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南起波澜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时值仲夏,南疆州府笼罩在湿热空气中,\"百草轩\"后院的老桂树却郁郁葱葱,为庭院投下片片清凉。春生掌柜正在柜前核对新一批\"益气健步丸\"的配料单,额角渗出细密汗珠。两年光景让他眉宇间褪尽青涩,如今执掌店铺愈发从容,连拨算盘的手指都带着沉稳力道。\"掌柜的,江南急信!\"石头快步进门,递上信笺时眉头紧锁。信是周管事亲笔,字迹罕见地潦草:江南突现\"永盛堂\"大力推广的\"平补养生散\",包装与\"百草轩\"经典黄绿配色极其相似,价格却低三成,更打出\"江南老字号,真正惠民价\"旗号,已对市场造成冲击。
春生指节轻轻叩着柜台,目光扫过店内井然有序的景象——小木正给老主顾包药材,福贵在药柜前熟练抓药,工坊传来有节奏的捣药声。这一切安稳,都被这封信打破了。
\"永盛堂此番是有备而来。\"春生沉吟道,\"包装仿冒尚在其次,关键是这'平价'招牌,直指我们'惠民'根本。\"他立即召集核心伙计商议。阿木认为应当降价应对,小木则主张严正声明。春生听完众人意见后摇头:\"降价是自乱阵脚,声明反而替他们扬名。我们得用真功夫说话。\"
三日后,春生让周管事在江南推出\"药材溯源\"活动,邀请老主顾参观联营药坊,展示从选料到炮制的全流程。同时推出小包装\"试用装\",让顾客亲身体验品质差异。这些举措虽未直接对抗,却像一味温补药剂,慢慢固本培元。
就在江南市场暗流涌动之际,州府内悄然出现新变化。通判徐夫人引荐了一位从京畿致仕返乡的徐太医,这位太医对药膳颇有研究,慕名来访\"百草轩\"。春生亲自接待,二人从《百草归真》谈到当世常见病症,相谈甚欢。徐太医临别时感慨:\"贵店所守,正是医家'仁心仁术'之本啊。\"
这番交流让春生若有所思。当晚他在灯下重读林薇薇留下的手札,看到\"药膳非独治病,更在防病于未然\"一句时豁然开朗。次日便让阿木研制适合江南梅雨季节的\"祛湿健脾茶\",作为时令新品推出。这看似平常的举措,实则是将应对竞争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不再局限于产品对抗,而是深耕养生理念。
然而考验接踵而至。六月盛夏,江南周管事又传急信:当地数家药铺联合推出\"夏季清补套餐\",明显针对\"百草轩\"主打产品。更棘手的是,有谣言称\"百草轩\"用料以次充好,欺瞒顾客。
这次连沉稳的石头都坐不住了:\"掌柜的,这是要断我们根本啊!\"
春生凝视着窗外灼热的日光,忽然问道:\"阿木叔,库房里还有多少去岁备下的特级茯苓?\"
\"约莫五十斤,都是云雾山产的精品。\"
\"全数取用。\"春生转身,目光坚定,\"我们推出'三伏养心汤',在店门口设试饮点,用料和熬制过程全部公开。\"
这个决定让众人愕然——特级茯苓价值不菲,公开配方更是冒险。但春生力排众议:\"谣言如暑邪,宜疏不宜堵。我们要让百姓亲眼看到,什么是真材实料。\"
七月初,州府最热闹的街口,\"百草轩\"支起凉棚。紫砂锅里翻滚着茯苓、莲子、百合,药香四溢。伙计们边分汤边讲解每味药材的产地功效,连徐太医都慕名而来,当众赞叹配伍精当。不出十日,谣言不攻自破,连带着江南市场的质疑声也渐渐平息。
经此一役,春生意识到固守本地已不足应对变局。立秋这天,他带着小木踏上前往江南的行程。这是小木第一次参与外务,一路上勤记笔记,春生则悉心指点他如何观察市井需求、辨别药材成色。
在金陵与周管事会面时,春生没有急于讨论竞争策略,而是提出走访几家使用\"平补养生散\"的百姓家。在一户匠人家中,他们发现对方虽买廉价药散,却仍会攒钱偶尔购买\"百草轩\"的安神茶给家中老人。匠人妻子坦言:\"便宜的效果差些,但老字号的东西,关键时刻才放心。\"
这番话让春生深受触动。返回客栈后,他对小木说:\"你看,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我们要做的不是争一时高低,而是让这'放心'二字永远值千金。\"
此行归来,春生调整了江南策略:一方面与联营药行深化合作,开发更适合当地体质的改良配方;另一方面在每款产品附上\"食用日记\",鼓励顾客记录使用效果。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反而建立起更深厚的信任。
秋风起时,江南市场渐回平稳。但春生知道,这不过是新征程的第一道坎。某夜整理师父手札时,他翻到一页泛黄笔记,上面是林薇薇清秀字迹:\"药香如流水,遇山则绕,遇壑则填,终归大海。\"
窗外明月高悬,映着老桂树婆娑的影子。春生轻轻合上手札,吹熄油灯。黑暗中,他仿佛看到一条更宽阔的道路在眼前展开,路上既有风雨,也有星光。
http://www.c8e.cc/38384/3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