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汉王朱高煦起兵叛乱!

  但此时……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迅速登基!

  年号宣德!

  他虽平定朱高煦之乱。

  顺利登基。

  然而朱家仿佛陷入短命循环……

  循环不休。

  宣德帝朱瞻基,在位仅十年!

  三十八岁便英年早逝!

  与此同时……

  更令朱棣震惊、愤怒、浑身发抖的一幕……

  上演了。

  堪称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土木堡之变!

  葬送五十万明军的“大明战神”……

  赫然登场!

  大明最危险的敌人。

  来自北方草原诸部。

  自最后一位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及其太子天保奴被杀后。

  蒙元帝国与黄金家族的统治彻底瓦解。

  草原各部陷入分裂。

  北元政权不复存在!

  此时。

  草原各部争相角逐大汗之位。

  东西两部逐渐崛起。

  东为“鞑靼”!

  西为“瓦剌”!

  鞑靼与瓦剌。

  始终是大明心腹大患。

  为阻草原铁骑南下侵扰。

  永乐帝朱棣五度北伐!

  虽屡次击溃敌军。

  然草原部族皆游牧为生。

  敌来则散。

  敌退则聚。

  缺乏固定城池。

  故而这些游牧铁骑……

  始终如影随形!

  此时此刻。

  当众人的目光聚焦于画面之上。

  随着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离世。

  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便登上了皇位。

  最初的十几年间。

  在太皇太后与“三杨”等辅政大臣的协力治理下,大明王朝得以维持稳定局面。

  内阁制度的确立,虽分散了部分皇权,却也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朝廷的日常运转。

  然而岁月流转。

  随着太皇太后与三杨相继离世。

  新帝朱祁镇开始真正执掌大权。

  此时他身边出现了一位深受宠信的宦官——王振。

  当王振的身影初次显现时。

  朱元璋便已紧锁眉头。

  在他统治时期,宫中宦官从未被赋予任何权柄。

  他定期更换贴身太监,稍有过失便严惩不贷。

  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内侍既不通文墨,又不谙武事,却常伴君王左右。

  若让其掌权,极易蒙蔽圣听,导致朝政昏聩。

  因此他始终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但画面中的这位皇帝却反其道而行。

  朱祁镇不仅与王振交往甚密,更视其为心腹重臣。

  在长辈相继离世后,这位志在振兴国家的年轻皇帝,得知瓦剌部族南侵的消息,便立志效仿其父朱瞻基与祖父朱棣,誓要北伐瓦剌,重振大明国威。

  他要向满朝文武证明,自己乃是一代英主!

  于是在王振的鼓动下,这位正统皇帝发动了数次北伐。

  其中规模最盛大的一次,竟调动了二十万精锐之师。

  随行的还有六部重臣、文武官员及众多后勤人员,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朱棣,这又是你的哪位后世子孙?竟如此宠信宦官!莫非是要断送我大明江山?”

  朱元璋怒视朱棣,声音中带着刺骨的寒意。

  朱棣同样面色铁青,愤慨不已:“调动如此庞大的军队,岂能儿戏?此子实在胡闹!”

  “仅仅是胡闹吗?”朱元璋的声音微微发颤。

  得益于先前所见的预言,他已预感到即将发生的惨剧。

  永乐盛世只是昙花一现。

  而这次北伐几乎动用了大明的全部国力。

  从北平一路北上,统领这支大军的,竟是个被宦官玩弄于股掌的年轻皇帝。

  这让他如何不心生寒意?

  大明江山,岂能托付给如此昏庸的君主?

  此时朱棣却仍存着一丝侥幸。

  “五十万大军在手,这应该都是我那孙子朱瞻基留下的精锐之师,是仁宣之治积攒的宝贵财富。即便战事不利,最多也就是无功而返罢了。”

  朱棣如此思忖着。

  老爷子冷哼一声。

  “是吗?那便拭目以待……”

  影像里。

  年轻的皇帝朱祁镇,无视群臣劝谏,执意北上讨敌!

  可谁知……

  天公不作美,骤雨倾盆。

  道路泥泞难行,御驾竟在半途停滞。

  被雨淋风吹,年轻的朱祁镇很快萌生退意,

  想立刻返回宫中。

  然而!

  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连边境都未踏出,若就此折返,他这个皇帝必成天下笑柄。

  加之群臣对太监王振早已不满,

  王振心中惶恐,

  便向朱祁镇倾诉旧情。

  “陛下,奴才的家乡就在前方。奴才自幼入宫,家贫受人轻蔑!”

  “若此次能荣耀归乡,陛下亲临,奴才站在乡亲面前,该是何等荣光?”

  王振一边哭诉,

  一边吐露心中夙愿。

  朱祁镇被他打动,

  对这位宠臣格外宽容。

  毫不犹豫,下令继续北上!

  可偏偏……

  行军途中遇良田千顷。

  王振又进言:

  “陛下既御驾亲征,何不体恤农人辛劳?不如暂且改道,绕行一段,再赴奴才家乡。”

  纵然群臣激愤——

  “岂有此理!军国大事,劳师远征,岂能说改就改?”

  “这哪是北伐?简直是儿戏!”

  “阉宦该死!”

  众臣口诛笔伐,

  却依然动摇不了皇帝对王振的“仁慈”。

  他说改道,便改道。

  至此,

  数十万大军粮草辎重尚在前路,

  主力却已调头转向。

  多么“仁慈”的皇帝啊——

  为成全内侍心愿,

  为不践踏农田、彰显亲民,

  竟让数十万大明精锐绕道折返,再续北行!

  然而……

  这位大明皇帝年轻,

  愚蠢,

  视战争如儿戏!

  可瓦剌的也先却不年轻,

  他精明、果决、狠辣!

  瓦剌铁骑一动,

  如利刃直插明军中枢!

  原本改道的明军顿时阵脚大乱,

  连最近的城池都未能进入,

  就被围困于土木堡。

  接着……

  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与兵部尚书、一众武将朝臣,

  大明的数十万精锐,

  近乎八成的国力,

  竟以如此荒唐、儿戏的结局收场!

  可大明数十万将士的鲜血,

  将这片土地浸染透红。

  数十万冤魂,萦绕在这位年轻皇帝的头顶,

  久久不散。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

  “混账!”

  老爷子目睹这一切,虽早料到此处或是大明转折,

  却未想到,

  竟是以这般方式!

  简直荒谬至极!

  他戎马一生,从未见过如此“战事”!

  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朱棣!这就是你养出的废物!”

  “你这不肖子孙!”

  “朱棣!”

  “你……”

  “你给咱说清楚!”

  暴怒的老爷子,情绪激动得几乎要将梦境震碎。

  ……

  桃园之内。

  朱雄英竭力维持着梦境稳定。

  他望着这一幕,无奈苦笑。

  原本……

  他打算加速这段时空影像。

  但为了让老爷子看清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他只能选择继续。

  “后面的几位皇帝必须加快进度了。”

  “否则我的精力难以支撑这场梦境。”

  想到这里,

  朱雄英的目光转向另一侧。

  ……

  钟山脚下。

  桃花村中。

  马皇后的梦境也进行到此处。

  纵然贤德如她,在目睹先前几次事变时,也只是感慨悲泣。

  但看到这一幕——

  土木堡之变葬送大明精锐,

  马皇后终于忍不住斥道:

  “孽子孽孙!”

  “这究竟是谁教出的孽障!”

  “大明怎会出这等昏君?”

  然而……

  画面迅速转到北平。

  土木堡之变后,

  正统皇帝被俘,

  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死得憋屈。

  瓦剌也先岂会放过良机?

  他们垂涎大明的财富、兵甲与火器……

  此番南下,

  一路畅通无阻,直逼北平城下!

  瓦剌大军……

  围困北平!

  他们狂妄放言:索要钱财、粮草、人口、兵甲、火器!

  “用这些来换你们的废物皇帝!”

  “否则今日破城!”

  “大明覆灭!”

  此时,

  北平皇宫中,太后严辞拒绝一切条件……

  残存朝臣里,

  有人提议:南迁!

  正当此时——

  一道赤色身影闯入马皇后视野!

  昔年勤学童子,已成大明重臣。

  他于殿上力排众议:

  “京师危殆,敢言南迁者——斩!”

  “若天命亡明,请先从臣尸首踏过……”

  国难当头,

  终有人挺身而出!

  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续大明国运二百年!

  他是……于谦!

  “谦儿?”

  马皇后怔在原地。

  若说先前,

  成年后的他比幼时沉稳许多,

  致使马皇后屡次未能辨认。

  但这一次,

  她看清了!

  这不就是近日在她门下读书识字的于谦吗?

  如今的他,

  长须垂胸,身姿挺拔,可细看眉眼——

  马皇后一眼认定:

  他就是于谦!

  ……

  “好!”

  与此同时。

  钟山行宫大殿中,老爷子高声喝彩。

  朱棣眼中也流露出赞许之色。

  “好!”

  “有气节,不愧是我大明文臣!”

  “宁死不屈,死也要挺直脊梁!”

  “就算大军围城,就算精锐尽丧,就算天子被俘——”

  “那又如何?朕有那么多儿子,儿子又有众多子孙……”

  “朱家子嗣绵延,难道还挑不出一个皇帝?”

  “这等祸国之君,不如战死沙场!”

  “留得性命被俘,简直是奇耻大辱!”

  老爷子怒斥不止,对那位被俘的皇帝极为不满。

  “宠信宦官,险些葬送江山。”

  “他叫什么名字?”

  “朕要立下祖训,绝不准此人登基!”

  虽身处梦境,老爷子胸中激愤难平。

  既然得见这六百年一梦,

  必要趁此记下教训,以防后患。

  身旁朱彪适时提醒:“父皇,他叫朱祁镇。”

  “不过依您所定族谱,朱祁镇本无机会成为大明皇帝。”

  老爷子这才恍然——

  此刻朱彪尚在。

  而画面中所见,正是太子朱彪早逝引发的一系列变故。

  他冷冷瞥向朱棣:

  “看你干的好事!”

  朱棣冷汗涔涔,只得推说:“终究是梦一场,醒来不必太在意。”

  老爷子又道:
  http://www.c8e.cc/38261/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