,怕是能堆成山!董卓老贼处心积虑要凭此关阻挡联军,如今倒成全了他孙文台!

  正得意时,他突然想到什么:\"关内囤着这般家当,西凉军逃走时为何不烧个干净?\"

  程普闻言一拍脑门:\"正要禀报此事。守关的除了李肃还有个叫赵岑的将领。李肃逃跑后,赵岑就率部倒戈,特意派兵把守府库作为进身之阶。此刻他正在关内等候主公示下。\"

  \"哦?\"孙坚剑眉一挑,当即笑道:\"既有归顺之心,速速带来见我!咱们断不能亏待这等义士。可还有其他军情?\"

  \"暂无要事禀报。\"

  程普略作思索,压低声音道:

  \"主公,秦先生仍驻留在关外军营,现我军已攻克汜水关,不知该如何安排先生?\"

  \"哎呀!\"

  孙坚猛地拍腿,恍然大悟:

  \"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速派将士迎接先生入驻关中守将府邸,待我处理完军务,定当亲自登门拜访。\"

  \"遵命!\"

  程普见主公态度郑重,立即调派人手前往迎接秦鸣。

  议事厅内,孙坚端坐主位,俯视着阶下跪伏之人:

  \"你便是赵岑?\"

  赵岑慌忙叩首:

  \"败军之将赵岑,拜见将军!\"

  孙坚快步下阶,亲手搀扶:

  \"将军立下大功,何必如此谦卑!\"

  赵岑面露惭色:

  \"末将兵败归降,岂敢居功!\"

  \"但求将军收留,甘愿效犬马之劳!\"

  孙坚朗声笑道:

  \"将军此言差矣!\"

  \"你能审时度势,保全关内物资,已是大功。\"

  \"我军正值用人之际,正要倚重将军。\"

  话锋一转:

  \"不过有一事令我困惑,望将军解答。\"

  赵岑见孙坚不计前嫌,喜出望外:

  \"主公但问无妨,末将必定如实相告!\"

  孙坚眼中闪过精光:

  \"我军攻关时,城内尚有数万守军。\"

  \"李肃逃遁情有可原,将军为何不随他离去?\"

  \"反而选择开城归降?\"

  此言一出,赵岑顿时语塞。

  他暗自苦笑——若能脱身,又何须投降?

  当时董卓麾下四员大将,唯他官职卑微。

  如今胡轸、华雄接连殒命,仅剩他与李肃。

  偏偏前日守关时,他因惧怕华雄怪罪,屡劝李肃出战致败。

  若随李肃返回,必然成为替罪羔羊。

  西凉军中将领如云,董卓岂会在意他这等小将性命?
  http://www.c8e.cc/38254/1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