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欲立根基,必先全取吴郡,以七十万百姓供养将士。”

  “可那盛宪与吴郡豪强,岂会坐视我军夺城?”

  “彼时必据城死守,我军唯有强攻。”

  “战祸所至,百姓流离,民心尽失。”

  “纵得吴郡,亦是一片焦土!”

  “残破之城,尚余几多人口?”

  “又能支撑多少兵马?”

  “故每取一城,必先休整治理。”

  “待兵精粮足,方可再图他处。”

  “如此周而复始,两三年已属保守。”

  “且即便夺得江东,亦非完璧!”

  言及此处,他话锋陡转:

  “而今形势迥异!”

  “我军已据淮南要地,此处富庶远胜江东。”

  “坐拥百万黎民,十万雄师,钱粮丰足。”

  “既有此等根基,何须再逐城苦战?”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孙坚闻言颔首,眼中闪过明悟之色。

  秦鸣见他领会,便不再赘言。

  此事本质在于根基深浅——根基牢固则势如破竹,根基薄弱则举步维艰。

  且看曹操与孙策之别:

  曹操初起兵时不过五千部众,然鲸吞兖州、收编青州军后,转眼便成一方雄主。

  北讨袁术、东征陶谦、南战吕布,继而扫荡刘备张绣,中原烽火八载不息。

  纵使曹公雄才大略,若无充足粮秣军备支撑,纵使兵仙再世亦难屡战屡胜。

  反观孙策,同样三千精兵起家,却在江东鏖战六年。

  曹操八年定中原,孙策六载竟未全取扬州。

  莫非孙郎不通兵略?或怯于征战?非也!

  孙策每战必胜,所欠者唯根基二字。

  譬如商海浮沉:

  豪强并购如虎添翼,可连环吞并;

  白手起家者却要刀头舐血,寸土必争。

  如今孙氏已非吴下阿蒙,父子却仍存小富即安之念。

  此风断不可长!

  既要兴兵,便当雷霆万钧!

  见孙坚已被说动,秦鸣趁势进言:

  “二问更无须多解——零敲碎打即便得胜,所得亦是满目疮痍的江东。”

  “吾等要的,是能反哺大军的膏腴之地!”

  他早勘破历史迷局:旧时空里江东屡失战机......

  内部,需调和各大家族之间的矛盾。

  外部,南方山越未平,西方刘表刚走,刘备又至。

  北方曹操更如巨峰压顶!

  莫非东吴无意扩张?

  绝非如此!

  即便孙权,也日夜期盼挥师北上。

  然而除偷袭荆州外,其北上征伐近乎无功。

  何故?

  根基薄弱而已!

  孙策经略江东六载,亦摧残江东六载。

  这六年,早已耗尽江东元气!

  加之孙策猝逝,东吴扩张之路彻底断绝。

  如今他携孙坚重生,岂容江东重蹈覆辙?

  思及此,他肃然道:\"欲取江东,须速战速决,不可任战火蔓延!\"

  \"原来如此!\"

  孙坚父子频频颔首,终悟秦鸣\"一战定江东\"之深意。

  其一,实力具备;

  其二,形势所迫。

  然既有实力与需求,难题在于如何攻取江东。

  孙坚捋须道:\"难怪子若说四万兵力不足。此等大战,确非四万兵卒可胜任。\"

  随即转向秦鸣:\"既出此言,想必子若已胸有成竹?\"

  \"自然!\"

  秦鸣笑道:\"适才已言,夺取江东时机成熟。兵力虽寡,却非决胜关键。\"

  \"伯符曾言,南四郡中周昕、王朗、华歆皆无回应,唯盛宪以'大贼阻道'推诿。依我看,彼等非真心抗拒,实存观望之心。\"

  \"故我军战略八字可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以四万精兵,摧其侥幸之念,迫四郡太守归降!\"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孙坚默念数遍,抚掌赞道:\"军师妙计!八字道尽取江东精髓!\"

  孙策亦点头称是,忽又追问:\"然则具体当如何施行?\"

  孙坚听罢,立即向秦询问道:

  \"军师既有良策,具体该如何实施?\"

  孙策也附和着说:

  \"父亲说得是!军师既有全局谋划,必有具体部署,还请明示。\"

  秦鸣微微一笑,直截了当地说:

  \"要实现既定目标,战术核心可概括为三个字——'快攻术'!\"

  \"快攻术?\"

  这个陌生词汇让孙氏父子面面相觑。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战法?

  077章 以雷霆之势克敌制胜

  虽然对秦鸣经常提出新名词已习以为常,但有些概念仍令他们难以理解。不过这个\"快攻术\"听起来确是别出心裁。

  孙坚沉吟片刻,开口道:

  \"此等战法定是军师独创,还请详细解说。\"

  孙策立即取出随身的记事竹简,准备记录要点。

  秦鸣心中暗笑,这个在后世才形成的战术概念,此刻正好借来一用,便顺势解释道:

  \"所谓快攻术,就是要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出击,达成战略目的。其精髓有三:\"

  \"其一,需确保粮草供给充足;

  其二,先锋部队攻克城池后不必驻守,而要继续快速推进;

  其三,必须以压倒性优势击溃敌军,避免陷入持久战。\"

  见二人仍显困惑,秦鸣进一步阐释:

  \"要真正理解此战术,关键在于把握敌军心理。我们不仅要关注江东各郡的实力对比,更要洞悉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心理博弈论战》

  程普快步走入营帐,抱拳道:\"末将发现,若能洞悉敌军统帅的心理弱点,我军进攻必能稳操胜券!\"

  \"此话怎讲?\"孙坚放下兵书,目光炯炯地望向谋士席。

  侍立左侧的周瑜轻抚腰间佩剑,恍然道:\"莫非就是先生常言的'料敌先机,决胜千里'?\"

  秦鸣展开绢帛地图,指尖在丹阳郡方位轻点:\"诸位请看,丹阳周昕虽有才名却优柔寡断,吴郡盛宪表面宽厚实则奸诈谄媚。\"他手指忽然划过会稽郡,\"王朗此人虽通经史却迂腐不堪,至于豫章华歆......\"

  \"报!\"传令兵捧着一叠竹简闯入:\"四郡回复均已送达!\"

  孙策劈手夺过竹简,快速浏览后冷笑道:\"果然如先生所料,周昕、王朗、华歆三人避而不答,盛宪竟以山贼阻路为由推脱!\"

  \"虚张声势罢了。\"秦鸣抖开白色披风,在地图前挥斥方遒:\"这四位郡守就像河边的芦苇,看着枝繁叶茂,实则根基虚浮。周昕优柔可诱其出战,盛宪奸诈当揭其伪善,王朗迂腐可攻其城池,华歆重名则逼其决战!\"

  孙坚突然拍案而起,铠甲哗啦作响:\"原来如此!不是要我们攻占多少城池,而是要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

  \"主公英明!\"秦鸣指尖重重点在地图 ** :\"关键在于营造雷霆之势。可先派轻骑截断丹阳粮道,再令水军封锁吴郡港口,待其军心涣散之时......\"

  \"末将 ** !\"黄盖、韩当等将领齐声抱拳,帐内顿时杀气弥漫。孙策手中长枪划破空气发出尖啸:\"就让这些纸扎的老虎,见识真正的江东猛虎!\"

  (\"这一个'势'字一旦亮出,纵使兵力不足,我军亦可摆出虎狼之姿,横扫江东,势不可挡!\"

  此话一出,二人眼中精光闪动。

  孙策急切追问:\"先生,这'势'字该如何打出?\"

  孙坚亦催促:\"请军师详解!\"

  \"简单!\"

  秦鸣振袖一挥,寒声道:\" ** 立威!\"

  \"刀锋出鞘之时,便是军势已成之日!\"

  他大步走向地图,指尖重重点在丹阳:\"方才说过,周昕此人优柔寡断,如今更是避战不出,可见其畏战护民之心。\"

  \"一刀便斩向周昕。\"

  \"不必强攻,只需四万大军沿江南下,先破春谷,再直取宛陵!\"

  \"此人既无战意,见我大军压境,必定开城请降!\"

  \"妙计!\"

  孙坚击掌赞道:\"军师此招直击要害,周昕若真怯战,必降无疑!\"

  孙策追问:\"那二刀斩向何处?\"

  秦鸣手掌横切,直指吴郡:\"二刀——严白虎!\"

  \"严白虎?\"

  父子二人闻言变色:\"区区草寇,为何不直取盛宪?\"

  \"大不相同!\"

  秦鸣轻笑解释:\"盛宪畏战,骨子里是惧怕我军。\"

  \"只不过心存侥幸罢了!\"

  \"他所谓'贼寇阻道',指的正是严白虎!\"

  \"因此对付此人,当用敲山震虎之计!\"

  \"待我军拿下宛陵,立即沿溧水急进,直插太湖,突袭严白虎!\"

  \"此人据守白虎山、石城山,自以为吴县屏障,见我攻取丹阳必会松懈。我军突然袭击,可一战擒之!\"

  \"届时大军兵临吴县城下,盛宪安敢不降?\"

  \"原来如此!\"

  孙坚父子相视颔首。这战略暗含攻其不备之妙,严白虎必破无疑!

  待兵临城下,盛宪自然再无推脱之理!

  想到这里,父子二人同时挺直腰背。

  **!

  区区三步,两郡之地唾手可得?

  难怪唤作闪电战!

  孙坚的身躯微微发颤,激动地问道:\"军师,这三刀该如何施展?\"

  秦鸣从容不迫地回答:\"这三刀,便要落在会稽王朗身上。\"他指向地图上的会稽郡方位,继续道:\"会稽郡治所山阴县濒临海岸,我军奇袭吴县后,可自松江出海南下,突袭山阴形成合围之势。\"

  \"更妙的是,我军收降丹阳、吴郡两地兵力后,虽其战力欠佳,但可虚张声势。只需调动这两郡降兵,分别从吴郡与丹阳两个方向对会稽施加压力。届时王朗见我十万大军四面合围,岂有不降之理?\"

  孙坚听罢拍案而起,朗声笑道:\"原来如此!军师这三刀之策,正是吞并江东的妙计!看来三刀之后,四刀都不用出手,那华歆就该主动请降了吧?\"

  秦鸣含笑颔首:\"正是,三郡既定,豫章郡自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纸檄文足以令华歆归顺。\"

  \"好!好一个三刀定四郡!\"孙坚连声赞叹,\"军师此策一出,江东已是囊中之物!\"

  此刻孙坚望向秦鸣的目光中满是钦佩。这番谋划让他真正体会到闪电战的精髓——贵在神速,更要精准狠辣,直击要害。秦鸣不仅洞察敌情,更巧妙运用地理形势与心理战术,将\"以势压人\"发挥到了极致。

  \"军师用兵如行云流水,令人防不胜防!\"孙坚由衷感叹道。

  一旁的孙策也暗自叹服:这般环环相扣的战略,恐怕也只有军师这般人物才能构想出来。既要揣度各方心思,又要因地制宜制定对策,实在非寻常谋士所能及。

  这么难的东西他怎么学得会?

  难怪他父亲说学三十年也学不完。

  要他来学?怕是下辈子才有希望!
  http://www.c8e.cc/38254/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