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还请代为劝说他!”

  ……

  赵茂受宠若惊,

  缓缓站定后望向黄子澄。

  “黄大人!”

  黄子澄怒喝:“赵茂!!!”

  “你枉为大明朝臣!我黄子澄原以为,原以为……”

  “以为老夫会誓死不屈吗?”赵茂惨然一笑。

  “老夫本就是元朝旧臣,昔日这双膝不知跪过多少王公贵胄!”

  “如今再多跪一人,又何错之有?”

  言至此处,赵茂忽然愤然道:

  “大明算什么?以本官之才,本该官拜太子太傅、执掌户部乃至吏部……”

  “而非屈就此等边塞礼部虚职!”

  赵茂振袖一挥,“洪武帝待我如草芥,将老夫贬至这北疆苦寒之地,就休怪老夫改投明主!”

  “黄大人,你既同遭贬谪,当知识时务者为俊杰!”

  黄子澄忽然放声大笑。

  “俊杰?”

  此刻,他脑海中闪过过往种种经历。

  他苦笑一声,摇摇晃晃地站起身。

  “本官虽遭贬谪!”

  “但依然是大明的臣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若为苟活,像你一般投靠蛮夷——”

  “本官这四十年所学,岂不如同喂了狗!”

  他仔细整理着衣袍,竭力挺直脊梁。

  一边回想梦境中,自己劝建文帝削藩导致战略失误,最终酿成大败;

  一边望向北方疆土。

  拂去身上尘土与草屑。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本官,生是大明臣!”

  “死是大明鬼!”

  “即便在梦境里,也未曾向那永乐帝朱棣低头!”

  “岂会屈服于尔等蛮夷?”

  “呸!”

  “赵茂,你不配为大明子民!”

  此时,这位历史上面对朱棣也誓不投降的臣子,

  忽然转身面朝南方,

  背对蛮夷。

  “陛下!皇孙!你们看清楚了!”

  “我黄子澄,未辱没大明臣子与皇孙先生之名!”

  “大明铁骨文人,何惧生死?何惧刀剑?”

  “我黄子澄,可百死、千死、万死!”

  “唯独不能死于——”

  “投降!”

  下一刻。

  黄子澄转身大笑:

  “蛮夷杂狗,让本官瞧瞧,你们的兵器……可比得上我大明的刀锋?”义.

  “蛮夷杂狗,让本官瞧瞧,你们的兵器……可比得上我大明的刀锋?”

  黄子澄面对这群……

  与草原骑兵迥异的铁骑。

  临终之前,他仍在整理破旧衣衫。

  黄子澄,

  在朝堂上屡次违逆洪武帝,一心辅佐朱允炆登基。

  历史上,

  他因不通武事,提出错误的削藩策略,给了朱棣可乘之机。

  期间所献计策,更屡助朱棣脱险。

  或许他不讨喜,

  甚至招人厌恶!

  但,

  当朱棣靖难成功,命他投降时,他未曾下跪!

  正如现在。

  面对这群凶残铁骑,

  他也没有像“赵茂”那样,

  屈膝!

  他或许是理想主义的文人,但始终言行一致,未曾背叛心中的大明!

  铁骑冲来时,他坦然大笑。

  尽显大明文人……

  特有的铮铮风骨!

  “宁可百死、千死、万死,也绝不降敌而死!”

  然而,

  大将莫古却偏不遂他心愿。

  “带走他……”

  “想忠烈而死?本将偏不给他这机会。”

  名叫“莫古”的将军冷笑一声。

  他转头,又看向赵茂!

  “从今往后!”

  “你叫黄子澄!”

  “宁死不降的……是赵茂!”

  莫古策马驰骋草原。

  唯有阵阵狂笑,回荡在天际!

  “哈哈,想到中原史书对你歌功颂德,却将黄子澄贬斥羞辱!”

  “本将十分喜悦。”

  “无比欢欣!”

  “待本将归来,必能倚仗此番功绩,成为出使大明的使臣!”

  “本将渴望亲眼见识……”

  “那个曾将我黄金家族宗主——大元击溃的大明。”

  “究竟繁荣到何等地步?”

  “昔日,七叔祖能率军南下,攻灭宋国,建立大元!”

  “我莫古、帖木儿,亦当效法七叔祖,攻取大明!”

  “让帖木儿帝国,成为这世间……”

  “独一无二的帝国!”

  “父王年迈,他身上的黄 脉已然淡薄。”

  “唯有我,莫古,才是帖木儿帝国的希望!”

  “赵先生……”

  “不!”

  “黄先生,从今往后……”

  “你便是本将的谋士!”

  ……

  “赵茂?”

  同一时刻。

  燕王手持一封书信。

  此信由身处北元国都、现已为燕王府的燕王妃徐妙云亲笔所书。

  信中详述了此次防守失利之事。

  燕王妃明确写道:

  因也速迭儿突袭进攻。

  朱棣不在军中。

  故燕王妃仅令守御。

  而趁守军御敌之际,

  一支更为迅捷、超越草原铁骑的精锐,穿梭于战场。

  顺势掳走了未能及时撤回的黄子澄与赵茂。

  然而,

  与现实不同,

  燕王手中信件显示,投降的竟是黄子澄!

  反观赵茂,却慷慨赴死!

  但……

  在信的结尾,燕王妃表达了她的疑虑。

  【未见尸首,她难以确信其真实性。】

  【然草原商人及探子所传,皆言黄子澄已降。】

  “燕王如何看待此事?”

  对面,黑衣僧人姚广孝询问道。

  燕王沉默不语。

  他脑海中浮现出梦中“黄子澄”宁死不屈的场景。

  面对他尚且不降,

  岂会屈服于异族?

  燕王起身,仰望苍穹,感受日渐炎热的气候。

  “本王如何看待……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

  他略作思忖,方道:“帖木儿对我大明的了解,似乎更为深入了!”

  “加之北元残余中,仍有汉臣!”

  “此次那所谓大将深入草原,是为联合还是招降?成效几何?”

  “还有近日外使来朝!”

  “他们意欲何为?”

  “呵!”

  “京城近来,恐将 不断。”

  另一边。

  体型胖大、几乎“塞”进门内的朱高炽。

  沉吟道:“父王,此事必有蹊跷,为稳妥起见,我们应先回北平,不必卷入这滩浑水。”

  朱棣次子朱高煦却反驳道:“回去作甚?眼下京城正是漩涡中心,我正想瞧瞧这些人会如何斥骂黄子澄呢?”

  朱高炽摇头道:“二弟,投降之人或许并非黄子澄。”

  朱高煦争辩道:“那大哥如何解释近日西域诸国及帖木儿帝国遣使入京之事?”

  “他们竟知我大明有新粮?”

  “此番他们又要故作姿态!”

  他眼中闪过兴奋之色。“父王此前也曾言,此帝国与我大明几乎同期崛起。”

  “我大明正逐步倚重文臣,追求休养生息与太平治国。”

  “而帖木儿帝国却一直在四处征伐。”

  “如今他们派遣使团来京,我看,这分明就是冲着大明来的!”

  “爹!爷爷可不是好惹的。”

  “依我看,这一仗,恐怕就要打起来了。”

  他语气激动,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未必!”朱高炽却当头泼了盆冷水,“大国交锋,岂能说动武就动武?”

  “帖木儿帝国的君主,乃一代雄主。”

  “怎会轻易与我大明开战?”

  “眼下不过是互相试探的阶段。”

  “以我对爷爷的了解,他若真想对帖木儿用兵,必先清除周边隐患!”

  “安南动荡、高丽屡犯边境、倭寇频频侵扰东海……”

  “这些,你可曾考虑过?”

  朱高煦根本听不进去,“西边的封地,本是留给皇子们的安宁之所。”

  “可帖木儿一来,便成了战场。”

  “这是建功立业、晋封王爵的良机,我若得胜,定要爷爷封我为王!”

  朱高炽继续泼冷水,“你做梦!”

  “爷爷岂会为外藩设立两套不同的封爵?”

  “说不定就行呢!”朱高煦争辩道。

  朱高炽摇头,“除非战事失控。”

  “不过,这消息已传到父王手中,朝中大臣乃至皇爷爷必然也已知晓。眼下最难受的,恐怕是二哥吧?”

  朱允炆比朱高炽年长一岁。

  “哈哈,又有好戏看了!”朱高煦大笑。

  朱高炽这回点了点头。

  “确实是有热闹。”

  “不过,比起二哥最近的愤懑与伤心……”

  “我更在意爷爷的打算。”

  “各国使节入京,必然来者不善,但爷爷,自有他的谋划。”

  “哦?”朱棣微微一怔。

  对这个长子,他有着自己都不及的聪慧。

  小时候。

  抚养他长大的马皇后,就对这个长孙赞不绝口。

  只是……

  朱棣忽然皱眉,“太胖了!”

  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爱读书的儿子,在智谋方面,堪称大明第三代中的佼佼者。

  朱高炽起初并未作答。

  他只是费力地挪到朱棣内室那张已绘制好的地图前。

  他喘着粗气。

  用肥厚的手,坚定地指向一个位置。

  “若爷爷当真对西域诸国动了心思……”

  “那眼下大明最紧要的……”

  “便是通商!”

  朱高煦撇嘴道:“通商?就只是通商?”

  朱高炽无奈一叹,那神情竟隐隐有了朱棣在梦中见到的——

  洪熙皇帝的模样!

  “二弟啊二弟,你真该多读些书了!”

  “爷爷的谋略向来宏大……”

  “通商——也要看怎么通,通向何方!”

  这一次。

  朱高炽伸出宽厚的手掌。

  沿着西方地图,画了一个极大的圈!

  那圈大得……

  令朱棣都为之惊讶。

  而朱高煦,更是心头一震!

  因为这个圈子辽阔得超乎他的想象。

  “这个巨大的圈子!”

  “在如今祖父的眼中……”

  “恐怕已变成我们大明的私家园林了!”

  “不确切。”朱高炽更正道:“应当说是:准私家园林。”

  “而接下来要看的……”

  “就是祖父与各国使节之间的较量!”

  “说不定二弟!”

  “到时候,你也能趁机显露一番。”

  朱高煦兴奋地问:“此话当真?”

  朱棣却摆摆手,“好了,你们先退下吧,容我再思量一番。”

  待三个儿子谈笑着离去后。

  朱棣轻轻摇头,仿佛陷入深思。

  这时,一旁的黑衣僧人忽然长叹一声。

  “燕王的儿子们,个个都非同凡响啊。”

  “正因如此!”朱棣深深呼出一口气。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茂的绿荫。

  “本王……才如此心烦!”

  ……

  另一边。
  http://www.c8e.cc/38261/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